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梅繡的秘方
宋九趕緊收回目光,将身上的小包袱拿下來。
陶三娘不急着看,而是帶着宋九往旁邊的賬房走去。
賬房裡,宋九做的繡帕喜服放到了桌上,陶三娘還真的是一一翻看,看了半晌後,心頭着實有些吃驚,面上卻是不顯。
她真的很聰明,她的私人小冊子是不傳的手藝,隻給她看了半個月,她竟然學到了,難怪莫如水會收她做徒弟,這麼聰明的徒弟,将來必有大成就。
陶三娘想歸想,臉色卻不是很好看,語氣冷淡地說道:“學的并不精通,你這手很軟,就不知道利用自己的優勢?”
宋九疑惑的看向自己的手,這怎麼利用優勢?
陶三娘盯着宋九的手又看了一眼,細看下竟有些吃驚,她莊戶出身,在家裡幹農活,即使任家有地不愁吃穿,也不至于手養得比閨房裡的貴女千金還要軟。
除非莫如水将梅繡滋養的秘術教會給了她?想到這兒,陶三娘的臉色變了,莫如水沒有好好教導這個徒弟,也不敢光明正大的傳揚出去,卻将這滋養秘術教了,她是有多看重她。
要知道梅繡的傳承,除了繡品,便是這滋養膏了,便是宮裡的貴妃都曾問過莫如水,請教這秘方,她不畏強權也不曾說出來。
宋九見陶三娘盯着她的手看,心頭吃驚的看向陶三娘,很快陶三娘的目光又落在她的臉上,果然臉上的皮膚也是粉嫩嫩的,更不像是個常年在泥地裡幹活的莊戶婦人。
就在這時,賬房外傳來聲音,正是樓裡的管事故意提高了聲音,給人行禮,為的就是提醒裡頭的莊主。
陸側妃來了,陶三娘聽到管事的聲音分辨出來,立即将宋九往賬房的裡間推,還一邊交代道:“千萬别出聲,安安靜靜地裡頭待着,不管外頭發生什麼事都不能出來。”
宋九對上陶三娘異常嚴肅的臉,她不敢多問了,才知賬房裡頭還有一間起居室,恐怕平時陶三娘會在這兒休息。
門關上,陶三娘趕緊出去迎接陸側妃,沒一會兒兩人一前一後的進了賬房,瞧着今日陸側妃過來,是有要事尋她,陶三娘心頭打鼓。
陸英美在賬房的主座坐下,看着眼前一臉恭敬的陶三娘,問道:“梅莊與梅繡可是有淵源?”
陶三娘心頭驚訝,面上卻是平靜的應付,梅莊并非外頭傳的梅繡,同時她也不是梅繡的傳人,繡品無法與梅繡相比。
陸氏無動于衷,隻淡漠的看了她一眼,接着問道:“陶三娘,你可知莫如水的去向?”
果然是奔着莫如水來的。
陶三娘來安城的時候就想過這個問題,原本她是為了應付晉王妃的,隻是晉王妃卻沒有問起過她,而今反而是陸側妃最先問起。
陶三娘如實說着,在京城之時就聽說梅繡傳人莫如水已經死在大火之中,梅繡也失去了傳人,所以她來了安城,一路不僅沒有聽到她的消息,更是不可能見到她本人。
陸氏皺眉,看着陶三娘似乎不像是在撒謊,心頭郁悶,“梅繡竟然沒了傳人,那你可知梅繡的養顔秘術?”
宮裡的貴妃都在尋這張方子,沒想到陸側妃也惦記上了,陶三娘隻得搖頭。
陸氏顯然有些生氣,目光落在桌上的賬本,臉上又露出一抹若有若無的笑來,随手拿起桌上的賬本看着。
陶三娘不動聲色的看了一眼賬本,也沒有制止。
賬本很快翻看完了,陸氏将賬本放下時,又說道:“晉王妃來了安城,聽說替安城做了不少好事,給安城百姓減免稅賦,給安城百姓安排做手藝賺現錢。”
“唯獨來了這一年多,卻不曾在安城置下産業。”
“我來安城這麼幾日可不會閑着,也多虧得她安排這麼多的皇商過來做生意,才讓這些地方商戶越來越有門路,賺下了不少錢,而今為我所用,落我手中。”
陶三娘就默默地聽着,若是陸側妃要走她的梅莊,她也沒有辦法,晉王的側妃,兵部尚書的女兒,哪一個身份都能捏死她。
“安城最出名的青花樓,男人們最喜愛的地方,聽說王爺最近還去光顧,外地的走商經過安城都要去一趟的好地兒,眼下也落在我手中。”..
“以後梅莊會多了一筆生意,就是給青花樓裡的姑娘們做衣裳,陶三娘不會推辭吧。”
陶三娘被陸氏盯着,她哪敢說不,心頭卻不是滋味,陶三娘這雙手給不少貴人做過衣裳,唯獨沒有給青樓女子做衣裳,陸氏尋不到莫如水,用這個來污辱她。
隻是見慣了風浪的陶三娘不曾動容,由着陸氏安排。
“不過,你這小小梅莊,我還真沒有什麼興緻,你大可放心,隻是先前給我屋裡做屏風的那位繡娘,我怎麼瞧着這刺繡手法有些像梅繡,梅繡中最出有名的雙面繡,你一直護着的繡娘不會是莫如水的傳人吧?”
陸氏的美眸緊緊地盯着陶三娘,陶三娘卻是不慌不忙的說道:“實不相瞞,這個繡娘年紀不大,是小的來安城後無意中看中的一位聰明徒弟。”
“小的在京城多年,也有些疲了,到了這個年紀,也想尋位傳人,将來梅莊也有人照料,至于雙面繡的手法,那時小的曾在莫如水的身邊偷學了一些,并不曾得到她的真傳,以至于不敢在京城裡露醜。”
陸氏看着一臉平靜的陶三娘,信了她的話,那張屏風上的刺繡雖說是雙面繡,但手法簡單,配色也與梅繡有些不同,恐怕她說的是真的了。
可惜了梅繡的養顔秘術失傳,作為頂尖繡娘,這樣的傳承最是難得。
既然問不出什麼,陸氏也不想久留了,起身時又想到了什麼,交代陶三娘,“叫你的小徒弟繡一對新人喜服,衣料随後會送來,過不了多久,安城會辦一場婚宴,陶三娘可得好好囑咐她。”
陶三娘本想将這事兒自己攬下,可是陸側妃不給她機會,點名了要宋九做。
于是陶三娘恭敬的将陸氏送走,再回到賬房,宋九已經從裡間出來了。
兩人相視一眼,陶三娘也不想解釋,而是将抽屜裡一個金絲楠木盒拿了出來,轉手就交給了宋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