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迎姐兒也得讀書
當天夜裡,劉小丫跟着兩孩子住在了小竹園,劉小丫聽了宋九的話,主動的收拾起竹園内外。
宋來喜見劉小丫勤快的忙裡忙外的,做飯洗衣樣樣活計都幹,他倒有些不好意思了,師父的起居向來是他在打理的。
“小丫姐姐,你先休息一下,我來就是。”
劉小丫此時正在用竹篾織筐,看到宋來喜,她早已經知道這是嫂子的親弟弟,孩子們的親舅舅,于是擺手,朝隔壁竹屋裡看去一眼,她有些不明白,為何每次南夫子教導兩孩子的時候,宋公子卻要做這些家務活,而不能跟孩子們一起聽課。
“宋公子是讀書的料,該去屋裡聽課才是,這些家務事我來做就好,等今個兒回去,我跟嫂子說一聲,以後跟着孩子們來半天,收拾小竹園,這樣宋公子就可以放心的讀書了。”
宋來喜在劉小丫身邊坐下,他心頭也有些不好受,隻是誰也沒有說。
師父教導他在先,但是自打教導兩外甥之後,南夫子就很少教導宋來喜了,他何嘗不想進屋子裡聽課呢,隻是師父沒有開這個口。
劉小丫跟在宋九身邊學到了不少東西,讀書識字後的她也變得聰明了起來,看到一臉為難的宋小公子,她就知道是什麼意思了,倒是坐在這門檻上織筐,能聽到隔壁竹屋裡傳來的讀書聲。
南夫子教的果然與嫂子教的不同,劉小丫能聽出來孩子們讀書的内容,卻無法理解内容裡的意思。
到了晌午,劉小丫才從小竹園趕回來,回到祖宅,就見宋九正在屋裡努力的刺繡,才進屋中,劉小丫就聞到了染過牡丹香的絲線繡在畫屏上傳出來的香味,滿室的清香之氣,讓人神怡。
劉小丫不忍打擾嫂子,在門口站了一會兒又回廚房裡去了。
傍晚時分,宋九從屋裡出來,看了看天色,瞧着兩孩子怕是住竹園不回來了,不見豺狼帶着兩孩子下山,天都要黑了呢。
宋九倒是在院外看到了從娘家回來的大房一家。
任廣田趕着牛車帶着媳婦孩子從沈家回來了。
如今的沈家住在城裡,小舅子成了城裡的狀師,倒是做得風聲水起,日子也越過越好。
任家大房回來的路上,夫妻之間似乎有什麼事為此拌了嘴,這會兒各自坐着還時不時說幾句,那模樣一看就是生氣了。
宋九看到牛車上的蓉姐兒悄悄地抹淚,便想起年前吃殺豬飯的時候,大嫂跟她講的事,心情頗為複雜,蓉姐兒她也是帶了一段時間的,這孩子聰明,真要是像大嫂那樣想的,就浪費了這孩子的聰明。
宋九想了想,還是決定去大房一趟。
劉小丫在院裡做飯,宋九交代了一聲就去下遊了。
經過二嫂院裡的時候,還能看到走親戚在小賣鋪裡買東西的村裡人,正好被二嫂撞見她,楊冬花将宋九叫住,轉手從小賣鋪的櫃台裡拿出三盒糖糕,說是給孩子們吃的。
宋九哪能老收二嫂的禮,楊冬花笑道:“我家迎姐兒最愛吃這個了,正好鋪裡還存了些,也免得你們大過年的進城裡買。”
宋九隻好收下,看到二嫂身邊緊緊挨着母親的迎姐兒,宋九心思一動,問道:“迎姐兒過完年也有六歲了,二嫂可曾想過送孩子讀書識字?”
楊冬花一聽,笑道:“女娃娃讀什麼書,再長大點,給她許個好人家就是。”
宋九一聽,皺了眉,忍不住再次問道:“二嫂,你當真不想迎姐兒也像蓉姐兒那樣讀書識字?”
這一說楊冬花反應過來,家裡頭幾個女娃娃,也還真隻有她家迎姐兒不識字,以後會不會被妯娌家的孩子比了下去。
楊冬花是知道的,自家孩子是比不上三弟媳家的雙胞胎,鬼精鬼精的,畢竟是任家的種,像任家的男人那麼聰明,而她的女兒是意外得來的,恐怕不及任家孩子聰明,真要是送一起讀書,豈不是被他們也給比了下去。
楊冬花這麼一掙紮,做下了決定,“我家迎姐兒是女娃娃,就不讀書了,以後許個好人家,有爹娘顧着,錢财不必慌,指不定将來還能掙多點兒嫁妝,也能一生吃喝不愁了。”
宋九見二嫂這麼想,于是蹲身看向迎姐兒,再次問道:“迎姐兒想讀書麼?跟弟弟妹妹們一起讀書。”
任迎兒圓溜溜的眼睛看着宋九,已經六歲的她似懂非懂的,竟然也認真的想了想,随即點頭,眼神裡有向往,卻不敢開口。
楊冬花很意外,好不容易得到這麼一個女兒,再加上她以前受過驚,人也瘦弱,便一直帶在身邊,将孩子養好了身子,也帶着孩子一起經營小賣鋪,一直以為孩子跟在她身邊就挺好了。
“迎姐兒,你當真想讀書識字?”
楊冬花也連忙蹲身看向孩子。.
任迎兒五歲被任家二房撿回來,有些記憶了,她一直跟在養母身邊,但是她也很渴望像堂弟堂妹們一樣,在一起玩在一起讀書識字。
尤其是先前蓉姐兒養在宋九身邊的時候,三個孩子做什麼事都在一起,以至于三個孩子的感情特别的好,迎姐兒見了也是羨慕。
楊冬花對上女兒期盼的目光,心頭像是被針紮了一下,她沒想到女兒想讀書,自己的想法是不是錯了,真想女兒融入任家,就該像大嫂家的蓉姐兒一樣,跟三弟媳家的兩孩子一樣的讀書識字。
楊冬花雖然心頭不好受,但是是女兒想要做的事,她也是不阻止的,二房現在也不是讀不起書,于是起身看向宋九。
“三弟媳,我家迎姐兒沒有開蒙,這個時候跟着堂弟堂妹們讀書,恐怕是跟不上了。”
宋九知道二嫂的顧慮,或許二嫂一直不願意讀書,也不是真的不想讀,而是怕出醜,說白了就是好面子。
“以前蓉姐兒開蒙是我教的,要是二嫂放心的話,我倒是可以教迎姐兒識字開蒙。”
楊冬花一聽,高興壞了,三弟媳真是個好人,把孩子交給私塾她還不放心,畢竟私塾裡讀書的都是男娃娃,怕自家孩子受欺負,放三弟媳這兒最是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