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替姐出嫁後,錦鯉農女逆襲了

第1192章 找到了師父的下落

   從内城出來的美婦,仍舊穿着那樸素的衣裳,頭上發髻上一支素銀簪子,獨自坐在九州客棧大廳的角落,若不仔細看,還真是難以注意上。

   在那角落旁邊的一桌酒席處,施大海帶着九名京衛坐在那兒正小聲商量着。

   “……待今夜子時行動,府上其他的搬不走,那位莫大家的繡樓院裡定有繡品,你們三個去西南小院,你們三個去正院書房,隻要是能帶得動的值錢的都成。”

   “幹完這一票,以後咱們各奔東西,從此這世上再無京衛,離開京城,咱們互不相識,莫提前程往事。”

   施大海說完這一番話後,端起桌上的一碗酒,九名京衛紛紛起身,也端起酒碗一口蒙了。

   角落裡被人遺忘的美婦此時擡起頭來,她不動聲色的起身離開了。

   長公主沒了後,長公主府的下人大多被遣散,餘下幾個老仆人便收歸入了郡主府。

   而今的郡主府裡,泰安郡主失母心頭不痛快,已經有好些日子不曾出門,府裡也沒有什麼生機。

   除了奇公子和楚公子時常入府,不然這郡主府大門前都得長青苔不可。

   這日夜裡,一群黑衣人潛入長公主府,而後換上一身素衣就這樣大搖大擺的在府中走動,那些護衛也沒有太在意,當以為是守府的下人。

   就這樣忙活了大半夜,五更天的時候,這一夥人很快離開了内城,又隐入了城西雜亂之地。

   從長公主府偷出來的東西定會盡快換成真金白銀離開京都是非之地,這一夥人分了贓,開始四處套現。

   一幅出自莫大家之手的梅繡繡品落入了陳記書鋪。

   那會兒陳合剛從蘭芳齋回來,打理書鋪的掌櫃在看到精緻的雙面繡時,臉色便變了,将那人引入了樓上雅房交易。

   陳合從那雅房的門簾處瞥了一眼,察覺來人是個練家夥的,便聯想到下落不明的京衛,随即陳合将掌櫃的叫了來叮囑幾聲後,立即親自出府往内城賢王府去了。

   賢王府書房,宋九聽到陳合所說的話,在書鋪裡有京衛來銷贓,多半是偷了長公主府上的梅繡要跑路。

   而宋九這段時間一直被事務纏身,又身不由己的沒辦法出門調查,以至于長公主府敗了勢,她卻一直沒能找到師父莫大家的下落,生要見人死要見屍,這是她一直藏在心底沒辦法說出口的話,而今總算有京衛的下落了。

   隻要尋到京衛的下落,就能從這些劊子手中尋到她師父的下落,想來長公主當初所行的惡事皆是出自這些京衛之手,這是唯一的線索了。

   這邊書鋪的掌櫃将人穩住了,那邊宋九跟着陳合匆匆來了城西書鋪,下馬車時,書鋪對面的面館裡,一雙美眸正緊緊地盯着宋九。

   正在吃面的美婦正緊緊地盯着書局,旁邊一位食客驚聲開口:“這不正是貧民出身的賢王妃麼?”

   當初就住在城西樓,城西的百姓不少人都認得呢。

   面館的東家連忙看去一眼,也紛紛說起這位正是賢王妃呢,可惜就是匆匆一瞥就進了書鋪。

   美婦收回目光,喃喃自語道:“竟然與賢王府有關系。”

   就在宋九進去後沒多久,她又出了鋪子,很快上了馬車離開了。

   宋九終于有了師父莫如水的下落,她的師父果然被長公主害死了,屍骨葬于郊外。

   憑着一個銷贓的京衛,宋九帶着賢王府的府衛一舉拿下了施大海帶着的九名京衛。

   他們一行人從長公主府裡偷出了繡品和字畫,而隔壁的泰安郡主府卻是半點不知,到現在都不知道府上有丢失的東西。

   除了師父的繡品宋九留了下來之外,其他的贓貨全部原封不動的送到了衙門,以及施大海帶着九名京衛被綁着扔到了衙門外,一張不知誰寫的訴狀從施大海懷中掉落。

   京衛殘黨全部落了網,當年的罪行以及偷主家的字畫銀錢,數罪并罰,全部抄家流放,終身不得釋放,死也将死在了流放地。

   到這會兒泰安郡主府才知道長公主府裡失盜,這些東西不見了事小,但是家奴欺主之事卻成了全京城的笑話。

   沒有了長公主在,而今的泰安郡主在京城裡就是個連下奴都管制不住的廢人了,而且在權貴們得知皇上收走了泰安郡主在巴蜀的封地之後,更是傳言泰安郡主在皇上面前失了寵。

   雙重打擊之下,泰安郡主在府上失心瘋了。

   隻有當事人榮雪,卻是默默地坐在長公主府的屋頂上,看着滿院的凄涼而發着呆,身上的素衣還證明着她不曾忘了母親的逝去,全府上下恐怕也隻有她還記着這份傷痛。

   此時京城外,踏青的遊客不少來郊外遊玩,一處陰寒的溪水邊,這兒地勢狹小,潮冷之地,一副枯骨葬于此地。

   宋九夫妻二人身穿素衣,親自帶人挖出師父的枯骨入斂棺中,而後悄無聲息的出了山,避開行人多的官道,走了小道來了城北的瓦礫之地。

   此處被任平買下的瓦礫之地而今已經水草豐富,牛羊遍地可見。

   宋九在這寬闊的瓦礫地裡,尋了一處青山綠水的好地兒安葬了師父莫如水。

   在那新墳處,宋九拿出了當年陶三娘寫給師父莫如水的信,這封信已經存放多年,她一直沒拆封,那是陶三娘對她的交代,定要親手将信送到師父的手中去。

   而今師父已經不在,宋九拿出了這封信,跪在墳前念給師父聽。

   信中無非是陶三娘那些年對師父的忏悔,兩人曾經同為宮中女官,而陶三娘為了自己的前程,做下了令自己後悔一生的決定留在了宮中。

   後來陶三娘自食惡果從宮裡出來,建立了梅莊,開始四處打聽莫如水的下落,想要彌補當年過失,可惜到死也未能如願。

   信不長,卻講叙了當年一樁悔恨的往事,陶三娘的忏悔來得晚了些,希望師父泉下有知,能放下心中之事。

   宋九看着一旁點着火的夫君,她含淚就要在墳前燒了這封信,突然她手一停,拍滅了一角的火苗,驚聲開口:“信紙是兩層的。”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