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芸聽季滿金講,自那日他們離了縣衙之後,範縣令立馬就着手召集那些個富戶鄉紳們來會了。
先兵後禮,開口便是募捐銀錢赈濟災民,那些個大戶當然不大樂意,又多少畏懼官威,于是一個個地都開始表演起哭窮的戲碼。
範縣令随即話鋒一轉,又提出以工代赈的策略,大戶們一聽,自然紛紛響應。
據說不僅喊了那些個有錢人,還另外又召集了各家寺院的方丈,鼓動他們趁此“良機”大興土木。
範縣令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又幫他們把小算盤撥得“嘩啦啦”響,最終成功說動各家寺院準備修建廟閣。
如此,流民們在來年有收成之前,溫飽問題就算是解決了。
解決了流民的溫飽問題,就地安置的政策推行起來也不費什麼事了。無非就占用村裡幾塊地方,又不用村裡花錢解決流民的溫飽,而且還能增加人口,各村接受起來容易多了。
沈氏族人是“内定”好的,自然也是頭一撥離開縣城門口前往安置地的流民。
不僅如此,因着距離比較遠,縣太爺還安排了幾輛牛車,直接送他們一行五十六口人到小福村,免于一路步行的奔波。
這可是小福村流民獨有的待遇,可把其他流民們羨慕壞了。
也有幾個攪事流民的頭頭對此提出異議,憑啥沈氏族人就能坐牛車,而他們隻能靠腳走?而且那小福村據說也不是最遠的村子,咋就能搞特殊呢?
對此城門守衛直接扔給他們大大的白眼:“人家是做過好事積了德,這才被人主動給挑選走的,你們呢?能被哪個瞧得上?”
“平日裡為一碗粥都恨不得搶紅了眼,還搞上貢那一套,盡欺負老弱婦孺,還真當自己是有權有勢的老爺了?”
“人在做天在看,沒人家那份好心行善,就别眼紅人家得了回報!有空來我這兒逼逼叨叨,還不如回去多做兩雙草鞋留着路上穿!”
幾個頭頭被怼得直噎,隻得閉上嘴巴回去了。
沈氏族人們坐着牛車,一路上既興奮又緊張,還夾雜着對未來穩定日子的期望。
等靠近小福村村口,遠遠便望見村長季滿金和林家那個夫人在等着了。
村口還有不少村民在張望,一看就是來瞧熱鬧的。
牛車一停,衆人紛紛爬了下來,由沈老族長打頭,領着族人們向那邊走去。
沈老族長和二人寒暄了幾句後,便跟着任芸後頭往林家作坊那邊走去。
沈氏族人們下車後一路很安靜,雖然心裡對這個村子和村裡的人都很好奇,卻也隻拿眼默默地看,不多加讨論。
他們當中有腿腳不便的老人,由壯實些的漢子背着,有大腹便便的孕婦,由其他婦人仔細攙扶着。小孩子們也不會亂跑,有序地緊緊跟在大人身旁。
路上遇到迎面而來的村民,還會有禮貌地避讓開,讓對方先行通過。
任芸和季滿金都默默看在眼裡,對這沈氏族人的好感度又上升了不少。很顯然這個氏族之人十分有教養,他們選對了人。
當來到那座新蓋的作坊時,沈氏族人們都有些呆住了。
他們之前就聽說過這邊會給他們安排暫時居住的地方,個個都開心得很,但他們沒想到,居然是這麼寬敞的屋子。
屋頂還是鋪的瓦片,而且一看就知道是剛剛新建不久的。
雖然裡面空蕩蕩的沒什麼東西,但對風餐露宿已久的沈氏族人而言,能有這麼一個遮風擋雨的地方,簡直太滿足太幸福了!
隻要能讓他們暫時有個落腳地,以後的住所什麼的是不用愁的,他們可以自己慢慢做土坯,總有一天能把房子蓋起來。
在沈老族長的指揮下,衆人帶着各自的物件便正式入住了這座作坊。
他們其實也沒什麼要收拾的東西,全屋五十六口人的家夥什兒加在一起,也就是兩口煮飯用的鐵鍋和吃飯的碗,擋雨用的油布,一些個當做護身武器的農具,還有藏在身上的一些米糧而已。
當時洪水來臨,逃難都逃得匆忙,換洗衣服和被褥什麼的根本就來不及拿,就那些個家夥什兒,好些個都是半道上從死人堆裡撿來的。
好在如今是夏日,沒有被褥什麼的也無妨,逃難路上都是席地而睡,有時候夜裡寒涼,便多點些火堆,安排人手輪流看守,再蓋一些幹草,倒也不會凍着。
如今有了房屋,倒也不需要點火堆了,夜裡更是能睡個安穩覺了。
沈氏族人對這個作坊很滿足,不過任芸和季滿金為了讓他們盡量住的更舒服些,也提供了一些幫助。
季滿金挨家挨戶搜集了不少村民淘換下來的舊衣裳,雖然也是十分破舊的那種,但縫補一下,可比如今沈氏族人身上的褴褛衣衫好多了。
還運來了不少幹稻草,鋪在地上給他們當床睡。
任芸則提供了一些生活用品,打水的幾個木桶、水勺,幾張桌凳,燒飯用的一些簡單用具,還有碗筷,也是給他們按人頭各準備了一份。
木制品都是林善言和譚老爺子自己做的,純當是給林善言練手了。
等衆人安頓下來,任芸便告訴他們,今後他們任務,便是幫林家栽種并打理一百畝的樹苗。
至于工錢,按正常價格給他們算。
聽到這裡,沈氏族人簡直要感激涕零。
他們可是聽說了縣太爺以工代赈的政策的,讓流民給那些個大戶寺廟做工,隻有兩頓飯管飽,工錢那是一分沒有的。
他們原以為給林家做工也是每日兩頓薄粥,其實這樣他們也滿足了,能有口吃的就不錯了,比逃荒可強太多了。
沒想到原來林家竟然是準備給他們結算工錢的!
而且工錢還不低,栽種一畝地的樹苗,就能得五十文的工錢。一百畝地,那可就是五兩銀子啊!
他們統共六十五人,絕大部分都是有勞動能力的。種個一百畝地的樹苗,根本不在話下,估計用不了多少日,這五兩銀子就能到手了。
有了這麼多銀子,他們的夥食可就能再改善一些了……
而且那林家夫人還說了,後期打理樹苗,不管任何時期,都是按月結算,他們的收入更是穩定了。
至于如何分配人手,就交給了季老族長來協調安排,任芸則去忙着收購樹苗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