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人是隔壁大福村葛老木匠的二兒子,名叫葛雨生。
那個葛老木匠,便是任芸之前去他家定做洗澡桶和買餐桌的那個木匠師傅,當時她還想讓林善言拜葛老木匠為師的來着……
任芸之所以驚訝,是因為沒想到這種有家族手藝傳承的人,會來自己這邊應聘做工。
就好比明明自家開了廠,卻去别人廠裡打工一樣。
任芸自然要問清楚,這人為何要來。
葛雨生話還沒說,便已先紅了臉:“我手藝不及我大哥,我爹說我不适合吃這碗飯,便一直想讓我另謀出路……”
“但我不會旁的手藝,隻會木工這一樣活計,所以聽說你這邊招人,便來試一試……”
葛雨生說着臉更紅了:“我雖手藝不及我爹和大哥,但也是有木工基礎的,你這邊能收不?”
任芸默了默,能被自家老爹嫌棄的手藝,那得有多差啊……
她斟酌地問他:“你木工活兒哪方面不足?可有擅長的地方?”
葛雨生回道:“我結構加工部分不行,隻擅長畫圖紙和打磨。”
說着葛雨生便從懷裡掏出一張皺巴巴的紙來,遞給任芸。
任芸展開一看,是一個木箱子的圖紙。平心而論,雖比不上前世的精密圖紙,但确實算是畫得不錯了,榫卯結構都很細緻地畫了出來。
“行,你被錄用了。”任芸把圖紙還給他,接着道,“工錢暫定每日三十文,等木工坊正式開工,會去通知你來做工。”
葛雨生當即眼睛一亮,這工錢比他想象中的可要高,當即喜笑顔開地離開了。
林善舉在他出門後,便蹙着眉頭問任芸道:“娘,這人家裡也是做木匠的,雇用這人,會不會有風險?”
任芸知道他說的風險是指什麼。
這年頭又沒有專利什麼的,自己的勞動成果可很容易引來旁人仿制。而這葛雨生家本就是同行,若是被他學去了那些個新式家具的做法,不就平添了一個競争對手?
這一點,任芸方才其實也是考慮過的,不過她倒沒有多在意。
任芸沖林善舉笑了笑:“你以為咱不雇傭他,别的木匠師傅就仿制不了咱們的新式家具嗎?”
那些個資深老木匠師傅,要是真的想仿制,都不需要拆開研究,估計隻要瞄上成品一眼,心中就有數了。
“咱家的新式家具,隻新在外觀,這制造手法還是那一套,人家要是想仿制,輕松就能仿制出來了,你以為咱們能攔得住?”
林善舉聞言愣了愣,語氣帶上了幾分捉急:“那咋辦?若是被他們仿制去了,咱不是虧大了?”
這新式家具,不就是賣的這獨一份的設計麼?這麼容易仿制,那還如何留住客人?
“若咱們的家具賣得好,那被仿制肯定是難免的……”任芸一派淡定道,“不過我們的競争對手可不是這些個私家手藝人,而是那些個大作坊。”
像葛老木匠這般的,家裡隻有一兩個會木工的,根本不足為懼。就算他們學着做新式家具,以他們的效率,一日怕都做不出一件來。
但自家的木工坊就不一樣了,人手隻要足夠,那每日能生産出來的量可是不少的。而且任芸準備将所有工序流水線化,到時候不論是效率之高還是成本之低,都是私家手藝人無法比拟的。
但是同樣的木工作坊可就很有威脅力了。
不過任芸也是有對策的:“我們攔不住旁人的仿制,所以唯一的法子便是做好自己的産品……”
想要留住顧客,價格、質量、服務缺一不可。同價格比質量,同質量比價格,同質又同價,那便拼服務。
對于低層客戶,可以考慮走價格戰。對于高端客戶,這些人揮金如土,價格高低根本無所謂,甚至價格太低了反而會覺着配不上他們的身份地位,那這些人群,就要做好服務,無論是售前還是售後,都要赢得他們的心。
而開業前期一定要保證質量,用質量換口碑,用口碑打造品牌。
一旦自家的品牌立住了,客戶們到時候隻認品牌,他們可就不怕旁人的仿制品了,這便是品牌效應……
任芸把這些話,都講給了林善舉聽。
雖然有不少名詞,什麼“服務”“售前售後”“品牌”,這些善舉從來沒聽過,但他腦袋轉得快,輕易便能理解了這些詞彙的含義。
林善舉心裡頗受震驚,他覺得自己又從自家後娘那裡學到了新的做生意的本事。
他一邊連連點頭,一邊将這套理論深深地印刻在了自己的腦子裡。
雖然自家的店還沒有開業,但林善舉心裡莫名地很有信心,自家的店鋪将來肯定會紅紅火火。
就沒有娘做不起來的生意!他對自家後娘,就是這麼有信心!
招工的事,一直持續了三五日,最後一共招到了兩個會木工活兒有基礎的,便是沈柘和葛雨生。
另外還有十個略懂木工的,最後剩下的名額,任芸則從報名登記的村民裡面挑了八人出來。
至此,林家木工坊的做工學徒便全部到位了。
由于林善言和譚老爺子還在趕工做打谷機,無暇去培訓那些個學徒,所以正式開工時間便往後推延了。
不過沈柘和葛雨生被任芸提前喊了過來,為了給林善言師徒倆打下手。
葛雨生頭一次見到手搖打谷機,整個人都驚得不行。
他沒想到這麼一個小村落裡的木工作坊,竟然能鼓搗出這麼厲害的機子!
作為一個木匠出身的人,葛雨生對這台打谷機不好奇是不可能的。他忙上去仔細打量,但關鍵的部位被擋闆封住了,隻能看出是通過搖柄來轉動中間的滾軸。
他有心想問問看,但卻知道自己不好開這個口。
而且他還發現小福村的村民們時不時地就過來借用打谷機,熟門熟路地操作着,顯然村民們都已經習慣了這打谷機的存在……
這麼厲害的機子,小福村外居然至今都沒有聽到一點兒風聲,可見這打谷機很可能是小福村的機密!
其實,若是林家人知道了他的想法,一定會對他說一句“你想多了”。
打谷機的齒輪之所以總擋闆封住,是為了防止脫下來的稻粒濺出來卡住齒輪。
而之所以打谷機的消息沒有傳到外村,完全是因為村民們都忙着收割稻子呢,哪兒有空到外頭散播消息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