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替姐出嫁後,錦鯉農女逆襲了

第817章 交換的條件

   “我寫的文章的确是有他們的提點,但是也是我内心的想法,我想外放地方為官,為百姓做事。”

   徐懷震驚的看着裴從安,誰不想做京官,他倒好自己請求外放。

   “好,有骨氣,既然如此,你要救下你的好友,朕便取消你榜眼的資格,便賜你三甲同進士出身,外放……巴蜀為知縣。”

   巴蜀?

   徐懷連忙看向皇上,忍不住幫着裴從安說話:“皇上三思,巴蜀之地不太平,地方貧瘠,山地多匪徒,這初上任的官,恐怕不合适呢。”

   榮晏警告的看了徐懷一眼,徐懷隻得閉了嘴,隻想說裴從安隻能幫你到這兒了,你咋這麼傻呢。

   裴從安卻反而歡喜了,應了話:“多謝皇上恩賜,下臣的好友楊六郎正是巴蜀人,臣可否收他為師爺一并帶去巴蜀?”

   一方知縣要用一位師爺幫自己處理政務,那是他自己就能決定的事,但是裴從安這麼請求着,無非也是替他這些好友求情,請求着輕罰的意思了。

   榮晏當即叫來太監去京兆府傳旨,将裴從安所說的十幾人全部放出來,夾帶之罪自是不可姑息,就罰他們不可再參加科舉之試,保留原有的功名,也不累及族人。

   這樣罰是最輕的,保留了他們的體面,不累及族人就是燒高香的恩賜了。???.biqupai.

   旨意傳到京兆府,那楊六郎的書童還等在衙門外,就見被關押多日的十幾位舉人終于從牢裡放了出來,重見天日。

   有人一出衙門就跪在地上朝着皇宮的方向行大禮,皇上赦免了他們的罪,他們終于自由了,還保留了功名,萬幸。

   書童歡喜的跑過去扶着自家公子楊六郎,并說道:“定是裴公子今日殿試見到了皇上,告了禦狀,才赦免了各位。”

   衆人聽了,一臉的驚訝,楊六郎更是不敢相信,他在貢院外生氣時罵的那番話,安兄不僅沒生氣,還冒險在殿前告禦狀,置自己的功名于不顧,這恩情可要怎麼還?

   衆人自覺慚愧,便有人說要跟着楊六郎幾人一起去宅裡等着,親自向裴從安道謝,裡頭也有人因為沒能參加科舉試而一臉失落,隻想盡快離開這是非之地,于是先一步出京城回鄉去。

   燕朝最繁華的京城玄陽城,今日迎來了三年一屆的狀元郎帶着高中的士子遊街,前三甲皆有皇上禦賜絹花。

   狀元郎鄭司玉着紅花,榜眼和探花着銀花,鄭司玉不僅年輕俊朗,更是一位風流才子,在京城裡可謂是出了名的,一路過來時,街頭百姓無比歡喜。

   往屆都是挑最好看的成為探花郎,而這一次,不僅探花郎俊郎之姿,狀元郎也成了街頭女子親睐的對象,衆女子搶着往鄭司玉的懷中扔花。

   鄭司玉揚起唇角,白如玉的臉上露出一抹溫柔,随手将懷中的花簪于頭上,博得街頭百姓歡呼聲一片,以至于街頭追随的百姓越發的多了,甚至圍得他們水洩不通,隊伍隻得慢慢前行。

   裴從安夾在衆士子當中,風光自是比不過前頭三位,再加上自己的年紀也比較大了,街坊百姓面前也沒有這般讨喜,但是他能有今日在玄陽城裡騎着高頭大馬走上正街,受世人瞻目,他已經足夠了。

   敲鑼打鼓的隊伍離開了,一間戲樓的雅室裡,紅衣女子坐在窗前,美眸盯着遠去的隊伍,精緻的面容上有了怒意。

   未進前三,裴從安卻賜了銀花,皇上倒是挺看重他的,此子在貢院裡如此艱辛,竟然高中了,殿試亦是深得皇上之喜愛,倒有些能耐。

   紅衣女子叫來身邊下人,沉聲下令:“知貢舉大人的差事不必辦了,外放吧。”

   身邊下人趕忙去傳話。

   此時有護衛打聽到情況,進了雅房,禀報道:“主子,小的打聽到了,裴從安根本不受皇上待見,直接外放到巴蜀為知縣,明日便要啟程。”

   紅衣女子一聽,皺了眉,剛才還看到他頭戴銀花,與旁邊的幾人不同,但他明明沒入前三,皇上這是喜愛他還是嫌棄他,結果京城裡的宴席都不參加就要離開京城,果然聖意難測。

   不過巴蜀可不是個好地方,窮山惡水出刁民,朝中大臣最怕外放到巴蜀,他一個新晉進士,直接去巴蜀上任,恐怕有去無回了。

   “如此甚好,也不必我再出手了,退下吧。”

   護衛和下人都退下了,顯然主子的心情好了,他們的日子也好過了。

   從街頭回去的裴從安很是疲憊,吃了及第宴,自己雖然不出風頭,行事也低調,但還是被幾個同年灌了酒。

   待裴從安回到宅子裡,就見到了楊六郎幾人,他們從天牢裡出來,重獲自由,還恢複了自己的功名。

   一場考試,改變了他們宅裡幾人的命運,而今的裴從安已經走上了仕途,而他們,隻能是個舉子,在地方上要麼做個狀師,要麼守着一方做個富紳。

   幾人相見,眼淚汪汪的,竟不知要說什麼,隻得紛紛朝裴從安跪了下來,是他救了他們的家族和功名。

   正在此時,晉王派人來了,原來是晉王悄悄歸京城,還給裴從安帶了些東西,是葛氏托付帶來的。

   楊六郎幾人聽到晉王替裴從安的母親帶來了東西,很是不可思議,忍不住細問,才知裴從安與晉王府是姻親關系。

   人家這麼大的靠山,一入京城竟是如此低調,反觀他們幾人,一入京城借着自己的學識在會詩樓裡張揚,如今自食苦果,給了他們重重的一擊。

   葛氏給兒子送來了親手做的吃食,還有給兒子做的衣裳。

   吃食一大包不說,衣裳也是好大一包,是任府上下裡裡外外,從大到小都幫着做了,代表着家人的心意。

   自然宋九也做了兩套夏衣在裡頭的。

   針線活五花八門,但是衣料放在京城,也是極為名貴的,這些衣裳,不是裴從安當了官,還真不敢穿,但是看到家裡人的心意,裴從安心頭一暖。

   晉王府送東西來的正是從平江府一路跟來的護衛長齊遠,齊遠還等堂屋裡,還有話要說呢。

   楊六郎幾人跟着裴從安來到堂前,幾人紛紛朝齊遠看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