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跟着婆母學規矩
宋九從山腳下來,跟着大嫂二嫂去任家小院裡看公公挑選短工,圖個熱鬧,才到院門前,宋九就看到了人群裡瘦小的孫小郎,他東張西望的看到了任榮長就走了過去。
宋九跟着兩個嫂子來到任婆子身邊,任婆子今個兒穿着九成新的布裙,頭發整整齊齊的梳成髻,發髻上一支木簪子,端正的坐在闆凳上。
宋九突然發現婆母似乎跟以前有些不一樣了,以前在院裡一大家子,婆母也沒有現在這麼收拾得齊整。
所以當家作主也不這麼舒心的事,現在他們不在一個院裡了,不要操心幾房的事了,婆母大概也有心情打扮自己了。
宋九也學婆母的樣子,整了整衣裳,在她身後的闆凳上坐下,她還發現婆母的坐姿與村裡的婦人們坐姿不一樣,雙腿并攏,手中拿着巾子放在腿上,目不斜視。
一旁的大嫂二嫂卻是一屁股坐下,楊冬花更是靠近宋九的耳邊說道:“都是有力氣的,不知道工錢是多少。”
任家院裡頭回請短工,楊冬花突然體驗了一把大戶家請短工的感覺。
“不管工錢多少,咱家的男人都不會那麼辛苦了。”
沈秋梅在一旁笑着開口。
前頭的任婆子聽到了,回頭看了幾人一眼,就發現老三媳婦坐得最文靜,大媳婦和二媳婦卻是坐着沒正形,不免皺眉。
前頭任老頭說了,今個兒任家請短工,一天二十五個大錢,不包吃食,各家自己吃飽了再下地幹活。
天亮過來,天黑就回,也沒有強行規定,大家夥的看着辦。
二十五個大錢可不是小數目,去城裡幹苦力,往日最多十五個大錢,也是自己帶吃食去的。
地裡的活都是老手,還真不怕辛苦的。
接下來任老頭要選人了,就發現有個村裡小夥一直纏着他家老三說話,老三的臉黑沉沉的,可别把他家傻兒子惹得發火了。
任老頭朝大兒子看去一眼,任廣田立即明白了,這是在向老三套近乎,那瘦弱身子怎麼幹活,來充數呢。
任廣田來到三弟面前,孫小郎連忙噤聲,就聽到三弟說道:“今個兒不是挑選獵人,不是我做主,來的都是孔武有力的,孫小郎還是回吧。”
任榮長語氣冷淡地說完這話,這就看向他媳婦去了。
任廣田見狀,故意提高了嗓門,“都是相熟的村裡人,也就敞開了說話,二十五個大錢一天的活計,有力氣的就上。”
衆人看向孫小郎,孫小郎覺得面上無光,隻得趕緊退了出去。
任榮長三步并作兩步來到媳婦的身邊,宋九還被婆母的一舉一動吸引着呢,手就落到了丈夫的手中去了。
當着衆人的面,三房夫妻那恩愛的樣子,看到的年輕小夥都很羨慕。
很快任家挑選出來十個力氣大的幫忙,幾日光景就能把地裡的糧收回來。
原本可以不必這麼多人的,是任婆子決定的,地裡的活都得男人幹,家裡的女人隻幹家務細活。
任婆子更是看向宋九養好的雙手,三房自個兒過日子了,這老三媳婦的手果然養好了,現在刺繡手不刮絲了吧。
人定下了,圍觀的村裡人也都紛紛散去。
任婆子倒是不留三家在院裡吃飯,隻是在幾房散去時,她把宋九叫住了。
楊冬花看了眼婆母,幹嘛叫住三弟媳,莫不是婆母有好吃的私下裡給她吃。
任廣江一把将媳婦拉住,“走,回家去,鍋裡還有面條吧,餓了。”
一天到晚的除了幹活就是幹飯,再不濟就是折騰她,楊冬花瞪了丈夫一眼,倒是被丈夫拉走了。
人一走,任老頭跟傻三兒在廊下聊天,宋九就跟着婆母進了屋裡。
任婆子将三媳婦上下打量一眼,對她現在養好的身子挺滿意的,雖然沒有二房媳婦兇大屁股大的模樣,卻長得乖巧,骨架小,人顯得圓潤飽滿。
“三媳婦想學大戶家中女子的規矩麼?想學的話,我倒是可以教你,隻是在鄉裡住着也用不上,不過是一種消遣。”
任婆子自嘲一笑,今個兒這身打扮和作派,她自己也覺得有些可笑,可是家裡有了産業,能請短工了,任婆子又想起了以前任家請長工時浩大的場面。
以前她娘親在那樣的日子,一定會交代府中上下都要穿得正式,說話做事也得有規矩,就是因為她母親的教導,今個兒就挺重視這樣的場面。
宋九聽了婆母的話,還有些奇怪,大戶家女子有很多的規矩麼?.
“娘,我想學學看。”
任婆子見老三媳婦感興趣,揚起唇角。
“其實那些都是些酸腐的規矩,你懂就行了,也沒有必要處處要求自己,在鄉裡住着,輕松自在更重要。”
話是這麼說,任婆子還真就教導宋九,怎麼落座,怎麼吃飯,怎麼與人交談。
要說的有不少,任婆子不過是簡單的說了幾處,宋九就聽得有些着迷。
規矩這麼多着實累,可是宋九好奇學的時候,聰明勁又出來了,任婆子看着就滿意,感歎道:“你要是出生在富貴人家家裡,定是個頂頂好的貴女千金。”
宋九可不敢想,再說也如婆母說的,她想學,但用不上,不過有些好奇大戶家裡的貴女都是怎麼生活的。
跟着婆母學了一下午,夫妻二人還在公婆這兒蹭了一頓飯吃。
宋九才知道,公婆的生活比他們的過得都要好,炒個雞蛋,煎得兩面金黃,連邊兒都不掉,盛碗小米粥,小米在碗中粒粒可見。
再看婆母的廚房,那當真是擦得窗明幾淨,原來婆母這麼愛收拾的,以前沒看出來。
吃婆母做的花卷,還真是蒸出了花兒的形狀,就跟宋九的繡品一樣精緻。
宋九看着這一切,心頭震撼的同時,也明白了公婆當初義不容辭就分了家的意義。
回去的路上,宋九看着她家傻夫君,她主動的牽着他的手走。
各家過好各家的小日子,公婆也有自己的小日子。
在村裡短工的幫忙下,任家碩果累累的田裡很快收到了糧倉去。
桂花樹下的糧倉終于有糧食存放了。
沒有多少餘糧的任家大房也終于不用慌了,到時候糧食分到手,家裡不怕沒糧吃呢。
轉眼忙忙碌碌的過去了一個月,城裡的作坊一間間開設起來,水鄉村的村民也越來越有了希望。
任家地裡還在後續收尾幹活的,仍舊是任家的男人們,大清早的,任廣田沒有下地幹活,卻是來了山腳下,向三房來借用牛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