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1章 給市财政局借五百萬
景甯縣交通局的局長是李學義老爸。
下午上班時間,秦川坐在了他辦公室裡。
修的油路很長,話可以短說。
“李局,從咱們景甯棉紡廠到我們土高鄉的油路該鋪設了,在原來的路基上再拓寬二十米,資金有兩百萬,萬盛房産公司的萬經理帶一百個工人幹活,明天過來跟你銜接,我希望工程盡快開工,趕十月底能跑車。”
“還有,不該繞的彎子不要繞,該繞的還是要繞一下,共和鄉、紅鋪鎮、大蘆小蘆,永和鎮這些鄉鎮,土地面積寬闊又澆不上水的地方重點考慮。”
李局以為秦老闆跟他談他兒子兒媳的事。
他同意小兩口子在大坪村住一套樓房。
沒想到秦老闆一張口就說修景甯縣各鄉鎮公路的事。
李局立馬明白,這筆錢是秦老闆出。
“同一時間,沿公路兩邊鋪設景安渠灌溉管道,延伸到大蘆鄉最南端的紮子塬上。”
李局趕緊在本子上記錄下秦老闆說的要點。
“秦老闆,你剛從周書記跟前離開?”
“我剛從陸書記跟前離開,資金很快到你手裡。”
李局說他馬上起草報告給縣委,批複下來,資金到位,立馬開工鋪路。
九八年以後,鄉鎮之間的油路才開通通。
零五年以後,景安渠才修到大蘆鄉紮子塬。
這兩件工程從現在開始動工,今年完不成,明年這個時間肯定能竣工。
秦川心底裡憋着一股勁兒,就想看看,這年頭這兩項工程,是不是也要拖拖拉拉五六年,是不是要花掉五千萬。
李局長滿身心震驚。
“秦老闆,我就知道你要出錢幹這項活,我跟水利局,農牧局緊密銜接,隻要有這筆資金到賬做保障,鋪路工程很快的,道路兩邊的灌溉管道也很快,保證一個鄉鎮有一個大坪水庫。”
秦川嘴角樂呵,今年過來,各部門都在考慮這件事。
秦總土地産業貨運貿易列入重點發展項目。
秦川跟李局雙手友好。
“李叔,我跟義哥是生死兄弟,這一輩子的生意就纏攪在一起了,希望我們景甯縣的土地産業靠各位領導銜接,我在這裡,代表廣大種植戶謝謝你啊。”
李局說,他今天下午就召集各鄉鎮交通所公路段的幹部們開會銜接。
争取六月底開工。
景安公路從縣城法甯寺入口開始鋪設,一首鋪到新安縣香山鎮接口處。
這件事跟李局探讨了半個小時。
從交通局出來,秦川本來想一鼓作氣去新安縣,跟他們的雷書記銜接一下。
走在半路,想想找雷書記不妥。
這段時間他們的新安小區建設牽扯到了很多麻煩,雷書記有些焦頭爛額。
一個私人老闆過去,高高在上的口氣,說自己出資兩百萬,修通新安縣到景甯縣到銅城市的公路,人家可能對你很反感。
高崖塬上,何遠民一斤蒜薹沒拉走,雷書記心情更擰巴,不可能打心底跟秦總好好說話。
在景甯縣地盤上怎麼折騰都沒關系,跑新安縣去就不合适。
再說了,陸書記從上到下銜接,力度會更大一些。
自己何必多此一舉。
秦川心底裡還有一個想法不跟别人說,我們景甯縣修五十公裡油路,你們新安縣也修五十公裡油路,三個月以後,讓世人看看,你們新安縣是不是跟建新安小區一樣,兩百萬不夠?
還能牽扯出來一堆蒼蠅蚊子。
秦川用這個辦法,讓新安縣領導幹部來一波整頓。
回到土高鄉己經是下午五點。
從高崖塬上一路開過來,兩邊蒜苗地裡,大人小孩鋪開了一大片抽蒜薹。
秦川給他們安頓過,早上太陽沒出來之前抽兩個小時,下午太陽落下去後抽兩個小時,這會兒陰天,不影響他們早點幹活。
幾個中年男人看眼前路上開過來秦老闆的小車,招着手喊着話給秦總打招呼。
車子停在地邊,從駕駛室出來,秦老闆站在地邊給他們打招呼。
是丁莊的土地,一家子有十幾畝到二十畝。
男人們婦人們都圍上來了。
“秦老闆,我聽秦書記說你跑市裡縣裡,給咱跑修路工程去了?”
這幫人知道的這麼快!
“是啊,咱這條沙土路要拉展鋪首,要拓寬二十米,你們的地要在兩邊延伸十米,秦書記會給你們談好占地補償。”
幾個男人一臉疑惑。
“占地補償?秦老闆,給我們路邊修油路,我們盼都盼不來,我們還敢要占地補償,地是集體的地呀!”
“對呀秦老闆,隻要咱這兒修成又寬又展的油路,隻要你帶我們掙錢發家,我們不可能要占地補償。”
秦川聽明白了,在景甯縣修油路,隻要秦總說話,沒有人阻擋占十米寬的土地。
公路從高崖塬上經過,一首到大蘆鄉紮子塬上,兩邊的地要拓寬十米,不是什麼大問題了。
公路往過修,水管子往過鋪,旱地成了能灌溉的水澆地,能鋪設噴灌滴灌的土地,誰要擋着不讓拓寬,誰就是傻子。
土地是村集體土地,村集體說了算,鄉政府說了算。
秦川知道,自己避開了二十年後修路占地的巨大矛盾。
省了一大筆補償支出。
二十年後占地修路,倒不是農戶蠻不講理,是大家私有資産意識強烈,知道占地不給補償就是不行。
但這年頭,隻要說一句占地是為了給大家修路,農戶不敢不同意。
一路走過來,秦川問了十幾家人,沒有一家人敢有懷疑說不讓占土地修油路。
回到土高鄉找秦書記。
“川子,我接到周書記電話,說市上撥下來兩百萬工程款,從109國道到新安香山鎮,兩個縣區範圍的公路要修出來,三十米寬,每個鄉鎮都要打通,明天早上,每個鄉鎮的書記鄉長都要去開會,盡快動工,趕十月底完成修路工程,趕明年三月完成景安渠鋪設工程。”
秦建文說的一臉興奮,壓根就沒意識到修路資金是他親侄兒拿出來的。
“川子,我算了一筆賬,各個鄉鎮有了這條公路,有了景安渠,從高崖塬到紮子塬,牽扯到五個鄉鎮,有六萬畝土地就能旱澇保收,都是你的産業基地。”
秦建文的興奮,侄兒能聽出來。
高崖塬上一萬畝土地,秦川搞産業,一年能有三百萬收入,六萬畝土地,用這種模式發展下去,一年的産值就是幾千萬。
景甯棉,景甯大蒜,景甯青椒,景甯硒沙瓜,景甯和尚頭小麥。
秦建文感覺這片土地産業前景廣闊。
明天一早,各鄉鎮圍在周書記跟前開修路鋪渠研讨會。
“川子,周書記說了,咱景甯縣趕十月底通油路,我一想我就睡不着覺。”
陸書記站在高處考慮大局,兩個人悄悄商量的事兒,他沒跟下面的周書記透露。
周書記也也就不知道撥下來的修路款是從景甯秦總手裡出去的。
資金要王莎帶着相關手續去銅城農業銀行提款,再劃到銅城市委财政名下,再從财政撥出來,繞的彎子不小。
秦川回到村裡,王莎剛好在辦公室整理賬目數據。
“莎莎,你家小丁丁誰看護?”
這還用問,當然是嫂子了。
“你明天和顧秀秀去銅城市農業銀行,撥一筆款子給市财政局,辦好借款手續。”
“川哥,給誰借錢?”
“給市财政借五百萬。”
王莎一臉吃驚:“我天,幹什麼的錢要給市财政局借五百萬?”
“修景安公路和景安灌溉渠,先撥給财政,再撥給咱景甯縣和新安縣,别忘了去市委找陸書記,讓他出文件打欠條。”
王莎腦子裡呼呼轉。
私人老闆給市财政局借錢撥款的情況誰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