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擦亮眼,抑郁知青娶回家

第1396章 十一月,村裡有一股不正常風氣

   從進入十一月開始,大坪村裡熱鬧氣氛有些不一樣了。

   張家秦家李家王家蔺家,平均下來,差不多隔五天就有人家辦酒席擺桌,全村人趁熱鬧。

   從三月到十一月,大家憋着的一股氣兒終于要發散掉了。

   大家不是走在去誰家吃席的路上,就是坐在誰家院裡吃席。

   到了十一月底,大坪人吃席吃的有些厭煩了。

   秦建文先煩,嘴裡抱怨:“川子,我怎麼感覺我每天都在吃席?一攤子工作再幹不順手,這樣下去不是辦法,你要管管。”

   侄兒瞪眼:“我管得着嗎,我又不是村長。”

   要管也是張春管的事。

   秦書記手底下的工作不光是收高崖棉花,整個鄉十三個村裡的事兒多了去。

   你天天坐桌吃席,喝兩盅酒開小車呼來喝去,川子說的,總覺得哪天要出事。

   侄兒聽到親叔抱怨,稍稍有些疑惑。

   “三叔,你怎麼可能每天都吃席?我在咱們村也就五六天吃一次。”

   秦建文瞪眼睛:“你還說,外面咱秦家親戚辦酒席,你推在我身上讓我去,我能不去嗎,我一個人記兩份禮,可不是天天坐桌?”

   秦川這才意識到,外村親戚,七大姑八大姨們也在十一月有七八家事情,大坪村秦家這一門人都要出人情随禮,秦建文要去的禮,小川也要去。

   話說回來,自己父母也不在人世,外面這些親戚們的人情往來,秦川也就是應付一下,婚嫁事情,人家請來了,讓秦建文代禮金去,人家不請,秦川裝作不知道。

   可秦建文不能裝作不知道,小川不去,他要不去,親戚們關系就斷了,這樣不好。

   十一月份出來,秦建文感覺每天都在坐桌吃席。

   其實中間也隔了一兩天沒去,然後同一天去了兩家,平均下來就是每天去一次。

   大坪人擺桌,要提前兩天做準備,大坪人感覺每天都在吃席。

   大家說不影響小川老闆的收益。

   土高鄉集散地每天進貨出貨,是定西洋芋和青椒,還有各鄉鎮的秋末冬初的韭菜,還有面包廠的一千多箱面包。

   這些貨要人力從集散場地拉到火車車廂跟前裝貨,主要勞力是大坪人。

   三天兩頭參加酒席,肯定影響出貨出車進度,張春看在眼裡,也是憂慮。

   “川子,十一月的收益肯定有影響,可你也不能擋着人家不辦桌呀,都是嫁姑娘娶媳婦代滿月的人家。”

   秦川歎一口氣,一個意思說明白:“春叔,這裡面隐藏着一股歪風,你看出來了沒?”

   張春也歎氣。

   “我是大坪村的村長,我能看不出來,咱村西大姓差不多是西個家族,都在擺闊氣搞攀比,李家擺了二十五桌,花了八百塊,王家就要擺三十桌花一千塊。

   看誰家桌上的紅燒肉冒的高,誰家的魚大,誰家的菜不是十三個是十八個。

   去年咱村裡過了幾個事情,桌上菜吃的光光的,今年一看,半碟子半碟子剩下端下去倒桶裡,張旺拉過去喂豬,都不好意思喂了。”

   秦川看在張春臉上,嘴上誇贊:“春叔,你能看出來這一點,你是好村長,當村長的你要帶頭,搞出來一些細則,把這股風氣殺一殺,耍耍你村長的威風。”

   張春摸摸下巴:“要不咱搞一場憶苦思甜動員會?”

   “憶苦思甜?”

   這種活動十年前的的以前經常搞。

   張春是好村長沒錯,可腦袋裡還是十年前的腦袋。

   “咱打麥場上砌幾個土竈,熬兩大鍋玉米糊子,放一碗酸菜,不要一點油水,讓全村人從早到晚吃上一天,他們就能想起來六零年挨餓的光景。”

   秦川皺眉頭,不太同意春叔的意見。

   “你的意思,咱們回憶苦日子,該結婚的就不結婚了,該嫁姑娘的就不嫁姑娘啦?”

   “也不是嘛,讓大家有這樣一個心情,現在的日子好是好了,但不要攀比浪費。”

   秦川覺得這種事兒用吃憶苦思甜飯不能解決,張春肯定白忙活一場。

   “你聽我說張村長,一個村裡人過日子,過的就是一個人情往來,大家收入高了,日子好過了,手裡有了活錢有了積蓄,誰不想風風光光?所以說,你的那招吃憶苦思甜飯隻能讓人笑掉大牙。”

   張春剛剛有的興奮勁兒被小川兩句話澆滅了。

   “那你說怎麼辦?”

   “寫倡議書,大字報那種,貼在村道裡的通知展示欄裡,五講西美,勤儉節約,二十桌能辦完的堅決不辦三十桌,十三個碟子己經很闊氣了,沒必要上十八個碟子,意思就是這麼個意思,細則上你跟我三叔在想想,再細化一下,咱大坪人還是聽你話的,誰的五講西美搞在前面,給誰發紅五星,戴大紅花,就是大坪村文明之星。”

   張春仔細琢磨小川侄兒說的意思。

   “這行不行呢,怎麼感覺跟學校裡搞的一套一樣。”

   大坪學校裡,這一學期李青就搞這一套。

   通知欄裡用紅紙貼出來“進步之星,希望之星,璀璨之星”等等。

   學校裡孩子們都有獎狀拿,大坪村學生一天到晚朝氣蓬勃滿臉興奮,那精神面貌好的說不成。

   當然了,孩子們精神好,還因為學校裡每天早上給他們發雞蛋牛奶面包。

   他們不在家吃早飯,就在學校吃,就這一點,八六年九月以後的大坪學校的學生春光滿面,個子蹭蹭往上飙了一截。

   張春認為川子這個提示很重要,就這樣搞。

   十一月底,給大家領工資之前,平安集團兼大坪村委總部院子裡,展示欄裡三張紅紙上的通知貼了出來了。

   小到不在村道路邊随便大小便,大到酒席上盤子裡菜吃光吃盡,再到婆婆不兇兒媳婦,兒媳婦不給婆婆臉色,再到大坪人聽村委安排,聽小川指揮,争取明年每家每戶收入翻一番。

   這三張紅紙立馬吸引了大坪村三百多人圍觀。

   他們來領這一月的工錢。

   “噢喲,明年咱的收入要翻一番?不可能吧?”

   “翻一番就是六萬,我的天,小川老闆要帶咱搞什麼産業收入翻一倍?”

   “這還用說?咱跟着小川老闆的路子走下去,别說翻一番,翻三番都沒問題呀。”

   “對對,翻三番都沒問題,去年十月,咱每家平均下來收入過萬,今年過來,咱每家收入都是三萬,這都不是翻三番?”

   大家看着紅紙大字報,正這樣議論,後面一個聲音嘟囔:“咱明年收入翻倍,張春和小川老闆又讓咱一家買一輛貨車,他在一輛車子上賺一萬塊。”

   大家轉過臉一看,說這話的是王華雄,他似乎不是好心情說這話。

   他說的意思誰聽不懂?

   大坪人的收入,小川老闆繞個彎賺走了。

   明年大家收入超六萬,他讓大家買貨車。

   大家看清楚沒,大坪村口的加油站越來越正經,小川就是為了每家都有貨運車做準備。

   “王華雄,你什麼意思,你家六萬塊錢能買來一輛貨車?”

   王華雄哼一聲:“明年這個時候,每家收入有十萬八萬,他肯定讓大家買貨車,他自己又賺一把,這是他賺錢的手段。”

   大家仔細一想王華雄說的話,小川老闆好像就是在走這條路子。

   “可我家有了貨車,我連人帶車拉貨出車賺錢,一個月下來要掙六百塊呢,這一塊一年下來就要掙八九千一萬呢。”

   “就是呀,你們看看張保中,每天出一趟車,他一個月領八百塊,一年就掙一萬。”

   “話說回來,咱大坪村每家都有了一輛拉貨車,說出去誰不羨慕。”

   張春在後面聽見了他們議論紛紛,瞪着眼睛罵:“他娘的你們就看到了明年收入翻一番,從三萬翻到六萬,你們咋不看前面寫着什麼?”

   幾個人嘴上樂呵:“村長,看着呢看着呢,你的意思就是少擺闊少攀比,多憶苦思甜嘛。”

   “關鍵要牢記咱是農村人,勤儉節約啊同志們。”

   “就是就是,我們能不聽你村長這個意思麼,一定勤儉節約。”

   一院子人樂呵呵,看張村長親切的不行。

   今天領十一月的工錢,張村長說什麼他們聽什麼。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