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田園生活
秀英心裡清楚,即便眼前這位公公對自己看似敬重有加,但官場規矩和人情世故可不能馬虎。本文搜:86看書 86kanshu.com 免費閱讀自古以來,這些宦官大多不是貪圖錢财,就是妄圖謀取權勢,該打點的絕不能含糊。
“哎喲,夫人您可真是太客氣啦!”公公眉開眼笑,一邊說着,一邊利落地将那脹鼓鼓的荷包塞進衣袖,動作娴熟自然。
緊接着,他神色一正,說道:“夫人,您呐,還有一樁天大的喜事呢,快接旨吧。”
公公特意清了清嗓子,那尖細的聲音,在院子裡回蕩開來:“奉天承運,皇帝诏曰:村婦楊秀英,生性賢良淑德,心地純善仁愛。昔日平陽縣城牆修繕之際,慷慨捐獻糯米,并獻上良策;冀州兵肆虐、妄圖屠殺村民之時,又果敢堅毅,帶領村民奮起反抗,更為護佑太子,立下不世之功。其忠義之舉,可昭日月;其仁善之心,萬民感懷。今特封楊秀英為一品诰命夫人……”
秀英帶着衆人整齊地跪在地上,靜靜聆聽公公宣讀聖旨。待公公宣讀完,秀英雙手高舉過頭,“民婦叩謝皇上隆恩,願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公公小心翼翼地把聖旨輕輕放在秀英手中,而後趕忙伸手,将她扶起,“哎喲,夫人,您快請起!皇上剛登基,這宮中上下千頭萬緒,事兒多如牛毛呢。不過您放心,等您那一品诰命的服飾一做好,咱家立馬就給您送來,絕不含糊。”
秀英微微颔首,臉上挂着一如既往的溫和笑容,“多謝公公費心。公公若是不嫌棄,就和各位大人一同在這裡吃頓殺豬飯再走吧。這可是咱們村裡的熱鬧事兒,大家一起樂呵樂呵。”
京城來的公公和那些護送聖旨的官差,平日裡什麼山珍海味沒嘗過呀。可今兒個情況有些特别,皇上剛登基,便火急火燎地差遣自己不遠千裡趕到這福田村來送聖旨。能讓皇上如此重視,可見這位秀英夫人在皇上心中的分量絕非一般。
就說這福田村,即便有着充裕到吃不完的糧食,按常理,皇上頂多封這個女人做個皇商,也就算是極大的恩典了。
然而,皇上卻偏偏封了她一品诰命。要知道,就算是新科狀元的母親,想要掙得個诰命頭銜,那也是千難萬難,不知要費多少周折。
再瞧瞧這秀英夫人,膝下有七個女兒呢。大女兒和首富家的公子已然定親,二女兒與吳家軍的公子情投意合,還被封為将軍。
剩下那五個女兒,日後極有可能再有一人入宮伴駕。如此看來,皇上這分明是有意為這位婦人擡高身份,背後的深意耐人尋味。
公公在宮中摸爬滾打了整整二十年,可不是白混的。要是連這麼淺顯卻又關鍵的道理都看不明白,怕是早就不知死過多少回了。所以,今兒個對秀英夫人,那可得格外恭敬、周全。
“哎喲,那可真是再好不過啦!灑家今兒個可真是有口福哇!”公公一雙眼睛眯成了縫,“不瞞夫人說,咱家可是時常聽皇上提起,說夫人您這兒的飯菜,那滋味兒,可比京城禦膳房的大廚做出來的還要好吃呢!”
秀英臉上帶着謙遜溫和的笑容,輕聲說道:“公公過獎了,不過是些家常便飯,難登大雅之堂,還望公公和各位大人莫要嫌棄才是。”言罷,秀英轉頭朝着一旁的王大丫喊道:“大丫,快些過來,領着各位大人去入座。”
“是,夫人!”王大丫應了一聲,随即快步走到公公和随行官差身旁,“各位大人,請這邊走。”
村民們一下子圍攏過來,七嘴八舌地說着。
“秀英啊,可真得恭喜你!咱村裡頭不但出了當官的老爺,還出了你這麼一位诰命夫人,這可是咱村天大的榮耀哇!”
“秀英呐,你如今身份可不一般啦,往後怕是要搬到城裡去住喽。”
“那還用說嘛!你剛沒聽到嘛,清風都當上冀州知府了,秀英咋還能一直待在咱們這山溝溝裡呢。”
秀英臉上始終挂着溫和的笑容,不緊不慢地說道:“大家放心哈,我就打算一直待在咱福田村。在這兒都生活這麼多年了,早就習慣啦,去了城裡反而不自在。而且啊,在這兒空閑的時候,還能跟大夥唠唠家常,多舒心呐。”
衆人聽到秀英說不會離開福田村,原本懸着的心一下子就放了下來。坐在一旁大桌的公公,也不自覺地暗自松了一口氣。
秀英靜靜地看着大夥忙前忙後地燒火做殺豬湯。她心裡明白,自己能有今天這般成就,關鍵就在于手中掌握的高産水稻。
這可是獨一無二、誰也搶不走的寶貝。要是離開了這片土地,就等于失去了手中最重要的底牌。
她又笑着說道:“我呀,就稀罕咱們這山溝溝。自己種點莊稼,再喂些牲口,山清水秀的,日子多惬意,哪兒都比不上咱這兒好。”
沒錯,這正是秀英夢寐以求的田園生活。如今,她不僅過上了這般甯靜惬意的日子,還擁有了诰命夫人的身份,為自己的生活增添保障。更讓她欣慰的是,女兒們也都尋覓到了理想的歸宿,各有各的幸福。
進入臘月之後,雪愈發下得緊了。秀英家坐落在山上,連綿的山峰像蓋上了一層厚厚的雪,今年的冬天格外寒冷。
好在秀英在建房時就考慮周全,每一間屋子都修築了炕。大年三十這天,秀英吩咐家裡的下人,将每間屋子的炕都燒得暖烘烘的,整個屋子彌漫着溫馨的氣息。
秀英與楊父、楊母一同坐在堂屋中,熊熊炭火噼裡啪啦地燃燒着,三人聊着家常。楊清風赴任冀州知府後,老兩口卻并未跟随兒子一同前往,而是選擇繼續留在福田村。
楊父臉上帶着和藹的笑意,緩緩說道:“桃花和石榴啊,就算今兒個趕不回來,也沒啥要緊的。我跟你娘陪着你過年,你身邊不還有幾個丫頭呢嘛,熱熱鬧鬧的,也挺好。”
“你這說的啥話呀。”楊母輕輕拍了下楊父,趕忙打斷他的話,“說不定桃花和石榴大年初二回來呢。這兩個孩子在外面打拼,也着實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