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牙行看鋪
“孩子沒了就沒了吧,行了,你也别難受了,再等兩年看看,要是三荷還懷不上,就讓夫兒休了吧,給他再娶個能生的就是。”
孫鐵鎖見周秀芬歎氣,誤會了她的意思。
以為江三荷的孩子沒保住。
“呸呸呸!别胡說,咱孫子好得很呢,我就是愁銀子,大夫說了,咱兒媳得喝保胎藥喝到生産那天,今天去醫館花了二兩銀子呢!哎,咱家隻剩二兩半了,哪裡夠呢。
天又不下雨,今年種的依舊是糙米,隻怕攢不下銀子了,能吃飽肚子都謝天謝地咯,老頭子,你說咱該怎麼辦啊?”
周秀芬滿面愁容的看着孫鐵鎖。
“還能怎麼辦呢,銀子哪有孫子重要,先讓她喝着吧,我跟夫兒想想辦法,看能不能去鎮上找點散工幹,貼補貼補家裡,實在不行,賣地也得讓三荷平安把咱孫子生下來!
等過幾年,光景也好了,咱就把水稻種上,慢慢的攢銀子就是了,況且,咱有三個孫女呢,招娣都八歲了,再養個六七年就能嫁出去換彩禮了,沒事的,别煩心,趕緊把藥煮好端進去給三荷喝了吧,孫子最重要.....”
夫妻倆的說話聲。
被院子裡剛回家的三姐妹盡收耳裡。
最大的孫招娣,身後背着竹簍,裡頭裝的滿滿當當,全是野菜。
老二孫來娣,也拎着竹籃,裝的是雞吃的草籽。
就連三歲的孫死妹,雙手也全是泥巴。
一看就是幫姐姐一起幹活了。
她眨巴着眼睛,似乎不理解兩個姐姐為什麼站在院子裡不動彈。
可她也不問,就默默的陪着兩個姐姐一起站着。
“走吧,我們去喂雞。”
過了兩三分鐘,孫招娣語氣失落的帶着妹妹們去後院了。
“相公,我今天花了家裡那麼多錢,娘會不會罵我啊?”
卧房裡,江三荷神情不安的拉着孫夫的手。
小聲說道。
“别亂想,你現在有了身孕,要好好躺着,娘不會怪你的,隻要你給我生個兒子,你就是咱家的大功臣,銀子算不得什麼,你躺下吧,我去廚房看看藥煮好沒,等你喝了安胎藥,就睡上一覺,乖。”
三年了,整整三年了。
上一次相公對她這麼溫柔,還是在懷三女兒的時候。
江三荷不自覺的落了淚。
她嘴角卻揚的老高。
“哭什麼,傻媳婦,你放心,隻要你給我生個兒子,以後家裡除了娘,就是你說了算,我保證娘不會再磋磨你。”
孫夫輕笑一聲,把江三荷眼角的淚抹去,便離開屋子了。
可床上的江三荷卻臉色大變。
什麼意思?
原來相公一直都知道婆婆在磋磨她?
所以他都看在眼裡,卻從不幫她說話?
怪不得,明明當初鬧的那麼大,她娘家人都來幫她讨公道了,相公卻跟個沒事人一樣。
這一刻,江三荷的心裡五味雜陳。
一夜過去。
天還泛着深藍色。
江福寶就已經被大伯娘抱在懷裡,踏上去往城裡的路了。
阿奶跟在大伯身旁。
腳步飛快。
昨晚吃飯時,江福寶吵着鬧着非要跟阿奶一起去鎮上。
家裡人向來慣着她。
自然答應了。
四人的身影,在窄窄的小道上漸行漸遠。
江大和背着竹簍,張金蘭拎着竹籃,裡面裝的都是雞蛋。
是昨晚江福寶放到雞圈裡的。
加上之前剩的,一起帶到鎮上賣掉。
“阿奶,我們賣掉雞蛋,是先去看鋪子,還是先看二哥呀。”
江福寶摟着大伯娘的脖子。
低頭問向阿奶。
“先看鋪子,賣完雞蛋就去看,然後中午吃完飯再去學堂找你二哥,福寶中午想吃什麼呀?”
張金蘭拎着重重的竹籃,走的卻不慢。
她說話順暢。
似乎一點都不累。
“嗯...想吃馄饨,阿奶,上次去鎮上,我看到人家賣馄饨了,馄饨是什麼呀?好吃嗎?”
原主從來沒去過鎮上,自然也沒吃過馄饨。
剛說完想吃的東西,江福寶就反應過來了,她給自己的話找補着。
幸好反應夠快。
張金蘭沒有懷疑。
“阿奶也是好多年前吃的了,沒事,既然福寶想吃,我們中午就去吃馄饨,你大伯和大伯娘胃口大,他們一人吃一碗,阿奶胃口小,跟福寶共吃一碗,好不好啊?”
張金蘭擡起頭對着孫女笑了笑。
“好——”
“娘,我不喜歡吃馄饨,中午給我買個粗面饅頭吃就行。”
江福寶的聲音與江大和一起發出。
“行了,家裡不缺一碗馄饨的錢,中午就吃馄饨,快些走吧,早點去鎮上,把雞蛋賣完,還得去看鋪子呢。”
張金蘭說完,加快了腳步。
她心裡都清楚。
自家大兒子過慣了苦日子。
不舍得花錢。
哪有人不喜歡吃肉馄饨,卻反而喜歡吃剌嗓子的粗面饅頭呢,除非那人是大傻子。
太陽爬到樹梢上的時候。
四人剛好到達城門口。
排隊進城後,他們直奔菜市街擺攤。
因為有了老顧客。
不到兩刻鐘,雞蛋就賣完了。
張金蘭收好錢,牽着孫女的手,朝着萬路街走去。
江大和背着竹簍,朱迎秋拎着空蕩蕩的竹籃跟在後頭。
萬路街從前是租馬車和租牛車的地方,逐漸的發展起來,這裡多了好幾家客棧腳店,還有不少賣牲畜的在這擺攤,招散工的也都在此處。
上次張金蘭背屍的時候,去的就是萬路街的一家棺材鋪子,這裡魚龍混雜,算是城裡的貧民窟,牙行也都開在這裡。
四人的腳步,停在【百财牙行】的大門口。
“喲,歡迎幾位客官,是想買還是賣啊?”
除了江福寶穿着新衣服,張金蘭和江大和夫妻倆身上的麻布衣服,都打着十來個補丁。
别看他們穿的破爛,但在孔牙人的眼裡,這可是大客戶。
指不定就是來變賣村中宅子或者田地的。
所以孔牙人的态度,極其的好。
他把江家四人迎了進去。
“我想租個鋪子,最好帶院子,鋪子不用太大,能擺下三四張桌子就行。”
張金蘭已經決定賣綠豆湯了。
這玩意喝得快,不用擺那麼多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