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菜譜的事便這麼定了。
為了方便劉世昌畫菜譜,任芸便提議讓他明日去同塵裡,直接按照實物進行作畫。
聽到“同塵裡”三個字,劉世昌心中不由的一陣訝然,原來那幾個同窗猜的沒錯,同塵裡還當真是林家的産業!
之後又約好了時間,等和光書院那邊的早課結束後,便去同塵裡作畫。
飯後,任芸便安排馬車将劉世昌送回了和光縣。
次日,劉世昌一下早課,便如約來到了同塵裡店門口。
這個時間同塵裡的已經沒那麼忙了,多是那些剛下早課來吃早點的書院學子。
學子們一般都是三五結伴着而來,唯有劉世昌形單影隻,在店門口十分惹眼。
不少學子立馬就認出了他是加班甲組的學子,湊在一起小聲地議論紛紛。
“這不是甲班甲組的那個劉世昌?”
“看這模樣是準備到同塵裡吃早茶?”
“稀奇稀奇,認識他這麼久了,這還真是頭一次見他下館子……”
“不是我說,聽說他束脩都是靠自己賣畫交的,他有這閑錢吃同塵裡的早茶?”
“你忘了不是,最近他可靠賣筆記掙了些銀子的,手頭富裕了,來搓一頓也實屬正常……”
“什麼?”有個年紀小的學子一臉驚訝,壓低聲音問道,“他不是緻果校尉之子麼,劉府這麼窮?怎麼要靠他自己賣畫交束脩?”
“劉府不算窮,但他是庶子,據說那個嫡母每個月隻給他二兩銀子的月錢,哪兒夠交咱書院的束脩的?”
“啊,束脩怎麼還能算在月錢裡?不應該府裡公中給他出嘛……”
“這你就别問了,人家的家務事兒,可輪不到咱們管。”
說着那幾個學子便進了同塵裡。
幾個學子的聲音雖小,但劉世昌還是覺察到了他們在議論自己。
不過他無所謂,從小到大,不管什麼樣的議論,他早就習以為常。
他擡頭望了望同塵裡的那塊牌匾,路過這麼多次,他從沒想過自己會進去。更沒想到頭一次進去,是被店東家邀請過來作畫。
不再多想,劉世昌邁步走進店門,直奔櫃台。
周木寅早已收到有和光書院的一位學子要來繪制菜單的消息,見有學子直奔櫃台,忙客氣地迎上去。
拱手道:“敢問這位學子,可是劉世昌?”
劉世昌點點頭,拱手答:“正是。”
“包廂和筆墨紙硯都已準備好,還請随我來。”
給他作畫的包廂,安排在了最裡側的那間,環境雅緻,最主要的是相對安靜。
未多時,在周木寅的安排下,便有跑堂的端來了兩樣早點,作為繪畫的樣闆。
先前任芸跟劉世昌溝通過,以他的速度,一日可以完成兩幅畫,所以周木寅便挑選了兩樣早點過來。
也不是所有的早點都需要繪畫,主要是那些個同塵裡的招牌早點,以及上新的早點。
除了作為樣闆的早點外,周木寅又送來了一份同樣的早點。
面對劉世昌的不解,周木寅道:“這一份是給你吃的……”
劉世昌立馬道:“我已吃過早點。”
周木寅笑了笑:“你莫要推辭,這也是為了讓你能更好地作畫,是我們東家特意囑咐的,說隻有食其味,知其味,畫出來畫才能更加靈魂。”
劉世昌愣了一愣,這說法還是頭一回聽說。
不過,聽着似乎也是有些道理,他猶豫了片刻,便也答應了。
等他嘗過那兩道早點,劉世昌心中忍不住感慨,怪不得同塵裡的早茶令那麼多食客趨之若鹜,實在是色香味俱全。
味道連他這個向來不注重口腹之欲的人,都覺着回味無窮。
或許當真是應了那句知其味才能畫出靈魂,劉世昌下筆時感覺如有神助,順暢無比。
待一幅畫畫完,連周木寅都不覺啧啧稱贊。
這一幅畫的是一碗豚骨湯面,青菜青翠欲滴,面條根根分明,連對半切開的糖心蛋都畫得很是傳神。
為了展現剛出鍋時的熱氣騰騰,劉世昌甚至連碗上的水汽都用幾縷“白煙”顯示出來了。
面對周木寅不加掩飾的贊賞,劉世昌因為懸筆繪畫而微酸的手腕,在這一刻似乎都不覺得酸了。
兩幅畫畫完時,同塵裡已經打烊了。
劉世昌收拾好筆墨,拎着食盒,從包廂裡出來。
周木寅将他送至門外。
作别了周木寅,劉世昌便拎着食盒走上回劉府的路。
食盒裡,是那兩道作為樣闆的早點,已經冷了,是不可能再售賣的,所以周木寅便幹脆讓劉世昌帶了回去。
劉世昌本想婉拒,但話到了嘴邊,卻想起了什麼,最終還是點頭答應了,并道了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