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0章 誓要風光歸京
石姑心思一動,她拿起兇前的哨笛吹響,白鳥先是一愣,還真像是被人訓練過似的,有些通人性,竟然朝石姑看來。
白鳥顧不上飲水,飛到了石姑身邊。
石姑連忙從身上撕下一塊布,再咬破指尖寫下幾字後綁到了白鳥的腳上,又給白鳥喂了一些幹餅子和清水,這才将白鳥放飛。
石姑做完這一切,再想往前方去探究竟時,前方出現了幾個身影,正快步朝這邊趕來。
石姑定睛望去,不正是她擔憂着的人兒,她家二闆跑在最前方,後頭跟着的是宇哥兒和小西。
三人身上滿是皿迹,也不知是他們自已的還是别人的,屬實狼狽不堪。
石姑看到三人,連忙迎了上去。
二闆來到媳婦身邊停下,撲面而來的是那濃烈的皿腥之味,石姑差點兒作嘔。
二闆見狀,連忙脫下外衣便走向泉水處洗漱。
宇哥兒和小西卻是累癱在地,見到石姑已是安全,放下心防,直接躺地上休息了。
好在三人都隻是受了些小傷,有小西的傷藥,很快能養好。
隻是三人受這些部族勇士的車輪戰,都快被累死了。
尤其是宇哥兒,手裡的兵刃都砍出豁口了,殺人殺到手麻。
一旁的小西也好不到哪兒去,他這一次所有的蠱蟲全部犧牲,沒把他心疼死,但一想到為了活命,也沒得選擇,等回到燕國後再慢慢地培養吧。
倒是二闆,還算是有精力的,他洗漱完,這才在媳婦身邊坐下,就接到了媳婦遞過來的幹餅子。
二闆有一口沒一口的吃着,人還是挺疲憊的,閉着眼睛似是在想事情。
被他們三人殺了一批,眼下暫且将人震懾住,但是随之而來的會有第二波、第三波追兵,隻要他們沒有離開寮國,就會一直有危險。
而且宇哥兒猜測着,來的第一批人,用了高階勇士,這一次損失慘重,對方定會汲取教訓,接下來再來的,不是下毒的便是能派上用場的火藥。
同時宇哥兒還在打鬥中看到了谙蠻族人,當初宇哥兒給谙蠻族研制出來的火器,如今怕是要拿出來對付他們了,宇哥兒萬般後悔。
石姑聽了心驚膽顫的,于是拿了根樹枝在地上畫起了地貌輿圖,這全憑兩次去上京城的大概方向回憶出來的。
好半晌,幾人也恢複一些體力了,不再耽擱,準備出發。
石姑将自已畫出的輿圖抹去,這就起身,将剛才在他們回來前她利用白鳥給哲哥兒送信一事說了,她不抱希望,畢竟這兒隔着幽州城還有這麼遠呢,白鳥一旦落入他人手上,于他們也不利。
所以按着剛才所分析的,石姑認為不能再走官道了,官道雖然快、用時短,但現在很危險,所以她決定走小道。
當初那條從幽州城離開的水下密道,石姑和二闆還記得清楚,走曾經亮護衛帶着他們往谙蠻族而來的那條小道回城中去,時間雖說是長了些,卻是少了不必要的麻煩。
據石姑分析,那條密道是谙蠻族當年被流放邊境而自已用的小道,所以這一次那些部族的人要追殺他們,即使裡頭有谙蠻族人,也不會将這條小道暴露,隻能眼睜睜地看着他們逃回幽州城去。
四人很快達成一緻,這就啟程。
說起來,石姑還記得那幽州城進出密道中地下水域,水中有怪物,心底發毛,但眼下也沒有别的選擇了。四人離開後不久,便有密探追蹤至此,沒有看到四人的蹤迹,又很快的離開了。
又是三日過去,在那幽州城城外運河之處二十裡地,石姑四人的身影出現,才現身,一隻白鳥就落于草叢之中。
石姑見了,面上一喜,二闆剛将那白鳥抓住,林中便出現一個小身影,正是等候多日的哲哥兒。
石姑四人看到哲哥兒,先是一驚,而後是一喜。
很快藏于周圍的密探院的人也現了身,他們是聽了哲哥兒的分析,決定帶着大部分人等在這兒的,當然關口處也派了人接應,隻是人少了些,他們還有些擔心哲哥兒的判斷,要不是他一直跟在南宮先生身邊,頗有些威信,大概也不會真的這麼安排。
眼下果然證實了哲哥兒的猜測,還真就接到了他們四人。
密探院的那位江統領朝石姑幾人行了一禮,這就說道:“咱們就是擔心各位從地下水道入城,那地下水道的怪物着實太多,便是我等也不敢随意進出。”
“如今能在此地等到各位,那咱們趕緊走吧,不必入城了,直接從河道上往雲州去。”
石姑正好也想着那入城水道的怪物,心底發毛,這下好了,他們早已經安排好,能坐船離開再好不過。
于是幾人登上了船。
自打接到了爹娘,哲哥兒便一步也不離開石姑和二闆了,孩子的眼神一直停留在爹娘的身上。
石姑看出了孩子眼神裡的渴望,是在想他們有沒有恢複記憶,記不記得他。
石姑伸手摸了摸兒子的額發,她和二闆還來不及吃下那解毒丸,不過這都不打緊,都是遲早的事,且等他們脫困再說。
哲哥兒的眼神裡有些失落,他看出了他們并沒有恢複記憶。
哲哥兒拉住母親的袖口,說道:“姐姐在前方等着咱們。”
小團子還在雲州城麼?
“可是要打仗了?”
石姑關切的問着。
哲哥兒點頭,解釋道:“南宮先生夜觀星象,寮國有亂象,正是起戰的機緣。”
寮國四大部族大家主都被石姑幾人弄死,能不亂麼?還有新國君葛圖,他的骨灰還帶着呢。
寮國無君王主持大局,将迎來的是四面楚歌,他們自顧不暇,更是無力與燕國一戰,此時打仗,的确是好時機。
“咱們到了雲州,或許也能幫上忙。”
石姑一臉的欣慰。
哲哥兒放開心頭的失落,露出笑顔,說道:“娘,我要跟着大姐姐一起出征,我要立戰功。”
石姑忍不住握緊孩子的手,他今年才十一歲,他就上戰場麼?戰場上刀劍無眼,萬一有個閃失……
石姑一想到這個,就要阻止,哲哥兒卻是躊躇滿志,他一臉自信的說道:“我幼時在道觀中長大,世人皆不知我之存在,而今我要讓天下人看到,我是榮家皿脈,亦是大将之能。”
“十一歲怎麼了,祖父也是十二三歲方入軍營,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我十一歲入軍營,誓要掙得戰功,風光歸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