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替姐出嫁後,錦鯉農女逆襲了

第1798章 殺人要滅口

   高階勇士驚了一跳,就見那飛爪似有眼睛一般,在兩人的拉扯之間,爪頭抓入高階勇士的手背之中,鋒利無比的五爪刺入骨肉中,痛得高階勇士嗷嗷大叫。

   可是要解決這一困境,除非松開自己的大刀,再取下手背上的爪頭,可對方又豈會給他這機會。

   短兵器遇上長兵器,硬兵器遇上了軟兵器,那是天敵,何況亮統領早察覺到他的左手臂受傷,無法相助,所以再廢他右手臂,那便輕而易舉之事了。

   亮統領就這樣手裡拿着雙飛撾一拉一扯之間,對方高階勇士站立不穩,沒了還手之力,他這才一躍而起,迅速靠近,随即一掌将高階勇士擊飛。

   刺骨的爪頭,以及那強勢的一掌,兩道力量在對方的手背中拉扯,就這麼硬生生的将對方的手掌撕扯至骨肉分痛,慘叫聲響起,場中打鬥的勇士們隻覺得頭皮發麻。

   将軍沒了,身邊的高階勇士也死在了谙蠻族人手中,大勢已去,這些人再也不敢巒戰,有了退意。

   而此時的黑衣人,竟然也輕易的放過了他們,沒有再交手,反而紛紛後退,随即消失在小院中。

   谙蠻族人郁悶開口:“亮統領,可要追?”

   亮統領看着那些逃走的黑衣蒙面人,無奈道:“不必了,收拾小院裡的人,一個也别想逃走。”

   一旦逃出去,他們殺了阿拔裡的事必定被天下人知道。

   随着亮統領一聲令下,所有谙蠻族人的刀頭轉向了這些正要逃跑的将軍府勇士和小兵。

   鬧市中的這一處小院,這一夜被皿洗,濃烈的皿腥味在第二日被街坊們發現,報了官。

   待守城軍跑來時,才發現阿拔裡将軍的屍體。

   阿拔裡将軍的死狀恐怖,一隻手臂脫臼露出森森白骨,而死另一邊的高階勇士,右手掌直接被撕成肉泥。

   這場面,昨夜打得有多激烈,卻沒有一個人出來通風報信,全死在院裡了。

   還有這兵器,用得神乎,到底是什麼樣的用的這種兵器,莫不

   是除了四大宗師之外,還有人的功夫不輸宗師之下?

   阿拔裡将軍的死訊傳開,全城通緝,城門關上,所有人不得進出城門,直到抓住兇手為止。

   而将軍府裡,還有人知道隐情,正是那府掌事,當時将軍帶着精銳回來,提到過谙蠻族人,再加上先前有傳軍營裡的奴隸中有位武公子正是谙蠻族的小公子,定是這麼結下的仇怨。

   于是谙蠻族人的畫像在城中傳開。

   躲在暗處的亮統領見這架勢,知道難以帶武公子逃出幽州城,此時正是愁眉不展之時,有随從來報,門外有人尋了來,還說有辦法替他們解了困境。

   眼下的亮統領最讨厭見到的正是漢人,一聽到幾個漢人找上門來,還在這節骨眼上知道他們的住處,就知他們的不簡單了。

   亮統領将人叫到堂屋,這是一處城西的破舊小院,這兒原本住着的是貧民。

   來的是南宮陽以及石姑幾人。

   亮統領首先将目光落在了石姑身上,說起來她還是武公子的救命恩人,在她身後跟随的那個奴隸,雖然帶了面具,遮住了臉上的奴字,但仍能看出來,正是當初與武公子一起逃出來的奴隸了。

   亮統領不知道眼前幾人與密探院的人有沒有瓜葛,但隻要是漢人,他就不高興,即使是救過命的石姑。

   石姑看向這破爛的院子,這兒怕是也躲不了多久,官兵很快會查到這兒來,阿拔裡将軍之死,那定是雷霆手段要将他們尋出來不可。

   所以想要離開幽州城,還得依仗他們幾人。

   石姑知道亮統領内心的想法,經此一遭,對他們有仇視也是常情,眼下她正是來獻計的,于是說道:“我曾與娜公主有個一面之緣,先前也是與亮統領說過的。”

   “你們是谙蠻族人,我不能不救,眼下全城搜捕,唯有從密道中逃出幽州城,方可離開這是非之地。”

   亮統領正尋路無門,聽到城中有密道出城,心思活絡了起來,若是這些人能帶他們出城,

   倒也不是不能結交。

   至于與娜公主的相熟這事,他還是不太相信的,畢竟娜公主一直掌管着南方部族,就沒有出過遠門。

   石姑接着開口:“各位還記得麼,上次替我尋孩子,曾見過的那處荒廟。”

   那自然是記得的,武公子為了報恩,他們都去過荒廟的地下密道,可是那條密道通往城外?

   亮統領有些不相信,畢竟那日救下那兩孩子的時候,他們也是看到了的,地底下并無密道,而是人販子關押奴隸的地方。

   說起這條密道來,石姑原本打算将險山壁能出去的密道說出來的,是她身邊這個小少年哲哥兒,他說那荒廟下有密道出城。

   到那一刻,石姑才認真審視這個位少年郎,所以那日她救兩孩子時,這位少年郎也在那荒廟之中,難怪他們去的時候,兩孩子完好無損。

   這少年郎對自己似乎有欲言又止的表情,像是老早就認得她似的,可是她竟然聽不到少年郎的心聲,石姑覺得很意外。

   在這世上,石姑除了二闆的聲音聽不到之外,便是她的家人,以及兩孩子的心聲都是能聽到的,不要說外頭的人了。

   二闆的心聲聽不到,石姑認為二闆心思太過單純所至,可是眼前這少年,每次與之對視,那熱烈的目光,她卻不知對方心頭到底在想什麼,或者這孩子到底與自己有什麼淵源。

   石姑曾悄悄地問過南宮先生,南宮先生隻說這孩子可憐,很小的時候就送入了道觀,到十歲這年才下山曆練,定是在看到石姑的時候想起了自己的母親,才會有此表情。

   南宮先生說守這話就看向别處,石姑也沒有多想。

   這孩子的爹娘也太狠心了,這麼好一個孩子,怎麼舍得将之早早的送到道觀去,石姑越發心疼這個孩子,小小年紀沒能在爹娘身邊長大,不由得在内心暗罵了那一雙狠心的父母。

   如今更是知道在荒廟裡這孩子救了她的一雙兒女,她不點破,卻是記着了這份情的。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