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替姐出嫁後,錦鯉農女逆襲了

第1456章 舍不得孩子

   宋六接了話:“守住本心,堅定的走自己想走的路,即使有遺憾也不會落得現在這下場,她是自找的。”

   兩人說完話,都不自覺的想到了自己這些年的不容易,尤其是宋六,她既不是大富大貴的出身,甚至她還在那青樓的泥潭裡掙紮過。/

   這一生宋六但凡走錯一步,她都不會有個好下場,好在她這些年勤勤懇懇的走過來了,憑着自己的雙手,一步步走到今日,沒有他人的榮耀,卻是過得安心。

   朱淑文不知怎麼的也看到了食鋪門前的兩人,她看着她們,像是透過她們在看過去的自己,這些年她都做錯了,當年不舍棄大子,帶着大子做繡活也能母子平安的活下來。

   身為戶部尚書的女兒,憑着這個身份,即使不被族人認同,即使被世人取笑,到底母子二人也不會被人欺負了去。

   可是沒有如果,也不會再回到過去,她選錯了路,如今更是沒有教好小兒子,而陷入如此境地,她後悔也沒有用。

   朱淑文起了身,神情恍惚的離開了街頭,而扔在地上的銀袋和首飾仍舊在原處,她沒有理會,也不知她到底要去哪兒。

   衛書瑩本要進食鋪的腳步停了下來,疑惑開口:“她這是要去哪兒?”

   宋六若有所思的看着她離去的背影,沒有接衛書瑩的話,心頭卻想着:“離開更好,莫打擾了我家安兒的生活,也算是你對他最後的恩情了。”

   那日以後,京城裡再也沒有見到朱氏,朱氏也沒有了音訊,而朱家,更是沒有派人尋過這個女兒,更是獨善其身與侯府的外孫武豐舟斷了親。

   當年在西北之地風光無比的平西侯,最後落得一個斬頭的下場,家眷流放時,聽說秦丞相曾向皇上請求過,将他們流放去嶺南之地,而不是将他們送去冰冷的北地。

   然而誰也不會知道,那日地牢裡,秦丞相答應了平西侯的請求,答應向皇上請求将侯府家眷流放去往北地。

   隻要到了北地,平西侯當年的一些老部下定會施以援手,或還有生存的可能,可是如今平西砍了頭,家眷反而流放嶺南,在那無際的海邊官鹽場裡幹活,那可就再也沒有希望了。

   “想來平西侯要是知道會是這麼一個結果,定會死不瞑目吧。”

   站在茶樓上看着流放隊伍離開的裴歸義,他一身便服,手裡端着一杯茶,喝了一口後,将茶杯放下,接着說道:“有些事便不查了,今日三哥和三嫂怕是要離開隊伍了。”

   身邊的随從玄青沒頭沒腦的聽到主子這番話,有些沒明白,忍不住問道:“賢王和賢王妃不是去送親的麼?”

   裴歸義看向遠方,說道:“算着時日,他們要離開送親隊伍了,不知會不會去百經觀呢?”

   裴歸義沉思着,一旁的玄青更是不明白主子的意思了,主子向來有自己的主張,想來問也是問不出的,且靜靜地聽着吧。

   “怕是要去百經觀的,京城裡的事,我定不會讓三哥三嫂操心。玄青,走,陪同我去一趟相府。”

   裴歸義轉身便走,玄青連忙從懷裡取出銀錢結賬,随後跟上了主子的步伐。

   玄青還是不明白,侯府抄家流放,自家主子看了一上午,為何不回衙門而是去相府,可是去見秦相?秦相跟侯府抄家流放可有關系?

   ***

   去往定州城的官道上,一隊和親隊伍在荒郊紮營。

   蓉姐兒安排好底下護衛紮營後起火做飯,随後便去了旁邊營帳,來到帳外就聽到裡頭說着話:“……娘,我們今夜離開。”

   那是宋九的話,他們夫妻二人追上隊伍後同行了兩日後,決定離開送親隊伍,他們要去一趟百經觀,隻是這番話不能說出來。

   任婆子果然很敏感,立即問道:“你們此趟出來真的是為了回鄉祭祖麼?”

   宋九想了想,提到了石頭村的那片銅草花山地,她沒有說是前朝寶藏一事,而是決定跟肖五郎一起開采礦場,所以回家祭祖的同時也跟着采礦。

   任婆子若有所思的看着三媳婦,沒有繼續追問了,她其實内心更想知道的是為何三房夫妻二人要半路離開,而不是與他們一同回鄉下去。

   宋九察覺到了任婆子的疑惑,拉着婆母的手說道:“娘,我有不得已的苦衷,有些事沒有告訴娘,不是不相信娘,而是不能說,等以後娘就會知道的。”

   說到這兒,宋九就要夫君将孩子們叫來,回鄉祭祖,家裡的兩個小女兒也一并帶上了,這些年都是任婆子在管着,宋九夫妻二人東奔西走的,沒有盡到父母的責任。

   宋九心頭有愧,本來這一次回鄉祭祖,也是他們帶着兩孩子遊山玩水的好時機,可是一想到百經觀的哲哥兒已經三歲,卻連自己的父母真人都不記得,她心頭也不好受,而且她母親湯氏身體不好,如今也不知怎麼樣了?

   這會兒蓉姐兒先一步進來,正好宋九也要與蓉姐兒告别呢,這孩子懂事得讓人心疼,獨自面對和親之事,處事更是沉穩,就是苦了這孩子。

   蓉姐兒從袖裡拿出一個新繡好的荷包交給宋九,說道:“三嬸,幫我交給他。”

   宋九錯愕的看向蓉姐兒,再一想到這孩子有未蔔先知的能力,她也就釋懷了,接過荷包,手留餘香,這是送給哲哥兒的。

   “好。”

   宋九應了。

   一旁的任婆子還不知他們在說什麼,隻是也不重要了,兩雙胞胎孫女又要離開爹娘,怕得哭上幾日呢,任婆子歎了口氣。/apk/

   很快小團子帶着兩個妹妹跟着父親來了營帳。

   宋九朝三個女兒招手,小團子站在母親身邊沒說話,祥姐兒和瑞姐兒卻是撲入母親的懷中。

   宋九還沒有開口要說離開和親隊伍的話,瑞姐兒突然開口:“娘,你又要走了。”

   瑞姐兒說這話時帶着哽咽的聲音,好不委屈,從寮國回來還沒有與孩子們多待幾日就要走了。

   宋九無奈的朝丈夫看去一眼,定是在來的路上告訴了兩個孩子。

   祥姐兒一聽爹娘要離開,立即抱住宋九的手,“娘,我不準你出遠門,我要娘陪着我。”

   宋六接了話:“守住本心,堅定的走自己想走的路,即使有遺憾也不會落得現在這下場,她是自找的。”

   兩人說完話,都不自覺的想到了自己這些年的不容易,尤其是宋六,她既不是大富大貴的出身,甚至她還在那青樓的泥潭裡掙紮過。/

   這一生宋六但凡走錯一步,她都不會有個好下場,好在她這些年勤勤懇懇的走過來了,憑着自己的雙手,一步步走到今日,沒有他人的榮耀,卻是過得安心。

   朱淑文不知怎麼的也看到了食鋪門前的兩人,她看着她們,像是透過她們在看過去的自己,這些年她都做錯了,當年不舍棄大子,帶着大子做繡活也能母子平安的活下來。

   身為戶部尚書的女兒,憑着這個身份,即使不被族人認同,即使被世人取笑,到底母子二人也不會被人欺負了去。

   可是沒有如果,也不會再回到過去,她選錯了路,如今更是沒有教好小兒子,而陷入如此境地,她後悔也沒有用。

   朱淑文起了身,神情恍惚的離開了街頭,而扔在地上的銀袋和首飾仍舊在原處,她沒有理會,也不知她到底要去哪兒。

   衛書瑩本要進食鋪的腳步停了下來,疑惑開口:“她這是要去哪兒?”

   宋六若有所思的看着她離去的背影,沒有接衛書瑩的話,心頭卻想着:“離開更好,莫打擾了我家安兒的生活,也算是你對他最後的恩情了。”

   那日以後,京城裡再也沒有見到朱氏,朱氏也沒有了音訊,而朱家,更是沒有派人尋過這個女兒,更是獨善其身與侯府的外孫武豐舟斷了親。

   當年在西北之地風光無比的平西侯,最後落得一個斬頭的下場,家眷流放時,聽說秦丞相曾向皇上請求過,将他們流放去嶺南之地,而不是将他們送去冰冷的北地。

   然而誰也不會知道,那日地牢裡,秦丞相答應了平西侯的請求,答應向皇上請求将侯府家眷流放去往北地。

   隻要到了北地,平西侯當年的一些老部下定會施以援手,或還有生存的可能,可是如今平西砍了頭,家眷反而流放嶺南,在那無際的海邊官鹽場裡幹活,那可就再也沒有希望了。

   “想來平西侯要是知道會是這麼一個結果,定會死不瞑目吧。”

   站在茶樓上看着流放隊伍離開的裴歸義,他一身便服,手裡端着一杯茶,喝了一口後,将茶杯放下,接着說道:“有些事便不查了,今日三哥和三嫂怕是要離開隊伍了。”

   身邊的随從玄青沒頭沒腦的聽到主子這番話,有些沒明白,忍不住問道:“賢王和賢王妃不是去送親的麼?”

   裴歸義看向遠方,說道:“算着時日,他們要離開送親隊伍了,不知會不會去百經觀呢?”

   裴歸義沉思着,一旁的玄青更是不明白主子的意思了,主子向來有自己的主張,想來問也是問不出的,且靜靜地聽着吧。

   “怕是要去百經觀的,京城裡的事,我定不會讓三哥三嫂操心。玄青,走,陪同我去一趟相府。”

   裴歸義轉身便走,玄青連忙從懷裡取出銀錢結賬,随後跟上了主子的步伐。

   玄青還是不明白,侯府抄家流放,自家主子看了一上午,為何不回衙門而是去相府,可是去見秦相?秦相跟侯府抄家流放可有關系?

   ***

   去往定州城的官道上,一隊和親隊伍在荒郊紮營。

   蓉姐兒安排好底下護衛紮營後起火做飯,随後便去了旁邊營帳,來到帳外就聽到裡頭說着話:“……娘,我們今夜離開。”

   那是宋九的話,他們夫妻二人追上隊伍後同行了兩日後,決定離開送親隊伍,他們要去一趟百經觀,隻是這番話不能說出來。

   任婆子果然很敏感,立即問道:“你們此趟出來真的是為了回鄉祭祖麼?”

   宋九想了想,提到了石頭村的那片銅草花山地,她沒有說是前朝寶藏一事,而是決定跟肖五郎一起開采礦場,所以回家祭祖的同時也跟着采礦。

   任婆子若有所思的看着三媳婦,沒有繼續追問了,她其實内心更想知道的是為何三房夫妻二人要半路離開,而不是與他們一同回鄉下去。

   宋九察覺到了任婆子的疑惑,拉着婆母的手說道:“娘,我有不得已的苦衷,有些事沒有告訴娘,不是不相信娘,而是不能說,等以後娘就會知道的。”

   說到這兒,宋九就要夫君将孩子們叫來,回鄉祭祖,家裡的兩個小女兒也一并帶上了,這些年都是任婆子在管着,宋九夫妻二人東奔西走的,沒有盡到父母的責任。

   宋九心頭有愧,本來這一次回鄉祭祖,也是他們帶着兩孩子遊山玩水的好時機,可是一想到百經觀的哲哥兒已經三歲,卻連自己的父母真人都不記得,她心頭也不好受,而且她母親湯氏身體不好,如今也不知怎麼樣了?

   這會兒蓉姐兒先一步進來,正好宋九也要與蓉姐兒告别呢,這孩子懂事得讓人心疼,獨自面對和親之事,處事更是沉穩,就是苦了這孩子。

   蓉姐兒從袖裡拿出一個新繡好的荷包交給宋九,說道:“三嬸,幫我交給他。”

   宋九錯愕的看向蓉姐兒,再一想到這孩子有未蔔先知的能力,她也就釋懷了,接過荷包,手留餘香,這是送給哲哥兒的。

   “好。”

   宋九應了。

   一旁的任婆子還不知他們在說什麼,隻是也不重要了,兩雙胞胎孫女又要離開爹娘,怕得哭上幾日呢,任婆子歎了口氣。/apk/

   很快小團子帶着兩個妹妹跟着父親來了營帳。

   宋九朝三個女兒招手,小團子站在母親身邊沒說話,祥姐兒和瑞姐兒卻是撲入母親的懷中。

   宋九還沒有開口要說離開和親隊伍的話,瑞姐兒突然開口:“娘,你又要走了。”

   瑞姐兒說這話時帶着哽咽的聲音,好不委屈,從寮國回來還沒有與孩子們多待幾日就要走了。

   宋九無奈的朝丈夫看去一眼,定是在來的路上告訴了兩個孩子。

   祥姐兒一聽爹娘要離開,立即抱住宋九的手,“娘,我不準你出遠門,我要娘陪着我。”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