第237章 厚臉皮
李素問一句話噎得二伯和二伯娘對視一眼,隻能忍下心中不快。
二伯娘讪讪的開口,“瞧你這話說的。哪是我們不想跟你們走動?這不是一直不知道你們住在哪裡?
說起來,你們盤了鋪子開張也不喊我們過來湊湊熱鬧,倒還怪我們不走動。”
沈清棠笑着走近,指着二伯娘手裡的點心,“所以,二伯娘,你跟二伯今天是來給我們送開張賀禮的?”
二伯娘倏地把手背到背後,想了想又拿出來,放在桌上,笑道:“你這丫頭倒是眼尖!
對,就是給你們家帶的禮物。
咱們本來就是親人,又一起到北川,跟過往的人都斷了聯系。
别說以前的親戚朋友,就連沈家的旁支不都也離咱們遠遠的?
雖說,咱們三家也分了家,總歸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還是團結起來……”
“讓一讓!”李素問打斷喋喋不休煽情的二伯娘,嫌棄她擋着自己鋪貨的路。
沈嶼之最近地裡店裡兩頭忙,累得脾氣不似以往好,拿起脖子上的毛巾擦了下額頭上忙出來的汗,看着二伯道:“二哥,你有事說事!我們真的忙。”
也不知道二嫂廢話半天是為了什麼。
“老三,你二嫂方才說的對,咱們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在這人生地不熟的北川得互相照應。你看你以前在京城什麼都不管,乍然做買賣虧了怎麼辦?
我跟你二嫂知道你開了鋪子後,商量了許久,決定來幫你一把。這樣,你負責種菜,我負責給你經營鋪子如何?”
“那當然好。”沈清棠笑眯眯開口,對着沈嶼之道,“爹,你看我二伯多好。知道咱們請掌櫃的工錢太高,就來給咱們幫忙。可省了一筆工錢呢!這樣,以後二伯來給咱們當掌櫃的,中午高低得管二伯一頓飯,不能讓二伯白幫忙不是?”
李素問彎腰把地上的空竹筐一個個撿起來摞在一起,聞言笑道:“清棠說的對。夫君,二哥二嫂誠心來幫忙,咱們不能太小氣,中午管飯不說還得頓頓有酒有肉。”
沈嶼之點頭,“好!”
二伯母聽不下去,“好什麼好?你們雇個掌櫃一天不得給人家開個幾百文工錢?就算稅後是不是也得五十文起?親兄弟也得明算賬不是?不能說一文錢不給,就管個飯吧?”
過了春節開始,北川的征稅方式變了。
以前是發到個人手裡再收稅。
比如沈家果蔬鋪子雇個掌櫃的,一天四百文,一個月十二兩銀子。
這十二兩銀子,掌櫃能落手裡有沒有二兩銀子不好說,但是果蔬鋪子可以減掉這部分支出的稅費。
不知道是因為個人偷稅漏稅的越來越多,還是因為在個人手裡收不齊稅,如今改了,由商家代繳雇傭工人的稅,給到工人手裡的銀錢少了許多。
如今果蔬鋪子若是雇個掌櫃的,一天最多給五十文,一個月一千五百文。
但是像喝水稅、人丁稅這些都由雇傭者,也就是沈記果蔬生鮮超市承擔。
掌櫃的隻需要出一部分必交的雜稅和捐,最後能落到手一兩銀子有餘。
跟之前其實差不多。
隻是少了偷稅漏稅的可能。
而沈家要交的稅比之前要多出不少。
他們一家新開張的店鋪,如今一個月交的稅多達二十兩。
要知道,經商跟打工不一樣,往往剛開業的前幾個月都是不怎麼賺錢的。
相當于每個月淨賠二十兩銀子。
誰能賠的起?
而且一個店盈利越多,雇傭的工人越多,交稅就越多。
街上關門的店鋪才會變得越來越多。
好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新出台的規定,多少有些漏洞可鑽。
還開着的店鋪也是能不雇人就不雇人,就算雇了,為了省錢也隻說是自己家人幫忙不給工錢。
如果其他人,單查一下戶籍就能辨真假。可收稅的是愣頭青,他隻看賬上的數字,不管雇用真假。
沈清棠一度懷疑他是故意放水。
沈嶼之把最後一筐茄子倒進牆邊貨架的木抽屜裡,回頭對二伯道:“二哥,如今什麼世道你也清楚。我們這小店賺的是辛苦錢,雇不起人。”
“怎麼能說雇人呢?”二伯不願意,“明明是合夥。咱們兄弟倆合夥開鋪子。”
饒是沈清棠一家三口做好了二伯二伯娘來者不善的心理準備,也着實沒想到二伯能說出這麼不要臉的話。
沈嶼之夫婦被氣得臉通紅,一時間連話都說不出來。
沈清棠氣笑了,“二伯,所謂合夥要麼出錢要麼出力。二伯,你打算出什麼呢?”
二伯想也不想答道:“當然是出力。”
沈清棠點頭,“成!我們家現在有三畝蔬菜。還有一畝地待開荒。正好缺人耕種管理,那就麻煩二伯晚上跟我們一起回家。
哦,對,二伯你最好先回家拿點換洗衣物,山裡早晚溫差大,住窩棚會比較冷。
寅時要起床,收割蔬菜,要去根去腐葉,分成小份。還得把茄子、黃瓜一個個一根根從藤上摘下來,整整齊齊進竹筐搬到車上。”
“來店裡後還得像我爹娘這樣把蔬菜鋪到貨架上,等賣完菜再回山裡,清理收割完的青菜根。然後開荒。開荒知道嗎?割雜草,挖樹根清理荒地,再翻地,平整地,拿地塹,再播種,澆水……
總之你得比雞起的早比狗睡得晚。若是覺得沒問題的話,要不你現在回家拿衣服?
放心,咱都是親戚,待遇上自然不會虧待你,賺了錢,大家按人頭分。”
“這麼累?那我選投錢。”二伯一聽要幹苦力,就開始打退堂鼓。
“也成。”沈清棠坐在收銀台前,一手掀開賬本,一手撥的算盤叮當響。“盤鋪子一個月五兩銀子,如今已經投入十五兩。
開張前裝修……就是收拾店鋪裡頭,以及打櫃台什麼的,總花費二十二兩銀子。”
“這麼多?”二伯娘咂舌。
“一分錢一分貨。”沈清棠指着貨架,“二伯娘您也是識貨的人,不妨看看這些櫃子都是什麼材質的。”
住在深山裡就是這點兒好,木材想用哪種就砍哪種。
沒有大型現代工具作弊,也不用怕破壞生态平衡。
人力破壞有限,何況沈清棠他們還會重新栽種果樹。
“加上種菜買炭、買種子、買木材搭棚子的銀錢,二伯,你出五十兩吧!五十兩就給三成分紅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