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替姐出嫁後,錦鯉農女逆襲了

第1570章 小圓子保護家人

   如今一切的希望都在賢王,賢王不在京都,隻要得到京城的消息,便可以借着太子之名,如集地方軍回京救援,等賢王領兵将至,秦相再大的能耐,也難以對付。

   再說秦相這麼久把持着朝政,卻是一直沒能真正造反,倒是名不正言不順,朝中老臣中,還是有忠于榮家的老臣在的。

   韓稷這麼一說,泰安郡主覺得有道理,既然這樣,現在就出發,免得夜長夢多。

   就在兩人決議要出宮去時,小圓子突然攔下了兩人,“等等。”

   韓稷疑惑的看向太子。

   隻得十五歲的小圓子,早已經不是那個隻在父母和姐姐的羽翼之下護着的雛鳥,而是長成了展翅的雄鷹。

   “如若這麼安排,便是中了秦相的大計了。”

   韓稷和泰安郡主立即看向他。

   小圓子将兩人帶到江山輿圖前,手指在陳留郡,問道:“郡主說任廣江帶着人去陳留郡,相必那兩位礦場案的證人便在此了。”

   泰安郡主點頭,任家老夫人是這麼說的,而且這兩人早一步就到了陳留郡,是發現了京都不對勁,才沒有将證人帶回京都。

   小圓子摸着下巴若有所思的說道:“要是這樣可就壞事了。”

   韓稷和泰安郡主臉色變了,忙問為何。

   小圓子看着泰安郡主,無奈說道:“今日郡主跋扈入宮,是替勇侯來請韓先生,門面上沒有什麼問題,可是秦相向來疑心重。”

   “此刻秦相定是帶人去了侯府給勇侯把脈探情況,如此已經打草驚蛇,即使勇侯有了應對之策,勉強瞞過去,那麼秦相也定會認為任家人沒在京城顧府,那就是在陳留郡藏着,此刻定是派人往陳留郡去了。”

   小圓子的分析一環扣一環,韓稷一臉欣賞着看着他,這孩子是真的長大了啊,假以時日,燕國交到他手上,定不會曆代祖宗的期望,也是燕國百姓的幸事,可惜那些人不會給太子這個機會。

   泰安郡主焦急不已,忙問:“那如何是好?”

   小圓子來回踱步,随後說道:“任家人留在京城反而安全,眼下不安全的反倒是那兩名證人。”

   “先前郡主說任老夫人借着诰命之身去敲登聞鼓,此事萬萬不可,相府絕不會給她機會去敲登聞鼓的,反而因此暴露了身份,京城可就成了兇險之地。”

   小圓子一想到任家人,他巴不得現在出宮見到他們,還有他的兩個可愛妹妹,可是他不能,他是太子,要以大局為重,越是這樣關鍵的時候,他越要冷靜,越不能被情緒牽動。

   泰安郡主更着急了,“不敲登聞鼓,礦場案無法翻供,作惡之人得不到懲罰,證人更加危機,護一時容易,可是時日一久,遲早被相府的人發現,證人沒了,這案子豈不是更加無法翻供了。”

   小圓子也知道事情緊迫,可是皇上未醒,每個月有兩日清醒,可這一次皇上直接暈厥,接下來能不能醒難說,京城守城軍兵權卻被人把控住,所以即使他做決策也得萬事小心。

   “任老夫人不能出面。”小圓子一臉認真的看着兩人,他是燕國太子,但是他也有私心,家人絕不能出事。/apk/

   韓稷歎了口氣。

   “先生,我派親信帶着我的令牌去一趟陳留郡,說服證人劉煜親自來京都翻供。”

   小圓子的話停了停,接着說道:“劉家九族,皆在我的手中,秋後問斬隻是我的緩兵之計,我一直在等着我爹娘從安城回歸。”

   “如今劉煜有機會翻供,我給他的,他一定會同意,族人的性命都在他的手中,他是陽城縣令,隻要将他平安送來京城,送到登聞鼓前,此事就好辦了。”

   這樣一來,任家人無須出面,也能平安待在京城,而礦場案照樣能翻供,表舅在刑部,他一定會再次召集三司會審,敲了登聞鼓,天下人皆知。

   到那時小圓子還會暗中聯合國子監的讀書人在街頭造勢,勢必将這樁案子鬧得天下人皆知不可。

   相府再大的權勢,也難以堵住悠悠衆口。

   小圓子一番話,倒是點醒了韓稷和泰安郡主,對呢,為何一定要任家人來冒險,反而劉煜出面,更有說服力,而他一定會答應太子伸出來的援手,畢竟那是他們劉家翻案的唯一機會了。

   三人商量好後,韓稷還是跟着泰安郡主先去顧府給勇侯瞧病,畢竟先前郡主鬧出了這麼大的動靜,為此,韓稷從宮裡出來的時候,面色不悅,有種被郡主脅迫的感覺,不得不去侯府一趟。/

   侯府裡,梁氏一直照顧着大伯子,看着大伯子的氣息越發的微弱,眼淚就來了,将往日的方子湯藥喂大伯子嘴中,結果半晌也喂不進去,梁氏捂着臉哭了。

   這麼些年以來,大伯子為國為民,到頭來是這麼一個結局麼,這讓梁氏想起自己的戰死沙場的丈夫,以及跛了腳的兒子,為何好人不長命,為何上天如此不公。

   就在此時,府中護衛進來傳話,韓先生跟着郡主入了府,正往這邊來呢。

   梁氏一聽韓先生真的來了府上,那叫一個高興,都說是皇上身邊最好的禦醫,連皇上的病都是他親手治好的,他來了,大伯子終于有了希望。

   韓稷也沒有想到顧府發生的事還真就被太子猜得精準,而勇侯為了瞞住此事,竟是不惜傷了自己,好在他來了,不然真就寒了這麼一位忠臣的心了。

   泰安郡主心頭内疚,她沒想到自己的一時計劃反而害了勇侯,勇侯畢竟年紀大了,再次受傷,可得如何是好?

   韓稷和泰安郡主匆匆進了屋,韓稷一上來就把脈,梁氏趕忙退到一旁等着,提着心看着眼前的韓稷,隻要他神色略有不對,梁氏便揪着心焦急得不行。

   韓稷很快打開藥箱,從裡頭拿出一副銀針出來,立即給勇侯施針,這一掌真是狠,傷及了肺腑,他真是不顧生死的在護着所有人。

   如此忠臣,韓稷豈能容他有事,即使跟閻王搶人,他也得搶上一搶。

   就這麼治了一個下午,天都黑了,韓稷才叫梁氏去抓藥。

   韓稷不能一直留在宮外,地宮裡的皇上更需要他,勇侯的命已經保住,他隻得明日再來施針,此刻得走了。

   如今一切的希望都在賢王,賢王不在京都,隻要得到京城的消息,便可以借着太子之名,如集地方軍回京救援,等賢王領兵将至,秦相再大的能耐,也難以對付。

   再說秦相這麼久把持着朝政,卻是一直沒能真正造反,倒是名不正言不順,朝中老臣中,還是有忠于榮家的老臣在的。

   韓稷這麼一說,泰安郡主覺得有道理,既然這樣,現在就出發,免得夜長夢多。

   就在兩人決議要出宮去時,小圓子突然攔下了兩人,“等等。”

   韓稷疑惑的看向太子。

   隻得十五歲的小圓子,早已經不是那個隻在父母和姐姐的羽翼之下護着的雛鳥,而是長成了展翅的雄鷹。

   “如若這麼安排,便是中了秦相的大計了。”

   韓稷和泰安郡主立即看向他。

   小圓子将兩人帶到江山輿圖前,手指在陳留郡,問道:“郡主說任廣江帶着人去陳留郡,相必那兩位礦場案的證人便在此了。”

   泰安郡主點頭,任家老夫人是這麼說的,而且這兩人早一步就到了陳留郡,是發現了京都不對勁,才沒有将證人帶回京都。

   小圓子摸着下巴若有所思的說道:“要是這樣可就壞事了。”

   韓稷和泰安郡主臉色變了,忙問為何。

   小圓子看着泰安郡主,無奈說道:“今日郡主跋扈入宮,是替勇侯來請韓先生,門面上沒有什麼問題,可是秦相向來疑心重。”

   “此刻秦相定是帶人去了侯府給勇侯把脈探情況,如此已經打草驚蛇,即使勇侯有了應對之策,勉強瞞過去,那麼秦相也定會認為任家人沒在京城顧府,那就是在陳留郡藏着,此刻定是派人往陳留郡去了。”

   小圓子的分析一環扣一環,韓稷一臉欣賞着看着他,這孩子是真的長大了啊,假以時日,燕國交到他手上,定不會曆代祖宗的期望,也是燕國百姓的幸事,可惜那些人不會給太子這個機會。

   泰安郡主焦急不已,忙問:“那如何是好?”

   小圓子來回踱步,随後說道:“任家人留在京城反而安全,眼下不安全的反倒是那兩名證人。”

   “先前郡主說任老夫人借着诰命之身去敲登聞鼓,此事萬萬不可,相府絕不會給她機會去敲登聞鼓的,反而因此暴露了身份,京城可就成了兇險之地。”

   小圓子一想到任家人,他巴不得現在出宮見到他們,還有他的兩個可愛妹妹,可是他不能,他是太子,要以大局為重,越是這樣關鍵的時候,他越要冷靜,越不能被情緒牽動。

   泰安郡主更着急了,“不敲登聞鼓,礦場案無法翻供,作惡之人得不到懲罰,證人更加危機,護一時容易,可是時日一久,遲早被相府的人發現,證人沒了,這案子豈不是更加無法翻供了。”

   小圓子也知道事情緊迫,可是皇上未醒,每個月有兩日清醒,可這一次皇上直接暈厥,接下來能不能醒難說,京城守城軍兵權卻被人把控住,所以即使他做決策也得萬事小心。

   “任老夫人不能出面。”小圓子一臉認真的看着兩人,他是燕國太子,但是他也有私心,家人絕不能出事。/apk/

   韓稷歎了口氣。

   “先生,我派親信帶着我的令牌去一趟陳留郡,說服證人劉煜親自來京都翻供。”

   小圓子的話停了停,接着說道:“劉家九族,皆在我的手中,秋後問斬隻是我的緩兵之計,我一直在等着我爹娘從安城回歸。”

   “如今劉煜有機會翻供,我給他的,他一定會同意,族人的性命都在他的手中,他是陽城縣令,隻要将他平安送來京城,送到登聞鼓前,此事就好辦了。”

   這樣一來,任家人無須出面,也能平安待在京城,而礦場案照樣能翻供,表舅在刑部,他一定會再次召集三司會審,敲了登聞鼓,天下人皆知。

   到那時小圓子還會暗中聯合國子監的讀書人在街頭造勢,勢必将這樁案子鬧得天下人皆知不可。

   相府再大的權勢,也難以堵住悠悠衆口。

   小圓子一番話,倒是點醒了韓稷和泰安郡主,對呢,為何一定要任家人來冒險,反而劉煜出面,更有說服力,而他一定會答應太子伸出來的援手,畢竟那是他們劉家翻案的唯一機會了。

   三人商量好後,韓稷還是跟着泰安郡主先去顧府給勇侯瞧病,畢竟先前郡主鬧出了這麼大的動靜,為此,韓稷從宮裡出來的時候,面色不悅,有種被郡主脅迫的感覺,不得不去侯府一趟。/

   侯府裡,梁氏一直照顧着大伯子,看着大伯子的氣息越發的微弱,眼淚就來了,将往日的方子湯藥喂大伯子嘴中,結果半晌也喂不進去,梁氏捂着臉哭了。

   這麼些年以來,大伯子為國為民,到頭來是這麼一個結局麼,這讓梁氏想起自己的戰死沙場的丈夫,以及跛了腳的兒子,為何好人不長命,為何上天如此不公。

   就在此時,府中護衛進來傳話,韓先生跟着郡主入了府,正往這邊來呢。

   梁氏一聽韓先生真的來了府上,那叫一個高興,都說是皇上身邊最好的禦醫,連皇上的病都是他親手治好的,他來了,大伯子終于有了希望。

   韓稷也沒有想到顧府發生的事還真就被太子猜得精準,而勇侯為了瞞住此事,竟是不惜傷了自己,好在他來了,不然真就寒了這麼一位忠臣的心了。

   泰安郡主心頭内疚,她沒想到自己的一時計劃反而害了勇侯,勇侯畢竟年紀大了,再次受傷,可得如何是好?

   韓稷和泰安郡主匆匆進了屋,韓稷一上來就把脈,梁氏趕忙退到一旁等着,提着心看着眼前的韓稷,隻要他神色略有不對,梁氏便揪着心焦急得不行。

   韓稷很快打開藥箱,從裡頭拿出一副銀針出來,立即給勇侯施針,這一掌真是狠,傷及了肺腑,他真是不顧生死的在護着所有人。

   如此忠臣,韓稷豈能容他有事,即使跟閻王搶人,他也得搶上一搶。

   就這麼治了一個下午,天都黑了,韓稷才叫梁氏去抓藥。

   韓稷不能一直留在宮外,地宮裡的皇上更需要他,勇侯的命已經保住,他隻得明日再來施針,此刻得走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