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八零軍婚:從奪回家産開始

第一卷:默認 第249章 有說法了

  看着新鮮出爐的執照,葉舟樂開花。

  萬事開頭難,最難過的一關已經過去了。

  雖然有人使絆子,但是也有開明的領導提供了便利。

  面對葉舟好像不要錢似的,一籮筐一籮筐往外倒,陶國慶有些不好意思地撓頭,然後坦誠地葉舟說:“是你爺爺培訓得好。”

  聽到葉舟叫了幾次任老爺爺,陶國慶真的以為任老和葉舟是祖孫女。

  原來,每一個細節,任老都給陶國慶設想過。

  比如,那個“特供煙”也是任老的主意。

  為了讓陶國慶表演的時候能夠自然一點,任老讓他練習了拿包的動作幾十次。

  晚上,躺下的時候,葉舟忍不住跟周朗說起這些事。

  周朗聽完之後,說:“所以,任老才能從跑去對岸的人手裡,弄來那麼多金條。也能輾轉那麼多地方,還能把金條保存完好。”

  葉舟抓耳撓腮地說:“真的好想知道細節,可惜爺爺死活也不肯說。他們這一代人,大多數都是書呆子,像爺爺這樣的人還真不多。”

  說着說着,葉舟突然又想起那個叫做鄭元碩的人。

  第二天,葉舟和陶國慶見面的時候,就問起鄭元碩的事情。

  陶國慶之前混迹于市井之間,有狐朋狗友,也有正兒八經的朋友。

  來柳城之後,除了忙收購罐頭廠的事情,周朗還交代他找人幫忙查一下鄭元碩。

  “嫂子,我正要跟你說呢。半個小時前我剛給京城那邊打過電話,那邊的人說,姓鄭的也關注了柳城這邊的情況。确切的消息就是,柳城這邊有幾個工廠想要購買更先進的生産線,他這個計劃處的處長都沒簽字。他這啥意思呀?跟柳城有仇嗎?”

  跟柳城沒有仇,但是跟任老肯定有關系。

  葉舟思忖了一下,交代陶國慶回京之後幫忙做幾件事。

  陶國慶聽完,有些委屈地說:“嫂子,你怎麼這就讓我回去了啊?”

  論起來,陶國慶比周朗大,那就意味着比葉舟現在的身體更大。

  一個比自己大好幾歲的男人委屈巴巴地看着自己,葉舟心裡有些異樣,她眨眨眼,問:“你在柳城還有事?”

  葉舟心底裡覺得,陶國慶差不多可以回京了。

  因為辦理校辦工廠的執照和罐頭廠的收購時,陶國慶參與其中,而且是用了點手段的。

  雖然市裡大多數的領導樂于看到柳城大學的校辦工廠能辦起來,但是那些占比小的,卻往往是心兇狹隘之人。

  萬一,他們得知陶國慶并非是他們以為的鐵路運輸部門負責人的兒子,惱羞成怒,做出傷害陶國慶的事情怎麼辦?

  陶國慶在柳城确實沒什麼重要的事情了,他就是……舍得不。

  在這裡幾天,跟盧星海他們接觸下來,陶國慶非常有危機感——原來,在周哥的心裡,他的地位根本不是僅次于嫂子。盧星海他們這些,跟周哥出生入死過的兄弟,地位比他應該高。

  不僅如此,嫂子心目中,似乎也是盧星海他們排在前面。

  據說,嫂子跟周哥結婚後,總是時不時地提點盧星海他們。

  原來隻能靠倒貨賺錢的盧星海他們幾個,現在都有了更合适的事業。

  服裝廠開起來了,食品工坊也出名了,就連那個腿部有殘疾的退伍兵,也跟父親一起,把飯館開起來,生意火爆。

  可他呢……孤零零地在京城,天天盼着周哥和嫂子回京。

  心裡有委屈,卻不能說。

  陶國慶耷拉着腦袋說:“嫂子,你說的那些事情,我都可以安排京城那邊的人處理的。我就是是……哦,我就是覺得柳城這邊的水果太好吃了,魚也很多,我想多吃幾天。”

  葉舟才不相信陶國慶的說辭。

  但是他可憐巴巴的樣子,還是讓葉舟的心軟了。

  “那行,你就繼續多待一陣吧。”

  陶國慶喜出望外,“謝謝嫂子。”

  說完,陶國慶就看到葉舟身後幾米遠之外,站着一個臉色蒼白的女人。

  陶國慶跟葉舟說:“嫂子,她是來找你嗎?”

  葉舟回頭,意外地看到了羅巧玲。

  對上葉舟的視線,羅巧玲又低下頭。

  不過,她很快又鼓起勇氣般擡頭,然後朝葉舟走過來。

  “葉老師,謝謝你……我來是還你錢的……謝謝你幫我墊付了住院的費用。”

  說完,羅巧玲就從口袋裡拿出一沓皺巴巴的錢,這裡面大多數還是五毛、兩毛面額的。

  她有些窘迫地,聲音也很小,“葉老師,您點一點。”

  葉舟沒有接錢,而是說:“羅老師,《風向》雜志社那邊的人,應該跟你聯系了吧?”

  羅巧玲說:“嗯……李編輯幫我轉達了。”

  葉舟說:“我估計《風向》雜志社那邊很快就會把本該屬于你的稿費,還給你。這些錢你先拿回去,等《風向》補的稿費到了,再給我。”

  羅巧玲眼神閃過一道光,“雜志社真的會有說法?”

  李磊沒跟羅巧玲細說,但是葉舟昨天跟秦主編通過電話,卻有非常确切的消息。

  于虹玉锒铛入獄,《風向》的主編吳翔自然也不可能全身而退,敲詐勒索的證據确鑿。

  雜志社的上級單位連夜展開調查,同時也接到了不少舉報信。

  吳翔就算不吃花生米,多半也是在監獄裡度過餘生。

  《風向》難道就隻能毀在吳翔手裡了嗎?

  上級領導找到秦傑,希望他能回去繼續擔任主編,再一次帶着《風向》走出困境。

  秦傑拒絕。

  領導還以為秦傑是在置氣,理由是——秦傑現在這個小工作室,怎麼能跟一個大雜志社比呢?

  秦傑态度非常堅決,并且給了上級領導合理的建議。

  吳翔的所作所為,确實是讓《風向》這棵大樹長了毒瘤。

  但是,捂着毒瘤,絕對不是好辦法。

  直面問題,在最新一版的雜志上,登文道歉。

  像羅巧玲這樣的作者,就是道歉的對象。

  同時,之前的稿費也應該補給羅巧玲。

  至于《風向》以後的主編,秦傑也給領導推舉了一個合适的人選,這個人現在也在《風向》工作。

  葉舟說:“羅老師,你現在還是繼續好好養身體吧。很快會有說法的。”

  話音剛落,羅巧玲就暈了過去。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