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0章 給母親挑選美少年
任榮長是夜裡走的,宋九一夜無眠。
第二日清晨,宋九将強買來的首飾叫陳佐往知縣府上送去,并要在回來的路上将這消息傳出去。
昨日她将城東首飾鋪的鎮店之寶買走,轉頭就送去給了知縣夫人,而這首飾的來頭,正是海上來的舶來品,想必這消息一出,陽城的權貴夫人們會震驚了。
誰都不知道那首飾的來曆,唯獨這平江府的女首富給看了出來,尤其是海上來的外邦貨,那哪能來到内地,簡直是難得見上的一件稀罕品。
那日宋九買下這鎮店之寶的時候,呂夫人趙氏便以為是宋九準備送予她交好的禮物,如今沒想到,趙氏想了這麼多年的鎮店之寶卻并沒有落于她手,而是給了平素看着她都得客氣幾分的知縣夫人。
從此往後,貴夫人們參加宴席,那知縣夫人汪氏帶着那首飾不得壓她一頭麼?
趙氏生了氣,厚此薄彼,要說這女首富不知道陽城的天是誰,流水的知縣,鐵打的地方富紳,一方富族相當于土皇帝,整個陽城的經濟,隻要他們呂家動個手指頭,就有知縣頭痛好幾日的。
曆屆知縣不懂為官之道,不巴結地方富紳的,多是出不了政迹,被貶官調離的。
這位劉知縣在陽城待了有五個年頭了吧,三年一考,頭一屆就沒有出政迹,還被地方富紳們排外,處處為難。
眼下第二屆又有兩個年頭,能不能出政迹升官調離,那可得看他們地方富紳給不給他這個政迹了。
趙氏這就派身邊的嬷嬷給前頭老爺傳話去,她得不到的,趙氏也不能得到,至于那平江府的女首富算什麼東西,這兒可不是平江府。
那邊嬷嬷去前頭傳話了,這邊趙氏還不解氣,決定挑唆幾位夫人給宋九一個下馬威,早早将這女首富趕出陽城,休想在他們陽城做生意。
隻是當趙氏身邊的嬷嬷來到前堂,正要找家主老爺說出夫人的請求時,就見家主親自在挑選美男子,一時間令嬷嬷無法靠近,隻得站在一旁等着。
共計十名美男,算得上是陽城最美的少年郎,裡頭大的十八歲,小的十六歲,卻是身材結實,身姿高大,五官俊郎中帶着悍匪之氣,卻是比那女首富身邊的護衛情郎不知年輕了多少。
呂海生看着這些美少年很開心,交代身邊管事,說道:“去吧,給宋氏宅裡送去。”
趙氏身邊的嬷嬷聽到這話吓了一跳,怎麼的,這是要給那女首富送男人去?家主在陽城從來隻有别人送禮入府的,還沒聽說家主會親自挑選禮物送别人的。
美男子被帶下去了,嬷嬷被帶來家主面前。
呂海生聽完嬷嬷的話,動了怒,“夫人好糊塗,立即回去警告夫人,莫有别的心思,安生待在後宅,若是因此惹出事端,我定不會饒她。”
嬷嬷被吓得不輕,隻得趕忙回去傳話。
呂海生捏緊眉心,那江陵曹氏家的船是能用上了,可是哪能與識得舶來品的江浙富商相比,而且一旦搭上了這條線,可就能與海外邦國做生意。
且等冶煉出來的假銅錢換成了真錢,再借着宋氏的船,從海外運來舶來品,到那時,他們呂家豈能是陽城的首富,該是整個荊湖南路的首富。
呂海生是絕對不會讓家裡的蠢婦壞了自己大計的,隻要将宋氏籠絡好了,還怕生意做不成麼?
源源不斷的假銅錢出來,舶來品便是他将這些假銅錢洗幹淨的行當。
那些美少年就這樣急匆匆的送來了宅子。
那會兒宋九正帶着三個孩子在書房裡練字,聽說前頭呂家送來了禮物,着實有些意外,宋九于是起了身。
宋九準備出書房時又想着哲哥兒多長些見識,這一路上她的為人處事,這孩子都看在眼裡,如今難得帶在身邊,就讓孩子坐在一旁看着,也算是一并教導了孩子。
于是宋九朝哲哥兒招了招手,将祥姐兒和瑞姐兒留在了書房裡接着練字,她帶着哲哥兒去了前堂。
呂家送來了禮物是宋九沒有想到的,畢竟她才給知縣府送禮,按理這個時候呂家夫人會氣惱她,想着怎麼對付她才對。
隻是當母子二人來到前堂,看到堂前站着的十名美少年,母子二人都驚住了。
呂家管事向宋九呈上禮單,正是十名美少年的賣身契。
宋九才想起自己故意傳出與護衛私奔的謠言,這不是讓人誤會了麼,這送來的美少年,個個身姿高挑,長得結實有力,都是按着她家夫君的标準去挑選的,定是猜測着她喜歡這一款。
不得不說這十名美少年真是養眼哇。
哲哥兒似懂未懂的坐在母親身邊,一身女娃娃裝束,可是坐着的時候卻是小身闆挺直,頗有他父親不苟言笑的威嚴。
宋九有些後悔将兒子帶在身邊了,這些事還是不要讓孩子看到的好,于是在哲哥兒耳邊小聲說道:“要不,你同兩姐姐去書房練字?”
哲哥兒疑惑的看向母親,問道:“母親是怕父親知道你收了十位美男子在身邊麼?沒事,我不告訴父親的。”
這……
宋九哪敢收啊,要不是她家夫君這會兒去了礦場,這不得出來打人了,這些美少年還有活路?那呂家的管事怕也是命不保了。
想來哲哥兒并不知這個中的含意,還真當禮物想着母親會收下。/
宋九将禮物清單放下,眼下她家夫君不在,她這與護衛私奔的名頭還在,要不逢場作戲一番。
于是宋九起身,來到衆位美少年身邊,就這麼一個個的看過去,不知道的還真以為宋九沉迷美色無法自拔,呂家的管事見了,心頭冷笑出聲,果然這法子對了。
宋九從十人當中挑選了兩位出彩的少年郎,說道:“這兩人留下,其他人不過如此。”
剩下的八位少年郎明顯松了口氣,但很快又緊張了起來,他們沒有被挑選上,那族人就不會得到呂家扶持的機會,想到家裡的情況,好幾位少年郎開始後悔剛才沒有表現更好一些。
任榮長是夜裡走的,宋九一夜無眠。
第二日清晨,宋九将強買來的首飾叫陳佐往知縣府上送去,并要在回來的路上将這消息傳出去。
昨日她将城東首飾鋪的鎮店之寶買走,轉頭就送去給了知縣夫人,而這首飾的來頭,正是海上來的舶來品,想必這消息一出,陽城的權貴夫人們會震驚了。
誰都不知道那首飾的來曆,唯獨這平江府的女首富給看了出來,尤其是海上來的外邦貨,那哪能來到内地,簡直是難得見上的一件稀罕品。
那日宋九買下這鎮店之寶的時候,呂夫人趙氏便以為是宋九準備送予她交好的禮物,如今沒想到,趙氏想了這麼多年的鎮店之寶卻并沒有落于她手,而是給了平素看着她都得客氣幾分的知縣夫人。
從此往後,貴夫人們參加宴席,那知縣夫人汪氏帶着那首飾不得壓她一頭麼?
趙氏生了氣,厚此薄彼,要說這女首富不知道陽城的天是誰,流水的知縣,鐵打的地方富紳,一方富族相當于土皇帝,整個陽城的經濟,隻要他們呂家動個手指頭,就有知縣頭痛好幾日的。
曆屆知縣不懂為官之道,不巴結地方富紳的,多是出不了政迹,被貶官調離的。
這位劉知縣在陽城待了有五個年頭了吧,三年一考,頭一屆就沒有出政迹,還被地方富紳們排外,處處為難。
眼下第二屆又有兩個年頭,能不能出政迹升官調離,那可得看他們地方富紳給不給他這個政迹了。
趙氏這就派身邊的嬷嬷給前頭老爺傳話去,她得不到的,趙氏也不能得到,至于那平江府的女首富算什麼東西,這兒可不是平江府。
那邊嬷嬷去前頭傳話了,這邊趙氏還不解氣,決定挑唆幾位夫人給宋九一個下馬威,早早将這女首富趕出陽城,休想在他們陽城做生意。
隻是當趙氏身邊的嬷嬷來到前堂,正要找家主老爺說出夫人的請求時,就見家主親自在挑選美男子,一時間令嬷嬷無法靠近,隻得站在一旁等着。
共計十名美男,算得上是陽城最美的少年郎,裡頭大的十八歲,小的十六歲,卻是身材結實,身姿高大,五官俊郎中帶着悍匪之氣,卻是比那女首富身邊的護衛情郎不知年輕了多少。
呂海生看着這些美少年很開心,交代身邊管事,說道:“去吧,給宋氏宅裡送去。”
趙氏身邊的嬷嬷聽到這話吓了一跳,怎麼的,這是要給那女首富送男人去?家主在陽城從來隻有别人送禮入府的,還沒聽說家主會親自挑選禮物送别人的。
美男子被帶下去了,嬷嬷被帶來家主面前。
呂海生聽完嬷嬷的話,動了怒,“夫人好糊塗,立即回去警告夫人,莫有别的心思,安生待在後宅,若是因此惹出事端,我定不會饒她。”
嬷嬷被吓得不輕,隻得趕忙回去傳話。
呂海生捏緊眉心,那江陵曹氏家的船是能用上了,可是哪能與識得舶來品的江浙富商相比,而且一旦搭上了這條線,可就能與海外邦國做生意。
且等冶煉出來的假銅錢換成了真錢,再借着宋氏的船,從海外運來舶來品,到那時,他們呂家豈能是陽城的首富,該是整個荊湖南路的首富。
呂海生是絕對不會讓家裡的蠢婦壞了自己大計的,隻要将宋氏籠絡好了,還怕生意做不成麼?
源源不斷的假銅錢出來,舶來品便是他将這些假銅錢洗幹淨的行當。
那些美少年就這樣急匆匆的送來了宅子。
那會兒宋九正帶着三個孩子在書房裡練字,聽說前頭呂家送來了禮物,着實有些意外,宋九于是起了身。
宋九準備出書房時又想着哲哥兒多長些見識,這一路上她的為人處事,這孩子都看在眼裡,如今難得帶在身邊,就讓孩子坐在一旁看着,也算是一并教導了孩子。
于是宋九朝哲哥兒招了招手,将祥姐兒和瑞姐兒留在了書房裡接着練字,她帶着哲哥兒去了前堂。
呂家送來了禮物是宋九沒有想到的,畢竟她才給知縣府送禮,按理這個時候呂家夫人會氣惱她,想着怎麼對付她才對。
隻是當母子二人來到前堂,看到堂前站着的十名美少年,母子二人都驚住了。
呂家管事向宋九呈上禮單,正是十名美少年的賣身契。
宋九才想起自己故意傳出與護衛私奔的謠言,這不是讓人誤會了麼,這送來的美少年,個個身姿高挑,長得結實有力,都是按着她家夫君的标準去挑選的,定是猜測着她喜歡這一款。
不得不說這十名美少年真是養眼哇。
哲哥兒似懂未懂的坐在母親身邊,一身女娃娃裝束,可是坐着的時候卻是小身闆挺直,頗有他父親不苟言笑的威嚴。
宋九有些後悔将兒子帶在身邊了,這些事還是不要讓孩子看到的好,于是在哲哥兒耳邊小聲說道:“要不,你同兩姐姐去書房練字?”
哲哥兒疑惑的看向母親,問道:“母親是怕父親知道你收了十位美男子在身邊麼?沒事,我不告訴父親的。”
這……
宋九哪敢收啊,要不是她家夫君這會兒去了礦場,這不得出來打人了,這些美少年還有活路?那呂家的管事怕也是命不保了。
想來哲哥兒并不知這個中的含意,還真當禮物想着母親會收下。/
宋九将禮物清單放下,眼下她家夫君不在,她這與護衛私奔的名頭還在,要不逢場作戲一番。
于是宋九起身,來到衆位美少年身邊,就這麼一個個的看過去,不知道的還真以為宋九沉迷美色無法自拔,呂家的管事見了,心頭冷笑出聲,果然這法子對了。
宋九從十人當中挑選了兩位出彩的少年郎,說道:“這兩人留下,其他人不過如此。”
剩下的八位少年郎明顯松了口氣,但很快又緊張了起來,他們沒有被挑選上,那族人就不會得到呂家扶持的機會,想到家裡的情況,好幾位少年郎開始後悔剛才沒有表現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