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9章 劉煜的真實身份
環抱在一起的母子二人被漩渦吸入,慢慢地失去知覺。
陽城城門處,在這日清晨,兩具無頭屍體懸挂于城門。
開城門的官兵都被吓了一跳,鮮皿染紅了城門的石階,一大一小兩具屍體,屍體身上的衣裳,若是任家人能在這兒,定能看出正是宋九母子二人赴宴時所穿的衣裳。
進出城門的百姓吓得腿都軟了,紛紛退開,無人敢靠近。
一張告示貼于城牆上,上面寫着宋氏母子的惡行,是他們殺了呂家家主,炸了礦場,為此屍體懸挂于城門三日,以儆效尤。
百姓們懼怕無比,再一想到昨日縣衙的告示,看來呂家家主沒了,劉知縣對礦場的打壓仍舊在,那些苦力再從不山中回來,他們就是這城門上的兩人一樣的下場。
城裡百姓誠惶誠恐,頓時熱鬧的街頭也瞬間沒了生氣,百姓們也都躲了起來。
街頭有官兵路過,說是要抓到宋氏随行的家人和下人,并說城中敢有人藏匿者,同罪罰之。
而此時的任家人并沒有出城,而是搬出宅子後去了城西貧民窟,買下一處破舊的小院躲藏。
這會兒街頭官兵四起,任家人更不敢出來了,好在家裡的孩子還算懂事,沒有大喊大叫,也無人出院子來。
這新購院子周圍本有些鄰居,任婆子擔心躲不長久會被人舉報,沒想到官兵突然過來搜查時,周圍幾處院裡的百姓無一人供出他們來。
便是劉知縣和汪氏也不會想到,那城牆上的告示上,寫着宋氏殺了呂家家主,炸了礦場,放走了苦力的罪罰,正是百姓們千恨萬恨的根源。
他們敬宋氏是英雄,是救他們于苦難的英雄,可惜英雄不長命,可惜這些老弱婦孺無能力,沒能奮起而反抗。
任家人得以安生。
破舊的屋子裡,任婆子拿帕子抹眼淚,大嫂沈秋梅和二嫂楊冬花皆是哭紅了眼。
三個孩子睡于榻上,是任婆子給三個孩子的吃食裡下了點安眠的藥,是不想幾個孩子醒來面對這一切。
堂屋裡,任家兩兄弟看向父親任平,說道:“爹,我們今日出城去,找到老三,再殺回來,定要給三弟媳和哲哥兒報仇。”
任平也老了,一聽到三房兒媳婦和孫子沒了,便是身子一顫,點了點頭,“老三不在,你們兩兄弟做主,都聽你們的。”
這時任婆子從屋子裡出來,朝堂屋裡三個男人說道:“老大和老二出城去,帶着我們反而麻煩,你們出城後立即找回老三,若是一時間找不到老三,就拿出賢王府令牌,跑到隔壁州郡給京城傳信,一定要将陽城的事告訴天下人。”
任婆子的話還哽咽着,可那話裡頭卻有着不容置喙的執着,就算任家女眷這一次都死在城裡,也隻要有一個活的,都要回來尋仇索命。
任廣田和任廣江看向母親,他們哪舍得離開家裡人,豈能獨自逃命去。
這會兒沈秋梅和楊冬花也走了出來,一臉堅定的看着家裡的男人,帶上他們就都走不脫了,隻有他們兩兄弟,但凡有一人逃出城去,就是希望。
最後任廣江做下了決定,看向兄長,“既然到了這田地,大哥,咱們傍晚出城去。”
“我在陽城待的這幾日雖然沒怎麼上過街,倒是聽府衛們說起過,傍晚時分白夜班的官兵交接,咱們借着要關城門的時候出城,勞碌一日的官兵定會有些疲憊,查起來不會那麼嚴謹。”
任廣田有些六神無主,見二弟這麼說了,自是聽二弟的話。
一路跟着他們的府衛隻帶走兩人,其他人留下來保護家裡人,這樣兩兄弟才放心的走。
傍晚時分,任廣田和任廣江喬裝成貧民樣子,夾在出城的隊伍裡排隊出城去。
城裡,任婆子送走兩兒子,養在府裡的乞丐們也打探一天消息回來了。
任婆子拿出饅頭給他們吃,他們一邊吃着一邊說起了城裡這一日發生的事。
的确那些官兵并沒有他們任家人的畫像,也就是說隻要不說出他們的身份,即使追查過來,也不會知道是他們。
如今陽城戒嚴,呂家掌管礦場的柳護衛又失了蹤,現在呂家亂成一團,知縣府也有不少地方富紳登門問情況,暫且還算是安全的。
這些乞丐吃飽了也不留在院裡,而是又上了街頭,隻有十三歲大的狗子藏于院中,怕被抓了壯丁。
其他小乞丐在街頭行乞,暫時不會有危險,想必慈幼院的人也不可能在這個節骨眼上入城抓他們。
有這些小乞丐打探消息,任家人守在院裡也知道外頭不少事情。
至于城頭上挂着的兩具屍體,府衛們已經再三向任婆子請求着舍命去搶回來,任婆子卻是一直攔下了。/apk/
想到祥姐兒和瑞姐兒,任婆子咽下心中的不甘,她比府衛們更想将兩具屍體搶回來,可是不能暴露,看在孩子們的份上,她也不能這麼沖動。
第二日傍晚時分,有個意想不到的人進了城,那便是打探消息回來的陳佑。
陳佑進城門時看到了城牆上挂着的兩具屍體,他當時看到告示也是吓了一跳,但很快他收回目光,藏于商隊後方跟着進了城門。
眼下整個澧州也隻有外來的商隊中才會出現年輕力壯的男丁,但凡澧州的百姓裡,是難得看到壯丁的。
可是即使是這樣,商隊的男丁還是被人盯上了。
陳佑一入城後就發現不對勁,知道商隊要遭殃,便先一步從落腳的客棧後門逃走。
陳佑一經打探,發現賢王一家的遭遇,他心頭滿是怒火,最後子夜時分在城西探得府衛的氣息,追到了任家院子裡來。
任婆子見到了陳佑,心頭感慨萬千,跟着老三媳婦一同出門的陳佐護衛怕是已經沒了。
陳佑這一趟帶來了一個震撼的消息,可惜不能告訴新口告訴賢王妃了。
“那劉知縣并不是寒門士子,而是江南劉大儒之嫡次子,也是劉府最小的兒子,且這劉大儒在江南可謂是聖人,曾有首席弟子娶其女為妻,高中狀元進入朝堂,最後成了朝中丞相。”
“你說的可是秦相?”任婆子忙問。
陳佑點頭。
任婆子恍然大悟,“所以說秦相發妻的弟弟是陽城知縣劉煜。”
環抱在一起的母子二人被漩渦吸入,慢慢地失去知覺。
陽城城門處,在這日清晨,兩具無頭屍體懸挂于城門。
開城門的官兵都被吓了一跳,鮮皿染紅了城門的石階,一大一小兩具屍體,屍體身上的衣裳,若是任家人能在這兒,定能看出正是宋九母子二人赴宴時所穿的衣裳。
進出城門的百姓吓得腿都軟了,紛紛退開,無人敢靠近。
一張告示貼于城牆上,上面寫着宋氏母子的惡行,是他們殺了呂家家主,炸了礦場,為此屍體懸挂于城門三日,以儆效尤。
百姓們懼怕無比,再一想到昨日縣衙的告示,看來呂家家主沒了,劉知縣對礦場的打壓仍舊在,那些苦力再從不山中回來,他們就是這城門上的兩人一樣的下場。
城裡百姓誠惶誠恐,頓時熱鬧的街頭也瞬間沒了生氣,百姓們也都躲了起來。
街頭有官兵路過,說是要抓到宋氏随行的家人和下人,并說城中敢有人藏匿者,同罪罰之。
而此時的任家人并沒有出城,而是搬出宅子後去了城西貧民窟,買下一處破舊的小院躲藏。
這會兒街頭官兵四起,任家人更不敢出來了,好在家裡的孩子還算懂事,沒有大喊大叫,也無人出院子來。
這新購院子周圍本有些鄰居,任婆子擔心躲不長久會被人舉報,沒想到官兵突然過來搜查時,周圍幾處院裡的百姓無一人供出他們來。
便是劉知縣和汪氏也不會想到,那城牆上的告示上,寫着宋氏殺了呂家家主,炸了礦場,放走了苦力的罪罰,正是百姓們千恨萬恨的根源。
他們敬宋氏是英雄,是救他們于苦難的英雄,可惜英雄不長命,可惜這些老弱婦孺無能力,沒能奮起而反抗。
任家人得以安生。
破舊的屋子裡,任婆子拿帕子抹眼淚,大嫂沈秋梅和二嫂楊冬花皆是哭紅了眼。
三個孩子睡于榻上,是任婆子給三個孩子的吃食裡下了點安眠的藥,是不想幾個孩子醒來面對這一切。
堂屋裡,任家兩兄弟看向父親任平,說道:“爹,我們今日出城去,找到老三,再殺回來,定要給三弟媳和哲哥兒報仇。”
任平也老了,一聽到三房兒媳婦和孫子沒了,便是身子一顫,點了點頭,“老三不在,你們兩兄弟做主,都聽你們的。”
這時任婆子從屋子裡出來,朝堂屋裡三個男人說道:“老大和老二出城去,帶着我們反而麻煩,你們出城後立即找回老三,若是一時間找不到老三,就拿出賢王府令牌,跑到隔壁州郡給京城傳信,一定要将陽城的事告訴天下人。”
任婆子的話還哽咽着,可那話裡頭卻有着不容置喙的執着,就算任家女眷這一次都死在城裡,也隻要有一個活的,都要回來尋仇索命。
任廣田和任廣江看向母親,他們哪舍得離開家裡人,豈能獨自逃命去。
這會兒沈秋梅和楊冬花也走了出來,一臉堅定的看着家裡的男人,帶上他們就都走不脫了,隻有他們兩兄弟,但凡有一人逃出城去,就是希望。
最後任廣江做下了決定,看向兄長,“既然到了這田地,大哥,咱們傍晚出城去。”
“我在陽城待的這幾日雖然沒怎麼上過街,倒是聽府衛們說起過,傍晚時分白夜班的官兵交接,咱們借着要關城門的時候出城,勞碌一日的官兵定會有些疲憊,查起來不會那麼嚴謹。”
任廣田有些六神無主,見二弟這麼說了,自是聽二弟的話。
一路跟着他們的府衛隻帶走兩人,其他人留下來保護家裡人,這樣兩兄弟才放心的走。
傍晚時分,任廣田和任廣江喬裝成貧民樣子,夾在出城的隊伍裡排隊出城去。
城裡,任婆子送走兩兒子,養在府裡的乞丐們也打探一天消息回來了。
任婆子拿出饅頭給他們吃,他們一邊吃着一邊說起了城裡這一日發生的事。
的确那些官兵并沒有他們任家人的畫像,也就是說隻要不說出他們的身份,即使追查過來,也不會知道是他們。
如今陽城戒嚴,呂家掌管礦場的柳護衛又失了蹤,現在呂家亂成一團,知縣府也有不少地方富紳登門問情況,暫且還算是安全的。
這些乞丐吃飽了也不留在院裡,而是又上了街頭,隻有十三歲大的狗子藏于院中,怕被抓了壯丁。
其他小乞丐在街頭行乞,暫時不會有危險,想必慈幼院的人也不可能在這個節骨眼上入城抓他們。
有這些小乞丐打探消息,任家人守在院裡也知道外頭不少事情。
至于城頭上挂着的兩具屍體,府衛們已經再三向任婆子請求着舍命去搶回來,任婆子卻是一直攔下了。/apk/
想到祥姐兒和瑞姐兒,任婆子咽下心中的不甘,她比府衛們更想将兩具屍體搶回來,可是不能暴露,看在孩子們的份上,她也不能這麼沖動。
第二日傍晚時分,有個意想不到的人進了城,那便是打探消息回來的陳佑。
陳佑進城門時看到了城牆上挂着的兩具屍體,他當時看到告示也是吓了一跳,但很快他收回目光,藏于商隊後方跟着進了城門。
眼下整個澧州也隻有外來的商隊中才會出現年輕力壯的男丁,但凡澧州的百姓裡,是難得看到壯丁的。
可是即使是這樣,商隊的男丁還是被人盯上了。
陳佑一入城後就發現不對勁,知道商隊要遭殃,便先一步從落腳的客棧後門逃走。
陳佑一經打探,發現賢王一家的遭遇,他心頭滿是怒火,最後子夜時分在城西探得府衛的氣息,追到了任家院子裡來。
任婆子見到了陳佑,心頭感慨萬千,跟着老三媳婦一同出門的陳佐護衛怕是已經沒了。
陳佑這一趟帶來了一個震撼的消息,可惜不能告訴新口告訴賢王妃了。
“那劉知縣并不是寒門士子,而是江南劉大儒之嫡次子,也是劉府最小的兒子,且這劉大儒在江南可謂是聖人,曾有首席弟子娶其女為妻,高中狀元進入朝堂,最後成了朝中丞相。”
“你說的可是秦相?”任婆子忙問。
陳佑點頭。
任婆子恍然大悟,“所以說秦相發妻的弟弟是陽城知縣劉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