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0章 師父失蹤了
“内庫大權是多年的問題,朕時日不多了,朕知道賢王妃有識人的本事,你來接掌内庫大權再合适不過。”
“隻是朕不會明面上幫你,這一切得你自己争取。”
要為孩子們的自由而卷入内庫大權的争鬥戰中麼?
宋九想到師父莫如水,回京城後馬不停蹄的入了宮,都來不及問她家傻夫君可曾救出了她師父,隻是宋九也知道,師父兇多吉少。
“好。”
宋九應下了。
顯然對宋九能接下這事很有些意外,榮晏精神一振,臉上露出笑意,“不知為何,朕覺得賢王妃能答應的事,定是能做到的,你能堪當朕的心腹大臣了。”
宋九卻并不輕松,她隻想給孩子們自由,也隻想給師父報仇,至于皇上的贊賞,她無動于衷。
誰也不知宋九在禦書房裡跟皇上說了什麼,待她出來時,泰安郡主竟然沒有出宮,她是刻意等在那兒,再見宋九一面。
對于長公主府的人,宋九都不會有好臉色,何況泰安郡主在她初入京城之時還欺負過她呢。
隻是如今的泰安郡主神色落寞,眼神難過,等宋九過來,顯然早有一番話要對她說了。
“你說的對,這幾日我也想清楚了,所以我打算回郡主府去,我會替你尋找莫如水的下落,若是在長公主府見到她,定會将她平安帶出來。”
然而宋九對她的話并不抱太大的希望,若是能找到,她夫君早給她報喜訊了。
宋九颔首,轉身就進了馬車。
馬車要走時,榮雪的聲音突然傳來,“以前的事,對不住了。”
宋九有些錯愕,一向高傲不可一世不将任何人放在眼中的嬌縱郡主,竟然也有說出這番話的時候。
宋九沒有挑開簾子,也當是默認收了她這句話。
馬車走了,榮雪也回了郡主府。
宋九回到賢王府,到了門口就看到了陳佐和陳佑,心就提了起來,下了馬車便問起情況,陳佐和陳佑兩人歎了口氣。
果然如宋九預料的,他們不但沒有尋到莫如水,而今更是連莫如水的下落都不明了。
那處莫如水住過的小院,早已經空置,裡頭的東西被搬空,長公主府内外皆沒有莫如水的身影。
任榮長曾半夜潛入府中打探過,還曾跟蹤裡頭一位采買管事,将其抓來拷問過了,那采買管事對莫如水相當熟悉,平素莫如水喜歡拿些刺繡交給她拿去府外賣,得了銀錢,兩人對半分。
這麼多年了,這采買管事與莫如水之間不僅有着利益的關系,還有着友情,這會兒被任榮長嚴刑逼問之下,說出了實情。
就在阿奇離開沒多久,小院裡便來了護衛,很快将莫如水帶了過去,那會兒采買管事剛從外頭回頭,為了打探情況還曾去過小廚房裡碰運氣。
倒是遇上了長公主身邊的大宮女,聽說長公主那日震怒,有人從主殿橫着擡了出來,而且一路皿腥味,人恐怕是兇多吉少。
宋九聽到這兒,雙手不知不覺握緊成拳。
任榮長将一支銀簪交給宋九,“是那采買管事得到的,聽說擡她的護衛在半路掉落的,這銀簪上還帶着皿迹。”
宋九看着那帶着皿迹的銀簪,眼淚刷的一下掉落,生要見人,死要見屍,自己的師父,連屍都收不了,她會很難過。
“莫大家是沒了,我第二次又去探過長公主府,再也沒了她的消息。”
宋九用手帕将簪子包裹了起來,而後裝入一個木盒之中,就在主院的後花園中,她挖了一處地埋了起來。
宋九跪在地上,心頭默念着師父。
在沒有尋到師父的屍身前,這便是師父的衣冠冢,日日提醒着她要替師父報仇。
任榮長一直陪伴在媳婦的身邊。
做完這一切,天邊已經露了白,宋九一夜未睡,卻沒有半點困倦,大清早的就派人給衛書瑩和宋六送信了。
衛書瑩以及宋六的孩子都可以一同跟着入讀國子監,如此便能每日見到孩子,而不必入宮讀書,難得相見。
這一夜的長公主府也不安生,長公主派去的人終于得到消息,泰安郡主回府了,長公主方松了口氣。
一直以來有阿奇和公子楚相陪的長公主,如今身邊再沒有人相伴,還在懵懂之中的公子楚,就這樣被長公主冷落在了西院,又回到了他和阿奇曾經待着的西廂小院。
自打這日起,公子楚再也沒有碰過琴,小院裡靜得如同沒有人住似的。
泰安郡主回府了,卻并沒有第一時間來長公主身邊請安。
主殿裡坐着長公主,就這麼清清冷冷的等了半夜,看着殿裡忽明忽暗的燈火,長公主的目光有些恍惚。
當年一主二仆随着和親的使團去往寮國,離開故土的那一刻,三人的命運就改變了。
許是突然湧上心頭的往事,長公主不知不覺解開了自己的衣裳,手摸向身上的傷疤。
一個皇室之中的替身丫鬟,從小到大的使命便是替主子消災擋難,有着随時去赴死的決心。
然而誰又能想到,同為丫鬟的阿墨,卻不及姐姐玉環心狠,那些被關在地牢裡的無數日夜裡,她以為再也不會得見天日了。
長公主阿墨的手摸向身上的疤痕,每個疤痕都是一段記憶,那些埋封在寮國不堪恥辱的記憶。
阿墨看着身上的傷疤,眼神越發的堅定,她定要好好活下去,待泰安有了封地,便随她一同去往封地,過往之事概不再記起。
隻是眼下還有姐姐留下來的麻煩等着自己。
阿墨很快穿好衣裳,看着桌案上的輿圖,手指落在南邊荒蠻之地,晉王應該快要知道真相了。
姐姐勾結寮清門的人也要瞞不住了呢,再看向旁邊放着的一疊賬本,那是她姐姐接手内庫大權之後,給寮國軍的所有資助清單,便是錢财就有三千萬貫之多。
阿墨看着這長串的數目,腦殼就痛了,那可是燕國國庫一年的稅收而不止,可内庫大權到手才幾年,便能給寮國軍這麼多的錢财支持,可見礦監稅使的不仁不義。
礦監稅使這一群閹人,其心之狠毒,無人能及,這世上又多了多少冤死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