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宋九想買皮貨
裴淩之聽了,臉色很不好看,被任家老三打了一頓落下的傷痕,到現在還痛着,眼下看着母親難過,這就勉強起身,說道:“娘,别急,我給同知大人寫封信。”
相信陸家女也耽擱不了三年的大好時光。.
裴淩之忍着傷痛坐在書桌前寫信,将自己來年會試必高中歸來的想法說了,眼下他希望陸府能支持他。
信很快送到了陸同知的府上。
陸治甯來平江府當值,屈于裴淳賦之下,心頭郁郁了好幾年,這會兒正愁着嫡女兒的婚事,就收到了裴淩之的信。
不得不說裴淩之這人有些急智和小聰明,這封信正是及時,就在陸治甯左右搖擺不定的時候,裴淩之的信如同定心丸。
自家女兒的名聲已經不好了,這裴府庶子用了些不光彩的手段,陸治甯當然生氣,但事已至此,裴府主母又沒想再與他家結親,隻得抓住這庶子當女婿。
準女婿被關在裴府西院,丢了吳縣官職,他這個準嶽父還是要幫一幫的,于是陸同知這就去見了裴淳賦,力保裴淩之,并想将他帶在身邊教導一番。
裴淳賦不得不答應,這位京城派來的州同知,有些門道,可不敢得罪狠了。
于是裴淩之從西院放了出來,韓氏和女兒裴悅卻仍舊守在西院不得随意進出的。
養好傷的裴淩之轉眼成了陸同知身邊的小跟班,每次處理衙門裡的事務,他都帶上他,有了準嶽父的支持,西院妾室母子三人總算好過了些。
陸同知府上,有位寵妾蔣氏,擅經營,有行商之天賦,貧家女出身,跟了陸治甯之後,便展現了這一天賦,從此得寵。
陸府的主母吳氏,一向重男輕女,将親生女兒養在老家,卻着重培養兒子,結果一個不小心,府中中饋落寵妾手中去了。
不過吳氏跟葛氏不同,她也是貴女出身,但是不喜歡行商,更是瞧不起商人,以至于吳氏掌家的那幾年,陸府總是入不敷出,才被丈夫瞧不上的。
這日,陸府妾室蔣氏收到裴府妾室韓氏的信,兩個八杆子打不着的人竟然聯系上,竟是韓氏還記恨着任家老二奪了她私産的仇,求蔣氏幫忙來了。
說是親家,蔣氏可不認,她對嫡小姐沒有感情,尤其老爺偏心,她再能耐也不可能扶正她,而且陸家與裴家不同,嫡庶有分,尊卑有序,這才是蔣氏最窩火的地方,感覺自己會行商,結果也是替主母在跑腿而已,賺的錢不還是老爺和主母在享受着。
不過這也是一個契機,蔣氏早就知道任家老二在蘇州城裡專門做外地走商與本地商人之間的信息差價,從中獲利。
要對付起任家老二還是挺容易的,隻是她幫韓氏也是有條件的,很快便回了一封信給韓氏。
裴府西院裡,韓氏收到回信,展開一看,一臉的吃驚,對方不要她的錢财,也不要她的幫助,而是隻有一個條件,那就是等兒媳婦進門,她這個做婆母的使勁兒的折騰兒媳婦,就算是還了蔣氏的人情。
這條件就很簡單了,做為準婆婆,兒媳婦入門自然要給幾分顔色看,幫蔣氏這個忙就很容易了呢,于是立即回信許下了承諾,心裡還想着,看來陸同知府上内宅也非想像中的平靜呢。
***
任家買的莊子上,任家人都過來瞧了,不愧是前通判的莊子,外頭瞧着跟普通莊子沒有兩樣,可裡頭卻是豪華無比。
幾個孩子在莊子上發現了兩潭池水,一個在東邊,一個在西邊,一個冬暖一個夏涼,真是會享受。
除此之外便是莊子上的田地了,莊裡沒了農仆,不過陶總管已經在這段時間内請了長工,連菜都種下了,到時候府上吃的菜都不必在外頭買。
莊子背靠山頭,此處山頭正是莊子管轄範圍中。
家裡的孩子要上山去,宋九由着傻夫君帶他們上山,她卻陪在婆母的身邊,跟嫂子們一起在莊子上逛,這地兒寬的,他們一家真要是在蘇州城留下來,吃穿用度都不必操心了。
難怪外祖母會将這些财産留給他們家,就是想留他們下來的。
任婆子身邊的丈夫任平,在看完莊子後,終于沒忍住,開了口:“媳婦,要不,咱們留下來,你也盡盡孝。”
任婆子想也沒想的拒絕,“留下來受氣,我娘未必想着我來盡孝,我弟弟才是她的心頭肉。”
看看老二沒了,任婆子心頭難受,她母親怎麼着,不還是穿得體面無比,有半點傷心麼?
“當初沒留下來,這會兒給好處,我也不想留下來,再說這好處是他們給的麼,不是廣江這孩子聰明得到手的麼,弄得像是咱們任家欠裴府人情似的。”
任平聽了媳婦的話,隻得作罷,反正媳婦在哪兒,他就在哪兒。
到了傍晚,任榮長帶着孩子們滿載而歸,那山頭上的獵物不少,聽人說已經有好幾年時間無人打理山頭了。
想來那韓氏得到了手,也不敢聲張,這莊子田地裡的出産她還能變現,那山頭的野味可得有好獵手,估計也懶得去管了。
這下好了任家人,任家老三是好獵手,又帶着能禦獸的孩子,這山頭的獵物都是他們任家的盤中餐。
任家人美美的吃了一頓,天黑才回城,隔着城裡也不遠,坐馬車一個時辰就到了。
獵物的皮子被任榮長帶了回去,宋九還想着揉制好的皮子準備怎麼做成衣裳,又分給誰家呢,沒想這會兒任廣江開了口:“說起皮子,我最近認識了一位關外皮貨商人,對方手中的皮貨有不少。”
“我瞧着這關外的皮貨定比咱們中原的好,狼皮都是整張的,要不我這一趟生意,順手也給家裡人買幾張皮子去。”
所謂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宋九聽了立即看向任廣江,說道:“二哥,你這關外走商可牢靠?”
任廣江拍兇脯保證,“三弟媳,你有所不知,我在蘇州城裡有一段時間了,這些外地來的走商賣的是真貨還是假貨,還是有幾分辨識的,此人面像老實,人也實誠,大概是沒錯了。”
宋九一聽,放了心,不過為了保守起見,這就說道:“要不帶我和我夫君去看一眼,我夫君在邊關待了一年有餘,定能識得關外的皮貨,要是可以的話,我給爹娘以及家裡人都挑選好皮子去。”
關外的皮子定是比她現在手上的皮子好的,宋九對關外的皮貨也有些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