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業的當天下午,便開始用馬車派送那些搶購到現貨的客戶們的家具了。
派送的車輛是雇來的兩輛牛車,每輛牛車上整齊放好了家具,然後緩緩向客戶家裡駛去。
一邊行駛,一邊還有夥計瞧着鑼鼓,在牛車上大聲吆喝。
“铛铛铛!——”
“錦木言家居坊送貨啦!”
“本店所有家具全部包送上門!一個月内有質量問題一律通通包換!一年内損壞包修!”
“這位嫂子,你問車上拉的這些個是啥?這些都是客人們搶購的家具,瞧見沒有,這是新式的嬰兒床,這是組合衣櫃,都是咱們店的爆款家具呀!”
“開業優惠力度賊大,嫂子不若去瞧一瞧逛一逛!說不定就能看中合适的哩!”
“大嬸兒問價格啊?這麼說吧,本店的家具價格高中低那是都有!像這款榆木嬰兒床,結實耐用又好看,原價二百六十文,今日特價隻要兩百文!”
“再便宜的也有,杉木做的,隻要一百五十文,式樣跟這個都是一樣兒的!”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各位一定要去瞧一瞧看一看,錯過開業钜惠,以後再想買到這麼便宜的可就難咯!”
若是有經常光顧同塵裡的食客在場,此刻一定會認出來,牛車上送貨的這個口齒伶俐的店夥計,正是之前在同塵裡跑堂的朱喜。
開業之前招員工時,任芸便準備在錦木言裡安置一個老店員當銷售主管。便問了一下周木寅,朱喜和馬慶二人,哪個合适。
至于其他人,莫何和小丁年紀太小,郭嫂如今是後廚主管肯定是不能動的,汪嬸兒和潘嬸兒年紀大了也不合适。
周木寅當時推薦的便是朱喜,說他腦袋活絡口才也好,當銷售再合适不過了。
不過調動這事任芸還是要問一下朱喜本人的意願的,于是便讓周木寅找時間與他約談一下。
朱喜聽到要調動他去新開的家居坊,他第一反應便是心裡一個“咯噔”,以為自己是不是當跑堂當得不稱職,所以才要把他調走……
看他一臉惶然的樣子,周木寅忙同他解釋,這是擇優調任。
“那邊的福利與你如今的是一樣的,工錢比你目前的要多一百文,至于獎金這一塊,得看錦木言的銷售績效了。”
朱喜聽到這裡,一時有些猶豫,畢竟同塵裡這邊他已經待習慣了,而且獎金這塊也着實豐厚,經常比他一個月的工錢都要多。
但他想了想,最後還是道:“既然東家看中我,那我便去吧,左右都是東家開的鋪子,生意鐵定也不會差!”
周木寅沒想到他答應得這麼爽快,随即微微一笑:“既然你同意了,那我也給你透露點口風。”
“錦木言那邊目前還沒有定掌櫃,我聽東家話裡話外的意思,是準備栽培你……”
朱喜聽到這話,半張着嘴巴,整個人都定住了。
周木寅拍拍他的肩膀:“一定要好好幹,這種大好機遇可不是随時都能遇着的。”
朱喜臉色微微漲紅,他用力抿了抿唇,随即目光堅定道:“掌櫃的放心,我指定好好幹,絕不辜負東家的栽培!”
事實證明,朱喜此人是能幹的。他對木工一行完全不熟悉,為了方便以後銷售,便每日下午自己跑去小福村的木工坊,觀看工人們造家具,順帶學習一些基本常識。
而送貨途中順帶敲着鑼宣傳,這一招也是他想出來的。
每個家具上面都挂上一個大紅色的綢花,到了客戶門上,進門前再點一個爆竹。如此隆重和喜慶,自然引來了街坊鄰居紛紛湊過來瞧熱鬧。
如此一來,既給足了客戶滿面子,同時又狠狠地宣傳了一波。
所以很快,錦木言家居坊開張并賣新式家具的事,便傳遍了和光縣,口碑也是直線上升。
開張前三日,家具的訂單就多到木工坊差點都接不過來了。
而相對和光縣的家居坊,安陽鎮上的家居坊開業便簡易多了。
為了趕着農忙時期,所以是提前開業的,也就點了一些爆竹慶賀了一下,便匆忙開張了。
家具那時候的樣品還未曾制造出來,所以店裡賣的就是兩樣農具,一個是手搖打谷機,另外一個是獨輪手推車。
别看就隻有兩樣活,生意還真不差。
小福村水稻種植得偏早,所以收割期也比旁的地方早了些。對于其他村鎮,家居坊開業之時正值收割小麥的時候,所以當衆人看到那款打谷機時,都震驚住了。
有一台打谷機就放在店門口,作為演示用的。衆人一看那“嘩啦啦”直掉的稻粒,眼睛都直了。
試問哪個農民能對這種機器不心動?省時省事又省力,可比一捆一捆地靠人力死磕強上太多了。
大家夥兒連忙打聽價格,二百九十九文一台。
說實話,這個價格對普通農家人來說很吃力的了,但店夥計給他們講了,滾軸上的釘子和搖動的齒輪,那都是鐵做的。
鐵器,那多貴啊,一口鐵鍋那都要三百文了!
所以衆人這麼一算,當即覺得這二百九十九文簡直就是良心價了。
店夥計又說了:“咱店剛開業,東家也是安排了優惠,若是團購,每台打谷機還能再降二十文!”
立馬便有人問了:“這啥子叫團購呀?”
店夥計立馬解釋道:“團購就是大家夥兒湊在一起買,每滿三台,就能按二百七十九文的價格買!”
很多人都心動了,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農家人隻能望機興歎。這一台打谷機就算再優惠,那也是将近三錢銀子了,家裡如何掏得出來?
店夥計卻道:“自家買不起,可以跟同村的鄉親商量一下,幾家人湊錢,一塊兒買一台!”
“到時候給稻谷脫粒,就輪流用呀!咱店這機子的脫粒速度你們也看到了,就算幾家人一起使用,那也是不耽誤工夫的!
“而且你們想想,要是十戶人家買一台,那每戶可就隻要出二十幾文錢呀!”
“二十幾文錢就能換一台結實耐用的打谷機,給稻谷脫粒,給麥子也能脫粒,這省了多少工夫和力氣?”
衆人一聽,确實可行啊!這再窮,也不至于二十幾文錢都拿不出來呀,于是紛紛回去找村裡的鄉親們集資去了。
同樣的獨輪手推車也是很受歡迎的,以往運東西大多都是靠背簍,有了這手推獨輪車,那真是又輕巧又方便,走在山間的崎岖小路上都不費力。
而且别看手推車沒多大,但能運老多東西了,就是上頭坐個成人都沒問題!
打谷機、獨輪手推車再加上後來的大量家具訂單,一時間木工坊的工作量簡直翻了倍。
無法,為了跟上供應量,任芸隻得再繼續招聘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