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以後三媳婦當家
裴淩之指着宅子前的護院,以及跟随的下人,大罵道:“下賤,你們都下賤,我為什麼是一個外室的兒子,我該是知州府的嫡子,你們都下賤。”
裴淩之仰天大笑,瘋瘋癫癫的跑進了宅子裡,韓氏帶着下人在背後追,一邊追一邊哭,為何兒子會變瘋魔了,以前那個冷靜沉着的兒子去了哪兒?
宋九看着這樣的裴淩之,便想到了先前一直偷偷出府的幾個孩子,宋九看着前方若有所思。
而坐在馬車裡的葛氏和任婆子卻是被眼前一幕給吓了一跳,這庶子竟然變成了這樣,這是馬上要行死刑給吓傻了?所以現在救出來了也是這模樣,倒是折騰人的,這小妾當真活該。
葛氏終于緩過神來,也不苦惱郁悶了,反而雙手拍在大腿上,大喊一聲“好”。
“活該,自作孽不可活,天作孽猶可違。這是報應啊,老天爺是公平的,救出來又如何,人已經廢了。”
宋九剛才仔細看了,裴淩之果真如晉王所說的已經廢了,剛才笑的就不正常,癡癡傻傻還帶着暴力傾向,這樣的人再無作為了吧,再加上進牢房前是知州的兒子,出了牢門卻隻是一個小妾的兒子,連生父的面都見不到,也沒了往日的榮耀了。
從外城回來後,葛氏的氣順了,任婆子放下心來,再看老三媳婦,心頭不免感慨,多虧得有老三媳婦在,瞧着以後一家人住在蘇州,就由老三媳婦當家得了,到時候大媳婦和二媳婦輔助她,她也樂得一個清閑。
任婆子安撫好母親,看着母親吃下去東西後,她松了口氣,這就将兒子兒媳婦叫到了東院堂屋前。
任平跟任婆子坐在前頭主座,底下兒子兒媳各坐兩邊,任婆子這就開口說道:“我決定了,以後咱們這個家就交給老三媳婦掌家,老大媳婦和老二媳婦幫着點,聽老三媳婦差遣。”
“老三最近在養傷沒出席,老大老二以後在蘇州城裡辦事,事無巨細,都要跟三房商量商量,聽聽老三媳婦的意見,我說的話,你們聽進去了麼?”
幾房兒媳婦互相看了一眼,老大媳婦沈秋梅心頭自然有些不是滋味兒,說起來自己是秀才家的女兒,當初嫁進任家時,就數她讀過書。
這麼些年了,沈秋梅越來越不及三弟媳,也沒有二弟媳的闊達,心頭難受卻又不得不接受,按理莊戶家裡,多是長嫂如母,大媳婦掌家呢。
沈秋梅沒作聲,楊冬花卻是看了看大嫂,又看了看三弟媳,心想着反正她排行老二,顧上顧不着,顧下也不是,這掌家之事也落不到她手中,再說她也未必能掌好家,于是幹脆利落的應下了。
任婆子這就看向大媳婦,“老大媳婦怎麼說?”
沈秋梅的臉微微發燙,見婆母盯着,隻得說道:“娘,都聽您的。”
任婆子知道大媳婦心頭不爽落,當初讓老大娶門秀才家的女兒,任婆子的确有私心,就想着這個家遲早得大媳婦掌家,現在她卻是改變了主意的。
“你聽我的就對了,沒讓你和二媳婦掌家,不是說你們不行,你們來了蘇州之後,都有了很大的變化,以前待在那小小鄉下,沒有見過世面,不怪你們。”
“不過三個兒媳婦當真,變化最大的更是老三媳婦,你們可知她有多好學麼?那側院裡的書房裡放了多少本書,她沒事時就看書,你們兩個在做什麼?”
楊冬花看了看大嫂,撇了撇嘴說道:“娘,我不識字。”
好一個不識字,不識字還有理了。
不過任婆子早已經放棄老二媳婦了,不識字,能識理就可以了。
倒是這個期盼很高的老大媳婦,卻是半點不思進取。
沈秋梅被婆母一說,心頭吃驚,所以三弟媳平時一直有在看書麼?可是她身為女子身,又不參加科舉,為何要這麼勤快的讀書呢?
“學無止境,讀書是最好的習慣,老大媳婦所學的還是娘家裡帶來的那些吧。”
沈秋梅被婆母點破,尴尬的點頭,但又忍不住辯解:“娘,我還得帶宇哥兒呢。”
“宇哥兒明年可以跟着上面的哥哥姐姐們開蒙讀書,有魏大儒在府上,就要好好讀書,到那個時候,你不就閑下來了,是不是也要多讀點書呢?”
即便不掌家,讀書也不會有壞處,任婆子這人也特别愛看書,也特别喜歡好讀書的人,老三媳婦她是看着她進步的。
沈秋梅聽了,隻得應下,說實話,她不喜歡讀書,她更想着做生意,眼下丈夫在蘇州城裡做小工,或是接些活計做家具,根本不及二弟接倒賣的生意賺錢。
何況蘇州城裡遍地是機會,二房一家來了這兒,賺了大錢,三房家裡更是錢都花不完,倒是他們大房拖了後腿,雖然一家人不分家,花銷一起來,可是各家賺的還是各家的錢,各自存着的呢,隻是基本吃穿用度公家出。
大房也不能一直跟着花銷而不想想多賺些錢,比不上三房家裡,至少也不能輸給了二房,不然大房始終占着便宜。
任婆子見老大媳婦這模樣,瞧着還是沒有想明白,有心想再教導一番,對面坐着的宋九卻是在此時接了話:“娘,大嫂帶着兩孩子的确辛苦,等宇哥兒開蒙了再說。”
被老三媳婦一接話,心頭郁悶的任婆子竟是心情好了不少,聽老三媳婦說話都舒服,老大媳婦就是少了一分闊達,說話吞吞吐吐的,做事也不利落。
“既然老三媳婦這麼說了,我今個兒也就不再說你大房了,那今個兒這事就這麼定下了,你們幾房要和睦相處,一家人團結,咱們在蘇州城不會過得差。”
這一下幾房的人都應得爽快。
宋九從婆母屋裡出來,剛回到側院,陶總管就匆匆趕來禀報,前頭主院裡傳了消息過來,牧心暫且來不了側院,說是世子爺這幾日跟着進進出出,身體不太好,在溫養。
小叔子的身體竟然這麼差。
牧心來不了,宋九便親自給傻夫君換藥,好在她家傻夫君身體結實,身體扛得住,一日比一日見好。
宋九想到先前去鋪裡買的一支價高的胡參,于是叫陶總管給小叔子的院裡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