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替姐出嫁後,錦鯉農女逆襲了

第611章 舍得出錢

   楊冬花當真是跟着丈夫做生意,腦子開竅了,這話說得沈秋梅心服口服,卻也是實情,這宅子的租子也不便宜呢。

   隻是兩萬多兩銀子,大房二房占小頭,還得三房出,又在占三房的便宜,沈秋梅和楊冬花都不說話了。

   任婆子也正想着這價錢的事,沒想宋九面色輕松的開口:“我們買了,出三萬兩銀子。”

   “三弟媳。”

   “三弟媳。”

   哪有這樣出價的,兩萬三千兩銀子,他們隻要在上面加上一千兩,不一百兩,也是比人家出的高,怎麼可以直接出三萬兩銀子?

   宋九看向大嫂和二嫂,笑道:“二嫂沒說錯,能買為何要租,三萬兩銀子買的,将來也不會便宜賣出去。”

   也對,桃柳巷前通判府,比左鄰右舍的府邸都好,以前不準賣才空置在這兒,現在是能賣了,誰不想買呢,外頭那些想靠近南巷住着的誰不想來買桃柳巷這宅子呢?

   再說這宅子多大啊,裡頭更是裝飾奢華,花草茂盛,樣樣都不差。

   牙儈見任家人出價這般爽快,還驚了一跳,宅子沒退成,隻得将這價格帶回去回話,那邊的貴人若是能出高過三萬的價錢,他再過來知會任家人。

   牙儈一走,任婆子不淡定了,他們一家來了蘇州城這麼久,也沒聽說誰要買宅子,莫不是最近剛從外地來的人打起了這主意來?

   都說豐收節有皇上和魏貴妃在,那同行的還有誰?

   任婆子正疑惑間,宋九開了口:“娘,是兵部尚書府的陸夫人,她跟魏貴妃一同來了蘇州城。”

   要問宋九怎麼知道的,那自然是從傻夫君身邊的跟着幾人聽來的,昨個兒接的人就是陸夫人。

   楊冬花立即接話:“我跟夫君說一聲,他去打探一下不就什麼都知道了。”

   宋九點頭,她很快想到先前挂在趙小六那兒售賣的田地,原本宋九出錢尋找公公和舅舅的下落,花她的錢,婆母不同意,心想着他們一家人在蘇州城也待不久,這田地沒必要留着,轉一手賺下的錢就還了她的本錢,剩下的拿去尋人。

   若是來的人對這宅子上心,那些郊外的田地呢?

   于是宋九加了一句:“二嫂,順帶問問二哥,前通判的田地看最近有誰在打聽。”

   說起賣這些田地的事,楊冬花可心疼的,隻是家裡人都聽婆母的話,沒辦法隻好賣了。

   楊冬花這就出門去。

   任廣江晚上回來,便帶來了一個不好的消息,城裡與他走得近的趙小六,突然下落不明,可能兇多吉少。

   第二日,牙儈又來了任家,這一次是對方出了高價錢,加了一萬兩銀子,一副勢在必得的樣子。

   任家人都怒了,便是聽到消息後沒有出門的任廣江,也是一臉的怒氣,趙小六下落不明,對方便已經動了腦子。

   任婆子也沒有想到對方敢出四萬兩銀子買處宅子,一時間任婆子打了退堂鼓,畢竟他們一家最多還在蘇州城裡住上兩個月就要走了,所以沒必要跟人家争這宅子。

   就在任婆子準備做下決定之時,宋九立即開了口:“我們任家出五萬兩銀子買下宅子,我們先來的蘇州,也在這兒住習慣了,希望對方能成全。”

   牙儈聽到這價錢,抹了一把額頭汗,想說點兒什麼又不知道怎麼說,隻得回去複命了。

   任家莊戶出身,借着是晉王府的連襟親戚,敢出五萬兩銀子買下宅子。

   正在府上養傷的陸夫人金氏聽到下人管事來回話,郁悶得不行,沉聲說道:“若是裴府出錢撐腰,一方知州能随手拿出五萬兩銀子,裴淳賦的官也做到頭了。”

   “就他那點俸祿,敢有這般作派,正好落下把柄。”

   金氏話落,身邊嬷嬷小聲說道:“若是晉王撐腰——”

   金氏立即擡手,冷笑道:“晉王可是武将,才從燕北打仗回來,燕北的糧草不豐,邊城百姓貧窮,晉王心仁,不會落下錢糧在手中。”

   “整個晉王府,妻妾幾人無一人有能耐,便是我女兒也差了些,都是嬌嬌貴女出身,唯一能讓我提防一些的,也隻有小門戶出生的晉王妃。”

   “此婦比我女兒出身低,倒有些經商的頭腦,眼下晉王妃死了,晉王手上現在能拿出五萬兩現錢,我是不信的。”

   “如今國庫不豐,皇上的賞賜也隻有功勳,也沒可能賞他财寶,皇上還缺錢呢,晉王不會為了在蘇州城住上幾月而買下一處府邸,裴府大小姐再有心計,晉王也不糊塗。”

   身邊嬷嬷聽了,隻得噤了聲。

   金氏想了想,下了令:“派人查一查裴知州的底細,若是有貪污之嫌,正好皇上在平江府,裴府是自尋死路,敢拿出五萬兩銀子買下一處宅子,好大的口氣。”

   管事聽令,立即帶上府中護衛和陸府的令牌去地方衙門暗中調查起來。

   而任家宅子裡,楊冬花和沈秋梅仍舊有些擔心,來找宋九商量,畢竟要三房出大頭錢,五萬兩銀子不是小數目。

   宋九卻是一臉的平靜,完全沒有兩位嫂子那樣焦急。

   妯娌三人坐在花園的涼亭裡,沈秋梅感歎道:“在水鄉村的時候,我見二弟媳家裡開小賣鋪,每日進賬可觀,我都羨慕,如今到了蘇州城,那幾十兩幾百兩銀子突然都不算什麼了。”

   “今個兒三弟媳出價五萬兩銀子,我驚訝但是也不意外,原來人真的會變,以後我們再回到水鄉村,我這心還不知道收不收得回來。”???.biqupai.

   “想我夫君那木器行賺下的錢,真不夠在蘇州城裡花銷的。”

   楊冬花倒是不知大嫂還羨慕過她的小賣鋪,那都是養家糊口的生意,到了蘇州城之後,楊冬花親眼看着她家夫君就借着消息靈通,做外地走商的倒賣生意,都能随手賺下幾千兩銀子時,小賣鋪就不夠看了。

   “大嫂一說,我要是回了水鄉村,剛開始也不适應,我夫君大概都不願意再辛苦奔波給鄉裡人辦酒宴,那賺下的錢,哪及現在在蘇州城裡上下嘴皮子一動賺來的多。”

   沒幾個月,大家的變化都很大。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