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替姐出嫁後,錦鯉農女逆襲了

第1718章 豐厚的嫁妝

   石姑醒來時,天已經大亮,她坐起身來,雙手摩擦着滾燙的臉頰,那夢中的場景太過真實,真實的像是她與那男子真的折騰了一宿。

   石姑歎了口氣,定是這六年以來身邊沒有男人,自已在夢裡都失态,可是夢中那位傻夫君,他到底是誰?

   然而昨夜那夢裡的男人,那一雙眼睛竟然換成了那囚車中男人的眼睛,她定是魔怔了,怎麼老是想起他來?

   石姑從床榻上下來,看到桌案上放着的早飯,她揚起了唇角,定是兩孩子給她端進來的。

   石姑起得晚的時候,兩孩子生怕打擾到她,會給她送飯進來。

   石姑洗漱好坐到桌前,剛吃了兩口,外頭就有了孩子歡快的腳步聲。

   石阿奴匆匆跑進來,手裡拿着一個盒子,裡頭是甜糕,到了母親面前,一雙小手舉得高高的,說道:“阿娘,阿爺買回來的甜糕,還是熱乎的。”

   看着孩子那瘦瘦的小手,石姑心疼,一把将女兒抱起坐在大腿上,跟孩子一起吃甜糕的時候,給孩子嘴裡多喂了些。

   吃得隻剩下一半了,石姑将盒子蓋上,“哥哥可是在前頭?”

   阿奴點頭,剛才阿兄說不愛吃甜糕,所以她都拿進來了。

   石姑怕孩子積食,這就拉着孩子的小手出了門。

   雜貨鋪裡,石三百正在幫着賣貨,買香料的客人要算數,石三百撓了撓後腦勺,顯然不知道收多少錢而苦惱。

   阿奶不在,孩子不識字根本沒辦法學着做生意。

   而石三百的算術,石姑教過幾回,他卻學不進去。

   被母親牽着小手出來的石阿奴在聽到客人的辯解,試圖欺負着石三百少給些銀錢,故意将數目算錯時,石阿奴清脆的聲音響起:“一共是三十二個銅子,阿兄,他騙人。”

   那客人見石姑來了,老臉一紅。

   石姑笑了笑,說道:“三十個銅子可以拿去,以後可得按斤按兩的來。”

   那客人也是漢人出身,紅着臉點了點頭,三十個銅子拿了貨便匆匆走了。

   阿奴來到兄長面前,給兄弟算着剛才的數。

   石三百一臉的無奈,他力氣大,可以幫母親搬貨,但是算數,還是妹妹來吧。

   石姑看向兒子,越發肯定要送他去劉秀才那兒讀書了。

   石姑叫來母親幫着守鋪子,她帶着兒子往劉秀才的住處去了。

   給了一筆束脩,又給兩孩子準備筆墨紙硯,石姑手上的現錢都要用完了,心頭更是想要多賺些錢來,一間雜貨鋪子還是不夠呢。

   走在街頭的石姑被熱鬧喧嘩的聲音吸引,她擡頭朝前方看去,隻見那兒有人在念着告示欄上的内容。

   “……良馬駒送去阿拔裡營中能得五十兩銀,若能長期供馬,可另議價錢。”

   圍觀的多是漢人,漢人不能在幽州地界養馬,養馬場隻能是寮國人,而漢人除了做生意,便是農耕,要背上重賦,一年下來隻留下一些糊口。

   所以前頭人念出寮文中的内容後,那些漢人也很快一哄而散。

   石姑也隻當聽了一耳,倒是有幾個看布告的寮國人在低語着,說高山上出現了野人和野馬,那個野人似乎能操控着野馬群,若是能抓到此人,得到那些野馬,定能在阿拔裡将軍面前領賞錢。

   石姑若有所思的聽着這一切,不知怎麼的,聽到山上的野人,她又忍不住想起了那雙幹淨的眼睛。

   幽州城要起戰事,寮國軍營定是要招兵買馬的,不過剛才那告示中的意思,是阿拔裡軍營裡出來的,所以在寮國軍營裡,各部族之間也是有競争的吧。

   招兵買馬也能壯大各部族的勢力,從而在國君面前也有了戰力。

   石姑不知不覺回到了雜貨鋪子。

   就這麼過去了五日,石家兩老的可謂是夜夜難以入眠,擔憂着女兒的婚事,倒是石姑能吃能睡,跟往常沒有什麼兩樣。

   石老頭看着女兒像個沒事人似的,越發的憂心起來。

   傍晚時分,石姑看到兩孩子從劉秀才那兒讀書回來,便将兩孩子招呼到後院,正在問兩孩子學問,問劉秀才是怎麼教的他們,這時石婆子從外頭匆匆進來,一進裡頭就将大門關上了。

   “丫頭,烏蘭副将又來了,這會兒正在前頭跟你爹說着話,問起你的嫁妝有多少。”

   石婆子心頭難受,她握着女兒的手,昨夜丈夫就跟她說過,一定要勸着女兒帶着兩孩子趕緊離開幽州城逃命去,石婆子還于心不忍,今個兒又看到烏蘭副将牽着馬過來釘馬掌,心頭就難過了起來。

   “孩子,今夜就走。”

   石婆子又勸着她。

   石姑反手握緊母親的手,搖了搖頭,“為何是我們走,我們世代住在幽州城,這兒是我們的家,是他們搶了咱們的家,如今還有臉來打起我嫁妝的主意。”

   民不與官鬥,石婆子眼淚都來了。

   石姑安撫着母親,眼神卻盯着外頭那扇大門。

   鐵鋪前,烏蘭族軍營裡的幾個兵跟着烏蘭旗一起過來的,他們帶來的馬過來鐵鋪裡釘馬掌,還能借着這處馬上要成為副将的嶽家,可以不必掏那馬掌的銀錢。

   有幾人在鋪裡選最好的馬掌,權當逛自已的家中一般。

   那烏蘭旗也是看着這鐵鋪子和隔壁的雜貨鋪子很是滿意。

   這幾日烏蘭旗派屬下盯梢過,這鐵鋪裡借着石老漢的名頭,生意是沒閑過,至于旁邊的雜貨鋪那就更不用說了。

   都說幽州城裡最好的香料出自這間雜貨鋪,那些權貴中早已經傳開,這每日進出的客人數不過來了。

   隻是身為漢人,賺的銀錢越多,繳的稅錢也越多,但是以後這兩間鋪子落入他手中,自然是不必繳稅了的,那賺的這些錢不都是他的了麼。

   除了這豐厚的嫁妝,還有這石家小婦人,雖說年紀也有些大了,不能像那二十幾歲的小婦人那樣能生養,但是這石家女長得天人之姿。

   在一向喜歡漢人女子的烏蘭旗眼中,此婦算是人間嬌色,入了他的後院,定是寵愛不斷,若是她還能像漢人女子當中能掌家能操持生意給烏蘭府賺錢,倒也可以一直留她在後院。

   不然如烏蘭旗後院裡的妾室,一旦自已玩膩了便會賞給屬下的人玩,這也是常有的事兒。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