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替姐出嫁後,錦鯉農女逆襲了

第618章 可以跟竹園通信了

   瞧着陳子潤要走,金氏趕緊追了出來,再沒有貴夫人的架子,上前将人攔下,随即将手腕上的玉镯子取下塞到陳子潤的手中,小聲問道:“依陳大人的意思,皇上這是何意?”

   陳子潤卻是沒有收下金氏的镯子,而是退開幾步,面色冷淡地說道:“下臣可不敢妄猜聖上之意,夫人可是個明白人,應該能明白我今日問話的意思,這任家人在那通判府住着好好的,夫人還是别去惹他們為好。”

   怎麼回事,皇上這是要偏袒任家人?可是任家人莊戶出身,皇上又是怎麼知道他們存在的,難不成晉王跟皇上說的,不至于啊,晉王護着也沒可能說服皇上也幫着護着。

   “陳大人,老婦愚鈍,還沒聽明白這是——”

   “話已至此,還請夫人留步。”

   陳子潤卻是頭也沒回的走了。

   金氏郁悶極了,皇上怎麼會知道任家人存在的,太奇怪了,總不該任家人跑皇上面前告禦狀呢?倒是低估了任家人的能耐。

   這一口氣咽不下呢,金氏正想着怎麼反擊時,陸府的暗探送來了消息,而這一次的消息卻令金氏歡喜起來。

   江北商會并沒有逃離出蘇州城,而是住在貧窮的城西,而晉王會在豐收節那日全城搜捕,抓住江北商會的會長。

   這個消息來得太及時了,正是金氏心頭這一口氣咽不下時,就有人送來了刀子。

   晉王沒能在山川客棧招安,這一次再在全城搜捕中失了手,且看晉王要怎麼向皇上圓場。

   皇上這一次帶魏貴妃來平江府就奔着江北商會而來,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而江北商會卻悄悄地落在了陸家的手上,那是多麼的痛快。

   金氏心情大好,暫且放過任家人,先将江北商會弄到手上再說。

   于是金氏又派暗探四處搜尋消息,看着眼前的消息小冊子,金氏拿起其中一處小冊子看了起來,上頭寫着陳子潤會在豐收節那日在蘇州城裡辦一個迎豐舞姬的表演,一路将街坊百姓帶去笠澤湖上。

   皇上和魏貴妃會在笠澤湖的大船之上與民同樂。

   金氏看到這兒,心思一動,若是江北商會要逃出蘇州城,那這一個便是他們唯一的機會,隻有谄媚阿谀的陳子潤,晉王才會放下堤防。

   金氏立即将小冊子扔給護衛長,交代道:“到了豐收節的那日,你們隻管盯着這些從楊州來的舞姬即可。”

   來一個黃雀在後,斷了皇上和晉王的計劃,也算是這一次幫着任家人的回報吧,金氏哈哈大笑起來。

   任府,傻夫君一直沒有回來,宋九在家教導孩子們,心頭隐隐感覺到不安。

   家中大哥二哥如往常一樣出入鋪子做生意,為着這宅子的錢,二哥做生意更加賣力,賺的錢一文不剩的交了上來,婆母轉手就給了宋九。

   宋九不收這錢,家裡更是不高興了,她不得不隻好收下,其實她手頭有不少錢,真不在乎那五萬兩銀子,隻是家裡人覺得占了他們三房的便宜。

   宋九試着用小團子的飛鳥給竹園的公公和舅舅傳消息,問兩人近況,倒是很快收到了回信。

   回來的信中有一封信正是給任婆子寫的,這麼久以來,任平頭一回跟老伴寫信,信裡頭卻沒有寫離家出走的原因,而是說了自己将小舅子照顧好了,自己也跟着神醫牧心在藥房裡幫忙。

   任婆子反複看着丈夫寫的信,心頭難受又有些高興,随即說道:“看來我得想辦法見一見我父親,若真是他用的手段緻使我夫君離開的,我絕不會原諒他。”

   在蘇州城百姓平安喜樂的表面下,暗藏的風雲卻已經在默默地席卷而來。

   城西一處貧窮的破舊小院裡,江北商會會長孔鏡生帶領着商會的人正在此地聚集,說的正是此次豐收節離開蘇州城的決定。

   整個蘇州城裡來了十個戲班子,一百六十三位走商,二十五位附近地方官員的車隊,以及從各地進城趕着看熱鬧的普通百姓。

   要從這些隊伍中離開,他們根本沒可能,晉王帶着整個平江府的地方軍把守着各地關卡,出城就落入晉王手中。

   孔鏡生卻在此時指着其中一支隊伍,正是從楊州來的舞姬,早已經入城多日,在蘇州城城裡出了名氣,被陳子潤征用,為豐收節表演,會一路出城,而後去往笠澤湖上給皇上和魏貴妃表演。

   這是他們的機會,孔鏡生看向商會的人,他們都像往年一樣帶着家眷前來遊玩,沒想到今年反而成了拖累,所以孔鏡生花重金買通了掌管舞姬的陳老爺,将他們的女眷全部安排到舞姬之中去。

   等出了蘇州城去往笠澤湖方向的時候,再找機會逃走。

   至于家中的男子,全數喬裝成苦力,笠澤湖上修船,累死了不少苦力,此次船造得太大,無法在周邊航行,岸上需要人力拉船,瞧着豐收節在即,招收苦力工必定是不嚴謹的。

   孔鏡生回頭看向這些養尊處優的他們,心頭頗為擔憂,“但凡錢能解決的,對于咱們商會來說都不是事兒,隻是你們一個個的也不太像苦力,到了那日,你們可得将自己打扮的黑一些,穿得破爛一些。”

   商會成員,一個個應下了,能離開蘇州城,隻待他們回到自己的大本營,燕王朝就完了,皇上和晉王,就等着他們的報複吧。

   孔鏡生也是這麼想的,他掌管着燕國六成的私鹽交易,而他身邊的錢康以及肖五郎,皆是他的左膀右臂,錢康管着南邊的糧草交易,肖五郎管着燕國四成的鐵礦交易。

   來自他們三人的報複,就足夠令晉王打仗沒糧草,百姓物價飛漲,再随手在朝廷官員裡花銷錢财,就足夠朝堂動蕩,而對于以前的江北商會是不屑這麼做的,他們一心隻想做生意賺錢而已。

   就是這一次的招安令他們寒了心,與其将家産交出來,不如鬥上一鬥,看誰能笑到最後。

   就在幾人商量時,小院外頭守着的兩位少年郎,此時警覺的看向巷子口。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