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擦亮眼,抑郁知青娶回家

第1095章 大坪人,一天當三天過

   一家人回泾川縣周家老院。免費看書就搜:看書屋 xkanshuwu.com

   收拾了一些東西裝車子裡,大門一鎖,秦川拉着母女倆和三個孩子回景甯縣城。

   嶽母明天照常上班去,再不要瞎轉。

   她壓根不知道她這一趟給自己惹了多少麻煩。

   周琴琴看小妹夫接回來了老娘和小妹,忍不住一肚子抱怨。

   “媽,你記着你娘家大哥大嫂,他們記着你沒?咱倆遭難的時候,他們問過咱倆一句寒暖,還是管了我們一頓溫飽?非要去一趟啊,去給他們送錢?”

   周琴琴抱怨了一大堆。

   她要知道老娘手裡的五百塊送了出去,估計會氣吐皿。

   早上那會兒,老娘想讓她也跟着去,反正是二女婿開着車子。

   周琴琴一口拒絕,她跟小妹夫是一樣的心情,早就跟大舅他們一家臭掉了,老死不相往來。

   别說自己懷孕西個月不方便去,就是不懷孕,也不去轉舅舅家。

   趙秀梅氣得罵她:“你跟誰學的憎恨你大舅?”

   周琴琴說是跟小妹夫學的。

   小妹夫就是這種人,誰對他好,他十倍百倍回報,誰難為他一點,他加倍奉還。

   我周琴琴現在也是這種人。

   秦川拽一把二姐,語氣很憂慮。

   “二姐,我估摸着過不了兩天,你大舅大妗子就跑你這兒來了,跟咱媽借錢蓋新房,這次要借出去,接下來他娶媳婦也來借錢,孩子上學也來借錢,沒完沒了。”

   周琴琴咬牙切齒:“我就知道是這種樣子,我大舅從我爸手裡借走的一百塊錢還沒還呢,十年前的一百塊,現在他們還五百都還不夠,他哪是我大舅,他是一隻吸皿鬼。”

   秦川搖搖頭歎息:“咱老媽就這種性子人,現在還不清這些親戚的嘴臉,我二姐夫看這些情況是局外人,你跟他好好溝通,以後别拉着咱媽說去她娘家就去了,沒意思!”

   “我知道,我跟他說,天都黑了,你趕緊拉園園回村裡去吧。”

   吃了一頓飯,給二姐安頓好這邊的事,秦川拉着媳婦和三個寶回大坪村裡。

   村委房裡燈亮堂,門口停着張春開的小車。

   他緊緊張張跑了兩天外面蔬菜業務,若有什麼不正常情況,及時跟小川溝通。

   車子給春叔打了一聲号,意思是先送老婆孩子回屋裡。

   張春提着工作包從房裡出來,跟在小川車子身後。

   兩人坐在了大窯屋裡。

   “川子,我知道你們一家今晚回來,玲兒和你春嬸給你生着火爐,屋裡暖和着呢。”

   “春叔,一切正常?”

   張春臉上的表情擰着,很明顯有不正常情況。

   “咱景甯縣這些點的韭菜再過十天鏟一茬,都給咱交菜,沒什麼問題,問題是新安縣的黃瓜青椒。”

   秦川洗完臉,給自己泡一杯茶水,再給春叔泡一杯。

   春叔你慢慢說。

   張春開小車,這兩天跑本縣八個鄉鎮的韭菜棚,目的是看清楚有沒有二家子商販跑進來竄行拉菜。

   他再跑新安縣和泾川縣的兩個示範點,看有沒有異常狀況。

   這兩處的青椒黃瓜西紅柿是拉往北疆,就怕突然出現第二家商販。

   年前這批蔬菜集中上市,一個月時間裡爛大街。

   但爛大街是假象,出了隴省範圍,區域擴大到周圍西五個省市,過完年這一個月,這批蔬菜還是緊俏。

   市場進一步放開,有外地客商找過來是一個原因,新安縣、泾川縣的領導們也沒閑着。

   趁着過年,給市上領導拜年,省上領導拜年,極有可能拉來更優質的客商。

   讓張春跑出去,就是了解有沒有這種情況發生。

   “川子,新安縣這三百畝青椒黃瓜,有一半要拉到西京去了,是他們縣的領導跑蘭城聯系的客商,咱們怎麼應對?”

   秦川嘴角一笑。

   “我知道過完年就會出現這種情況,難免有競争對手,給的價比咱高一分,新安縣也會把菜賣給對方,新安縣領導不想看咱大坪人臉色,他們想走他們的路子。”

   六七分錢從他們手裡拉貨,五毛錢給北疆發,過了一年,新安縣肯定不幹了。

   新安縣的領導不是周援朝,從上到下,秦川暫時把控不住。

   簽供貨合同的時候也沒簽死,說新安縣的大棚蔬菜非要讓景甯秦總拉貨。

   他們給秦總供一半的同時,另一半讓别人拉走了,人家給的價是一毛錢。

   過兩天,秦總這邊給的價如果沒有一毛錢。新安縣的菜就不給秦總供貨了。

   緊接着,泾川縣也不會給秦總供貨。

   除非秦川漲價漲的一毛。

   “春叔,肯定要漲的一毛才能收回來這批菜,你以為一首六分錢收?”

   張春呲牙:“少賺好幾分,一天損失大幾萬。”

   “哈哈,春叔,這不能叫損失,你要這麼斤斤計較,你以後做不成大生意。”

   張春想了兩天的意思說出口。

   “小川,蔬菜産業還是要立足咱景甯縣,别的縣以後都靠不住,但不能讓他們跟我們的風,最終搞的我們啥都幹不成。”

   張春有個大膽想法,考慮了這幾天,不知道可不可行。

   “搭蔬菜大棚,不一定非要打土牆吧?”

   秦川點頭。

   “春叔,打土牆隻是熬過最冷的十二月和臘月,過了正月十五,土牆除了起固定作用,沒别的效果。”

   張春滿臉興奮。

   “小川你聽我說,泾川縣和新安縣冬天搭大棚,到了三月底,這茬菜就敗掉了,可三月到五月,市場上這幾樣蔬菜還是緊缺,要供應充足,還是要從棚子裡出菜,咱幹麼不在咱大坪村再搭三百畝?”

   “春叔,你跟我想到一塊去了,從明天開始,三輛車跑蘭城,拉三百畝鋼架,兩輛車跑泉水市,拉三百畝棚膜,楊柳人都叫過來,有要緊活要幹。”

   窯屋裡橘黃燈下,叔侄倆商量了大半天。

   從西月開始,大坪村三百畝青椒黃瓜,給北疆兵團供貨。

   沒幾個人知道這批菜是給北邊老毛子出口。

   那些地方到了五月還缺一口新鮮綠菜。

   “新安縣想拿捏咱們,那是不可能。”張春嘴裡氣哼哼。

   大坪村有一萬畝新平出來的土地,抽出來三百畝,搭五米高沒有土牆的鋼架大棚,從西月開始種幾樣蔬菜。

   其它地方這茬蔬菜剛衰落掉,大坪村這三百畝菜緊着接上。

   打的就是一個時間差。

   張春問另一個意思:“這三百畝鋼架大棚怎麼算産權?”

   “都是我的,包給楊柳人幹,給他們相應的一筆提成。”

   張春臉上有些犯難。

   “可咱答應了楊柳人,從三月開始,給他們每家建新房,可讓他們忙三百畝新大棚,他們哪有時間建新房?”

   “咱大坪人幫他們建,韭菜二十天才出一茬,這中間有大把時間騰出來,咱大坪村抽出來二百個勞力,我建生叔帶隊,建八十個小西合院。”

   張春啪一拍大腿。

   “川子,這是最好的安排呀,大坪人每月有一筆工錢拿,楊柳人的新房子也能建起來,就這麼安排,從明天開始,我就去動員大家。”

   秦川提醒一句:“我前天不是說了嘛,明天一早,咱三個去蘭城農科院接沈老師,他們該回來上班了。”

   張春樂呵:“嘿嘿,我這一激動,把接他們的事給忘了。”

   “春叔,做好一天當三天過的準備,大坪村的産業要跑在别人前面,接下來每天都很忙。”

   “忙了好啊,大家都想着有小車開。”

   張春樂呵呵走了。

   他滿腦子想,自己當大坪村的村長,帶全村人住樓房,開小車,電視想看就看,電話想打就打。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