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子想象了一下那個美好畫面,樂得都笑彎了眼。
林善言憨笑道:“娘,我們哪兒用得着做那麼多衣服,有兩身換洗的就夠了。”
任芸心道,春夏秋冬四季的衣裳,隻兩身怎麼夠呢。不過卻沒反駁他,隻笑着打趣道:“成,那就隻給你做兩身,我們就做一櫥櫃的。”
林善舉立馬跟着接道:“大哥,到時候我每天穿不一樣的,你可别眼饞。”
林善言直接懵了,啥?他是這意思嗎?他這不是想替家裡省錢嘛,咋變成就省他一個人的了?
“不,不是……還是做吧,我意思是……别就落下我一個人啊!”
林善言捉急到語無倫次的模樣,頓時逗得一家人哈哈大笑。
就在這般許久未有過的歡聲笑語中,林家人懷揣着對未來的憧憬,度過了美好的一天。
次日,便到了正式去縣城做生意的日子了。
天剛蒙蒙亮,林家一家人已經吃完了早食,帶上家夥什兒,去村口坐老鄭頭的牛車了。
全部出動的一家子,背鍋帶碗的,把老鄭頭唬了一跳,還以為這一家子要搬離小福村。
得知這一家子是準備去縣城做生意,正愁這兩日都沒人坐牛車的老鄭頭,頓時樂開了花。
這去縣城做生意可不是一兩日的事,那不得天天用到他的牛車?對自己來說,這可不就是一筆穩定的收入了!
原本任芸隻想帶林善言夫妻倆的,但是考慮到剩下幾個小的在家,也沒人照看,多少放心不下。
倒是考慮過把人托付給老林家或者那倆嬸子家,但任芸想想還是算了,太給人添麻煩了,幹脆就一起帶出去,就當去見見世面吧。
除了楊大桃,幾個小的還是頭一次去縣城。對他們來說,鎮上已經算是曾經去過的最遠的地方了,而且還是很久很久之前去的,都快沒什麼印象了。
沒想到,今日居然可以去縣城!雖然不是去玩的,但完全不妨礙他們的興奮與激動!就恨不得這牛車能跑飛起來,好讓他們快點到達縣城……
由于今日的牛車隻坐了林家這一家人,便沒有再繞路去鎮上,而是直奔了縣城。
半個多時辰後,一車人便到達了和光縣的城門口。
林善舉擡頭仰望巍峨聳立的城門,不禁難掩激動地驚呼一聲:“這城門好高好大!”
随後望着城門上方镌刻的三個大字,一字一頓地讀道:“和,光,縣!”
任芸驚訝了一下:“你會認字?”
這個時代的農家人大多都是不識字的,連原身這種從小家境相對來說還算好一些的,也僅識得自己的名字。
任芸還是頭一次知道林善舉竟然是識字的,因為在原身的記憶裡,并沒有相關的信息,可能也是因為原身從來沒關注過。
林善舉“嘿嘿”一笑:“以前爹時常教我們讀書寫字,不過我們和大哥學得不好,不如二哥厲害。”
也是,這幾個孩子的爹是秀才,會自己教孩子識字,也是正常。
任芸突然有些汗顔,她雖然是識字,但那是現代的簡體字。繁體字也認得一些,那也就是僅限于認識,要讓她寫出來那就不可能了。
這家裡,她的古文水平,怕不是也就僅勝于楊大桃了吧……
任芸暗下決心,以後一定要找機會好好學一下繁體字,如果有條件,家裡幾個孩子也都送私塾去。不求科舉什麼的,隻為提升文化水平,能明事理。
一行人帶着家夥什兒進了城門,在任芸的帶領下,直奔城内一座橋的橋口。
這邊是任芸上次來的時候看中的,位置還不錯。街道寬闊,人流量大,而且與那賣吃食的街道相鄰,也是住在東城區的有錢人通往那三家大酒樓的必經之路。
他們來的已經不算早了,橋口這邊已經擺了不少攤位。有賣饅頭胡餅和水果蔬菜的,也有賣繡品、花卉和日用雜貨的,還有看相算命測字的和雜耍賣藝的,種類各樣,不一而足。
林家衆人一路走來,眼睛都快看不過來了,又是新奇又是雀躍,感覺比鎮上的早集可熱鬧多了。
走了沒多久,便尋到了一處合适的空位置,衆人連忙把帶過來的家夥什兒放下來,開始布置攤位。
在河邊尋了三塊大石頭,把家裡那口大鐵鍋放上去,便充作臨時竈台了。又去附近人家,借來了兩張桌子和長凳,打了兩桶幹淨的井水,用來清洗碗筷。
當然,這些都是付了錢的,相當于是租來的。
鍋裡水燒開,任芸便從“背簍裡”拿出小湯包,往蒸籠裡放。
這些都是昨晚一家人包好的,正常都應該是當天起早做,但是任芸有空間呀,保鮮功能簡直比冰箱還牛,放到天荒地老都不會壞。
不多時,一鍋灌湯包就出籠了。任芸拿出一個水餃盤,往醋碟裡倒了醋,又放了十個灌湯包,托在手裡後,便開始吆喝起來。
“灌湯包!賣灌湯包喽!包子裡有肉又有湯,隻要一文一隻!”
“出攤第一日,買五送一!滿十再送一碟香醋!”
“和光縣僅此一家!走過路過千萬不要錯過!”
“皮薄餡嫩,湯汁鮮美!一口吞,滿口香!保管鮮掉你的舌頭!”
一番吆喝後,有幾人腳步緩了下來,新奇地往這邊張望:“什麼灌湯包?包子裡怎麼能有湯?”
“哎呀管它是啥!能有那驢肉火燒好吃?快走快走,待會兒又得要排長隊了!”
“說得對,咱還是趕緊地去排隊吧。”
說着幾人就匆匆走遠了。
這時一個挎着菜籃子的大娘湊了過來:“啥肉包子呀隻要一文錢?”
還沒等幾人開口介紹,大娘瞅了一眼後,卻立馬扭頭走了,嘴裡還嫌棄道:“我當多大的包子呢這麼便宜,原來就這丁點大,這不得一口一個。”
眼見着接連兩波客人都未曾停留,幾個小的頓時滿臉失望。
“沒關系,咱這是新穎的吃食,推廣出去總要有個過程。”任芸怕幾人受打擊,柔聲寬慰道。
她思量片刻,另盛了一盤小湯包交給了林善舉:“你拿着這盤灌湯包,去橋口那邊。”
“就照着娘剛剛那番說辭吆喝,記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