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不如過繼一個兒子
任廣江溫柔的看着懷中的媳婦,說道:“我找大夫看過了,上一次去江陵做生意,傷到了下半身,大夫說我這一生可能會沒有子嗣。”
楊冬花越聽越是心驚,她立即就要解開丈夫的褲頭看情況,任廣江連忙抓住她的手,歎道:“給我留點兒尊嚴,雖說可能沒有子嗣,但是還是能行男人之事,你放心。”
那不是廢話,他上一次受傷都好久了,這些時日楊冬花最是清楚,丈夫與以前并沒有什麼不同,隻是她怎麼也沒有想到丈夫原來去一趟江陵受了這麼大的傷卻沒有告訴她。
“所以你即使給我納妾,我也不可能讓她懷上,既然這樣,咱們夫妻兩人還折騰什麼。”
“我想好了,我要努力的賺錢,然後等大哥三弟家生的孩子多了,咱們央求過繼一個兒子過來,咱們不就有孩子了,二房的家産也全是他的,相信大哥三弟也會成全咱們的。”
楊冬花聽到丈夫的安排,眼睛都亮了,立即說道:“那我想過繼三弟媳的孩子,我就覺得三弟長得好,三弟媳特别聰明,生的孩子一定也聰明又好看。”
任廣江刮了一下媳婦的鼻子,笑道:“你注意一下這些孩子,我瞧着蓉姐兒也是相當聽話的,若是過繼蓉姐兒的話,就算是女兒我也願意。”
楊冬花立即搖頭,“不成,蓉姐兒都快三歲了還不會叫娘,萬一是個啞巴呢?”
任廣江一臉無所謂,“若是啞巴,我養着這孩子也是我掌心裡的寶。”
楊冬花仍舊不認同,既然要過繼,她可得擦亮了眼睛,大嫂這一胎多半是兒子了,村裡人都這麼說來着,頭胎兒子,估計不可能過繼得了。
三弟媳的肚子還沒有動靜,先前生下的雙胞胎,也不可能過繼一個給她,把兩孩子分開,所以他們二房得等,等大嫂和三弟媳多生幾個再說。
“這麼說的話,我可得對大嫂和三弟媳好一點,平時有啥好吃的也給他們送些去,反正咱們家有錢,多買些好東西把她們的身體養好一些。”
任廣江總算安撫好媳婦,打了呵欠點了點頭,“都聽媳婦的。”說着說着,任廣江就睡着了。
這一夜,楊冬花計劃了許久,興奮得一個晚上都睡不着。
第二日,楊冬花便入城買了些補品給大嫂送了去,見到大嫂,楊冬花含笑說道:“嫂子,我家裡養的那些雞,等你坐月子的時候,我給你炖來補身體,可得将身體養好了。”
“嫂子是個有福氣的人,接連生了兩胎,這一胎多半是兒子了。”
這話沈秋梅愛聽,隻是二弟媳突然這麼熱情有點兒不适應,看來二房是真的賺了大錢,随手買的補品都不是一般莊戶人家能買得起的。
在楊冬花的熱情聲中,沈秋梅隻得收下了。
要過年了,水鄉村的村民都在準備年貨,任家二房的院子裡絡繹不絕的進進出出的人,生意就更好了。
祖宅裡,宋九看着終于停歇下來的傻夫君時常去山頭坐坐,她知道他在等師父回來。
說好過年時節就回來,今年過年還會跟他們一起過的承諾,轉眼怕是要成空談,宋九有些擔心師父的安危,看着一直守在山頭不願意離開的傻夫君也是心疼。
年二十八的時候,任榮長又坐在山頭等了一日,回來時,對上媳婦憂心的眼神,他上前将宋九攬入懷中,這麼高大個在自家媳婦面前竟是難過起來了。
“師父是不打算回來跟咱們過年了吧。”
任榮長悶着聲開口。
宋九拍了拍傻夫君的背,安撫道:“許是有事兒耽擱了,沒關系,今年不成,那就明年,咱們以後有的是時間。”
聽說以前的每一年,他都會去山裡頭等幾日的,隻有在娶了媳婦之後的兩年裡沒有這樣做,今年又開始了。
任家公婆兩人聽了宋九的話,都已經習以為常。
祖宅裡宋九為着傻夫君憂心,任家二房院裡最近也不太平。
都年二十八了,楊冬花好不容易閑下來,娘家爹娘來了,正好任廣江給人家富戶送年貨還沒有回來,此時院裡隻有她一人。
父親楊興和母親周氏難得來一趟水鄉村,也是因為楊冬花最近不怎麼回娘家去,不過每次她回娘家也都會給些錢孝順父母,就是見不得父母将錢全部貼給大哥和大嫂。
大概是一個月前,楊冬花還托人給娘家爹娘送過一次錢,沒想到年二十八,爹娘親自過來,又是來要錢的。
這一次是她大嫂跟着鄉裡的人學做席面師傅,出師了,但是人家說了,要一次性給足了孝敬錢,不然以後不準她在鄉裡做這行當。
都說是這一行的規矩,楊冬花聽了卻是皺眉,生意各家做各家的,誰敢管着誰,這不是看着大哥大嫂啥也不懂好欺負,放在任家,沒人敢這麼對付。
偏生娘家人不想大嫂在這一行得罪人,所以打算将這錢給出去,一共是四兩銀子,大哥大嫂手頭沒有,就催着爹娘尋了過來。
周氏看着女兒女婿家裡開的小賣鋪貨品豐盛,沿路就打聽過了,都說任家老二在鄉裡做買賣發了财,還真是不假。
于是周氏靠近女兒,像以前女兒每次回娘家一樣,想說說私下裡的話,就将丈夫趕出屋去守院子,誰家來買東西就幫着賣一賣。.
母女兩人坐在屋裡頭說着話,周氏問道:“你們這小賣鋪一個月能賺多少錢?”
楊冬花立即警醒,無奈說道:“小賣鋪賺不了幾個錢,再說家裡沒人種田,婆母打算請長工,我們還得掏出這一份,所以錢财上也是緊張。”
周氏可不信,倒也不跟女兒争吵,知道現在的女兒跟剛嫁出去的時候不一樣了,她對任家有了感情,不是事事都向着娘家人,于是說道:“沒賺多少至少能糊口,要不我叫你大哥也在院裡開間小賣鋪,讓女婿帶着他進貨。”
這是要将她丈夫的進貨門路都摸清麼?大哥那老實性子,即使教他做生意,轉眼就被大嫂的娘家學了去,這進貨的門路一旦傳出去了,一傳十十傳百,他們家的生意也沒得做了。
楊冬花立即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