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不要搭理
就在崔大妞猶豫自己接下來該怎麼辦的時候,面前的大門突然被從内打開了,她還吓了一跳。
崔大妞擡眼的時候,正好和瞿麗麗四目相對,瞿麗麗狠狠瞪了她一眼。
因為剛才還聽到自己父親在屋裡動手打人,因此即便此刻瞿麗麗打開了大門,崔大妞也不敢進去。
看到崔大妞就一肚子火的瞿麗麗轉身把大門關上,頭也不回的抱着小寶去敲了隔壁的大門。
直到自家的大門被敲響,宋宛這才從這次大大方方的聽牆角中回過神來。
蘇大姑聽到敲門的聲音要去開門,宋宛想了想道,“我去吧。”
宋宛能夠理解瞿麗麗的心情,因此大方的去開門,讓她進來了。
果然,瞿麗麗進來後,還沒放下小寶,嘴裡就已經開始在不斷的數落着崔大妞過去做的那些腌臜事。
“我那公婆也是個沒腦子的,偏心眼的,今日若不是公公在家,我看她是真的還要她這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女兒進來。”
“不對,不是,她可不蠢,是純純的壞,我剛才出門的時候可不是又碰見她了,你不知道她那雙眼睛裡一定又在想什麼惡毒的計謀。”
“她也不傻,也知道家裡因為她鬧起來,這個時候,也不着急往家裡沖了,我看反而要在門外裝可憐了。”
宋宛默默的聽她抱怨着,心想她這次分析的倒不錯。
正好手邊有用紅糖做的麻糍,也有一點幹菊花泡的茶,她便先是将紅糖麻糍給了小寶,小寶止住了嗚咽的哭聲,終于開心了起來,注意力完全在手上的麻糍上。
宋宛又給瞿麗麗倒了一杯菊花茶,看她講了這麼久,拿來給她潤潤嗓子。
整個過程中,宋宛都一言不發,畢竟都說清官難斷家務事,而且她和崔二嬸一家也沒有那麼熟,之前和瞿麗麗的關系也一般。
不過,宋宛也察覺到,這幾日瞿麗麗對她的态度明顯好了許多,說話也不怎麼陰陽怪氣了,她想這或許就是崔二郎的功勞,估計崔二郎沒少勸她,也有在說自己的好話。
宋宛天生也不是喜歡與人為敵的,所以瞿麗麗對她沒有敵意,她自然也是願意友善的對待她。
過了好一會,瞿麗麗終于說累了,感覺自己嗓子快要冒煙了,就随手拿起宋宛遞給自己的茶。
“你說這怎麼辦啊?”瞿麗麗也有些無可奈何,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宋宛也不說别的,隻是告訴她道,“我相信二叔是個心裡有譜的,況且這個家目前也是你公公在當家做主,若是萬一最後的結果不盡如人意,你在和二郎另作打算也不晚。”
“首先你們得沉得住氣,别亂了陣腳。”宋宛又給瞿麗麗添了一盞茶。
她的話,确實像是給了瞿麗麗指引,一下子點醒了瞿麗麗。
她的内心一下子平靜了下來,沒有剛才來時那麼煩躁和混亂了。
“你說的對。好,我且等一等。”瞿麗麗心情平複,這才又好好的将小寶抱起來,給他擦着臉上的淚痕。
“小寶不怕,不管怎麼樣,都有娘保護你呢。”瞿麗麗摸了摸小寶的頭,宋宛見狀,也就放心了。
宋宛想着,反正瞿麗麗回去也是生氣,現在還不到做飯的時候,再留她在家裡坐一坐也是可以的。
她見小寶吃完了紅糖麻糍還在那裡意猶未盡的舔着小嘴唇,心想小寶這孩子還算是個招人喜歡的,就又去拿了些其他的小肉脯和小魚幹來。
看到宋宛這麼盛情的招待自己,瞿麗麗倒也有些不好意思了。
說實話,她之前确實嫉妒宋宛,總是故意朝着她陰陽怪氣的,可是現在她先收斂了,才發現宋宛的好,宋宛确實是個好人,以前她是真的太不懂事了。
于是,瞿麗麗這次沒有好意思直接接過來,反而給宋宛擺手,推辭了起來。
面對瞿麗麗的推辭,顯然宋宛也是有些意外的。
反應過來以後,笑着解釋道,“這些東西我們大人平時吃的也少,就是省給家裡那些孩子們吃的,小寶也是孩子,又能吃的了多少,你放心拿吧。”
見宋宛是真心的想要給她,瞿麗麗很是感動,她看到小寶早就眼睛亮晶晶的盯着這些好吃的,哈喇子都要馬上滴下來了。
她有些不忍心,也有些不好意思,心疼小寶終于還是接受了。
接了宋宛的小零食,一遞到小寶的手裡,他就開心的大口吃了起來。
等小寶将這些東西吃完,肚子也差不多填飽了,時間也差不多到了做飯的時間了。
這次瞿麗麗是有眼色的,她覺得自己已經收了宋宛給的那些好吃的,也不好一直留在這裡,若是宋宛開口讓他們留下來一起吃飯,她就更不好意思了。
所以,瞿麗麗堅定的起身,抱着心滿意足的小寶要回去了。
“趁着現在雨不大,我們就回去了,我也回去看看,聽聽我公公到底是什麼意思。”瞿麗麗感謝的看着宋宛。
宋宛點點頭,确實現在對她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時刻盯緊崔大妞,絕對不能容忍那個禍害進門。
待瞿麗麗他們離開後,小如便扒着門框探頭探腦的往宋宛這邊看。
宋宛有些好笑,招招手道,“過來吧。”
誰知話音剛落,小如便直接跑進來了,而且進來的,還不止她一個人,身後小平和小安都在。
他們一臉好奇的問宋宛道,“娘,隔壁的動靜好大啊,我們都聽得一清二楚。”
幾個娃娃你一句我一句的,
無非也是在好奇,之前崔大妞做了那樣的事,崔二叔和崔二嬸到底會不會讓她進門。
“總之呢,隔壁現在回來的人,是個大麻煩,不管他們跟你們說什麼,都不要搭理,也不要回答知道了嗎?”
“她是崔二叔和崔二嬸的女兒,雖然說她之前做的事,又壞又惡毒,是不能被原諒的,但這也背不住她一直哭求,或許她的父母也就心軟了,原諒了也不一定。”
宋宛先是将這其中的厲害麻煩說給幾個小家夥聽,小家夥們都十分配合的點點頭,之後幾個小家夥又聽宋宛那麼說,各自也都有一些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