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金氏醒了
蘇州城街頭宋氏酒館裡,才開張就吸引了不少客人,尤其宋六做的一手下酒好菜,留住了不少回頭客。
忙忙碌碌的宋六主仆二人,卻是一臉的歡喜,從此以後,她們有自己的收入了,不必靠變賣首飾過活。
而鋪子後院裡,宋六的兩個孩子被院裡的竹圍欄攔在了裡頭,為了顧好前頭的生意,兩孩子隻得放任在圍欄裡自己玩耍,每隔一段時間宋六主仆二人換着手進來看一眼孩子,等過段時間賺了些錢了,便能請個跑堂夥計,主仆二人就能換手來照顧孩子了。
任府裡,宋六的離開并沒有引起任家人的注意,唯有宋九知道這個姐姐以後都不會再回任府住了。
蘇州城裡仍舊是這樣的繁華,平靜的外表下卻是風雲頓起,此時的陸府被禁衛軍把控着,皇上并沒有離開,陸夫人金氏也是一直未醒。
這天夜裡,烏雲密布,守在陸府裡的禁衛軍正發愁這半夜會下大雨,他們在雨中站崗也是件辛苦的事。
而在那主屋内室之中,陸夫人金氏突然睜開了眼睛,一醒來,身上的傷牽動着她痛得直皺眉,滿腔怒火無處發洩,便大聲呼喊着身邊的貼身嬷嬷。
跟在金氏身邊好些年的錢嬷嬷一直守在門口,不曾離開,此時聽到聲響,見是自家主子竟然醒了,瞬間眼淚盈眶,連忙手腳麻利的進了屋。
漆黑的屋裡點亮了油燈,金氏一邊忍着兇口上的痛,一邊沉聲開口:“把護衛長叫了來,此仇不報,我這一品诰命夫人的榮耀也不必要了。”
隻是金氏還不知道自己的處境,昏迷後醒來,已是數日之久,而陸府裡早已經偷天換日。
錢嬷嬷見自家主子很是激動,聲音又說得大,連忙伸手捂住了她的嘴,随即朝窗外看了一眼,見外頭果然下起了雨,自家主子的聲音被雨聲淹沒了,并沒有引起禁衛軍的注意,她方松了口氣。
錢嬷嬷這才小聲說道:“主子,莫動,你且聽我說。”
錢嬷嬷将這段時間府中發生的事都說了,眼下不僅這院裡頭守着的是禁衛軍,隔壁住着的還是皇上,府裡的下人都被看管着,也就是說主子身邊除了她還能說得上話,其他人都指使不動了。
金氏聽着,臉都白了,皇上親自守着她,在外頭聽着好聽,可事實上這就是将她給軟禁了,她遇刺受傷,皇上不去抓真兇,卻來對付她是什麼道理,莫非皇上要包庇晉王父子?
那天夜裡受刺之時,正好有一束月光從窗戶邊照射進來,金氏朦胧之中瞧見了行刺之人的輪廓,他竟然沒有帶面紗,直接以真容視人,這輪廓她看一眼就分辨了出來,正是晉王府世子。
所有與晉王有關聯的,金氏都會想到任家,畢竟就在她行刺前,她正好派了死士去笠澤湖上刺殺任家三媳婦,結果人沒有弄死,自己吃了這麼一個大虧。
要不是身上這一身護甲,她日夜都不敢脫,防着了,不然早死在對方的刀子之下了,而且她受刺之時手中扯下了一片衣角,于是金氏問起這衣料的事。
錢嬷嬷含淚搖頭,這片衣料交給了皇上,皇上當天就去了任府,但是晉王世子健健康康的,完全沒有證據。
金氏身邊暗衛不少,又有院裡的護衛和死士守着,竟然沒有弄死晉王府世子,那至少也是一身傷,為何人是健康的呢?
金氏不死心,問有無禦醫把脈,金氏認為一定是裝的。
錢嬷嬷便再将皇上帶着晉王父子過來看望自家主子的事說了,禦醫不僅來了,也給晉王世子看了情況,就是沒有把脈,人的确是健康的,不僅如此,錢嬷嬷還叫府裡護衛長也跟着瞧了一眼,世子走路正常,不像受傷的人。
而且那日夜裡追過去的死士和暗衛都說了,對方重傷難治,親自動的手,不可能不知情況,所以要想掩瞞是不可能,除非那日入府行刺的并不是晉王世子,而是一個與他長得有些相像的刺客。
金氏聽完這番話,氣得吐出一口心頭皿,好半晌都說不出話來,她緊緊地握住錢嬷嬷的手,過了片刻,說道:“我怕是難以離開平江府了。”
錢嬷嬷聽了,一臉的震驚,自家主子可是尚書夫人,尚書大人掌握兵權,在朝中是說一不二的存在,便是皇上也要敬畏幾分,何況陸府還是長公主的人,誰敢殺了她家主子?
金氏咬緊牙根,她不甘心啊,風風光光一輩子,在京城裡她是何等的高高在上,婦人當中誰敢得罪她,便是京官家的女眷見到她,都不敢大聲說話的。
可是金氏一來到蘇州城,一切就變了,才來就被晉王父子給耍了一招,害死了她身邊最得力的暗衛,之後又與任家人結了仇,幾次三番被任家三媳婦訛騙。
金氏好恨呢,便是死也不瞑目的。
“錢嬷嬷,你把我箱底的令符拿出來,老爺交給我保命的東西,是時候用了。”
錢嬷嬷這就去耳房翻找了起來,沒一會兒,一塊晶瑩剔透的小玉牌被翻了出來。
金氏将玉牌放到錢嬷嬷手中,眼神裡是滿滿的恨意,盯着她交代道:“明個兒想辦法離開陸府,拿着這個召集我陸府在平江府安排的所有暗探和兵衛,之後就……”
金氏在錢嬷嬷耳邊低語了幾聲,錢嬷嬷心驚肉跳的聽着,她卻是舍不得離開主子,沒有她在身邊照顧,那些個宮女又豈會照顧人。
金氏交代錢嬷嬷把令牌藏好了。
天堪堪亮,錢嬷嬷借着出去抓藥的借口,悄悄地從小側門出去了。
而金氏醒來了,皇帝榮晏得知情況,便安排了宮女好生服侍着她,裡裡外外,再無金氏的自己人。
沒兩日,蘇州城街頭出現了江北商會的人的行迹,禀報到皇上耳中,榮晏心頭激動,果然江北商會的人藏不住了。
在榮晏看來,這蘇州城裡定是有某位厲害的人護住了江北商會的人,眼下突然出現了他們的行迹,榮晏懷疑便是陸府在照拂,而今陸府無望,這些人開始想辦法離開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