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第四百九十四章 分錢,震驚大哥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羁中馬 9792 2025-04-19 15:37

  陸大嫂聽到拖拉機聲響,出來看到李建國拉着一車人回來,也看到了自己的丈夫坐在頁子闆上,急忙叫鐵頭過去幫父親拿行李。

  鐵頭過來的時候,正聽着李龍給父親發錢,三百七十二塊錢的數目念出來,鐵頭自己驚了一下。

  他已經是少年,對錢數字有概念了。

  一輛自行車一百八,三百七十二,可以買兩輛自行車了。

  自己父親出去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賺了這麼多錢,這……真的太誇張了!

  畢竟這年頭工人工資一個月才三四十塊錢。這三百多,頂一年的工資!

  他看向父親的目光裡就有了崇拜。

  自己的爹,還真是利害啊!

  “……許飛虎,八十三個擡把子,三百三十二塊錢。”李龍念着第二個名字,許飛虎走了過來。

  “來,先算一下你是不是這麼多。”李龍看出來他的心思。他覺得自己數目竟然沒有陸英明多,有點不服氣。

  其實各自的數目多少,每個人心裡都有本賬,但許飛虎要覺得不信,這個也沒辦法。什麼心理作祟李龍也不去想,讓他自己算就好,反正每次驗收的數目都是有本人簽字的。他把總數加了兩次,不至于加錯。

  許飛虎又算了一遍之後,認下了這個數字,然後接過李龍遞過來的三百三十二塊錢,臉上帶上了笑,開始數錢。

  這麼厚啊!

  李龍開始寫他的數字和名字,然後寫下一個。

  許飛虎過後是陶建設,之後是賈衛東,再之後是許德軍……

  每個人其實都将自己能賺的錢數在腦子裡過了不少遍,所以基本上李龍報出來的數字他們就直接簽字。

  李龍不會把這個算錯,他們隻需要數錢簽字就行。

  有些人家已經聽到了拖拉機聲響,知道了這個,人已經過來了。陶大強今天和李青俠去下了網,回來的時候看到李龍的拖拉機在院子裡,這麼多人在,自然就清楚是怎麼回事,摔推着自行車就在院門那裡等着。

  等陶建設拿到錢之後,陶大強和李龍招招手打個招呼,就把父親的鋪蓋帶在自行車上,一起回去了。

  陶建設拿到了三百六十四塊錢,不少。

  對陶大強來說倒不算啥,這二十多天他賣魚也差不多掙這麼多錢了——不是每天都能去逮錢賣魚,地裡還有活。

  父子兩個雙份錢,這也算獨一份——哦不,李家那個不算。

  知道父親要強,陶大強雖然嘴笨,但還是把父親給誇了一下。

  陶建設臉有點紅,但也是有點得意在其中的。

  他的想法和曾經的李建國有點類似。弟弟(兒子)能掙錢,比自己還能掙錢,除了自豪外,還有點隐隐的危機感和不服氣。

  現在能掙到了錢了,那股子氣自然也就平了。

  一個個拿着錢離開,或自己背着鋪蓋,或被家人接走,一直到最後就剩下李建國。

  李建國是所有人中編擡把子最多的。一來他和陸英明先去了一天,二來本身手底下動作就快。能成為隊裡的元老可不僅僅是資曆,也得有本事。

  李建國編了一百零一個擡把子。李龍沒讓他簽字。院門口也沒了看熱鬧的人,大嫂先前過來看了一眼,看沒忙完就走了。李建國原本也是想回去,反正都是自家人,但想想還得給弟弟站台,所以就一直等着。

  “大哥,這個是你的。”李龍拿了個整數給了李建國。

  “這麼多?”李建國吓了一跳,“你這是……”

  “八塊錢一個擡把子。”李龍小聲說道,“你這個我肯定不能抽啊。不給外面說就行了。”

  “嘿!”李建國看着這錢,還有些猶豫。李龍塞到了他的手裡,笑着說道:

  “大哥,這錢是實實在在咱自己掙的,辛苦了那麼多天了,得休息兩天了。”

  李建國其實想到過李龍會多給他錢,但沒想到多這麼多!

  其他人裡,陸英明算最多的,也不到四百塊。

  自己這裡直接翻一倍!

  看李龍的表情,李建國知道這事就這麼定了,他便不再客氣,把錢接過來塞到衣兜裡,問道:

  “供銷社那邊……”

  “我給股長給了一千。”李龍小聲說道,“後面我還指望他再給我找活哩。這擡把子最多再有兩三年,後面就沒有了,咱們能掙一年是一年吧。”

  “兩三年……”想着弟弟一次賺兩千多,也不少了。但這活想想也不是别人能接到手的。

  “還是不能說,說六塊錢就行了。”李龍邊往後面大哥院子走邊說道,“财不露白。”

  他是聽過一個故事的,反例。

  複員回來的許海軍講的。

  某後勤單位在南疆沙漠裡有一個油料保障點,隻有一個在看着。剛到的時候單位每周檢查,這人把這裡管理的好好的,後面上級單位就一個月或者兩個月、一個季度檢查一次。但送給養物資送的很及時,領導也很關心。

  這個人覺得領導對他很好,在第二年某天領導過來送給養的時候,給領導塞了一條中華。

  那個時候領導抽雪蓮王已經是很奢侈了,算頭一回在自己手裡看到一條中華。

  然後就懷疑了起來。

  上級很快過來檢查,然後發現庫裡少了價值上千萬的油料,而從這個人這裡查到了幾百條中華,還有上百萬的現鈔。

  原來他讓過路的司機在這裡加油了。一開始也隻敢讓加一點,收條雪蓮啥的,後來膽子越來越大,就開始收現金。

  最開始他看着給人加油,還膽顫心驚的,後來就任由那些司機自己去加,錢給到位就行。

  上天若使其滅亡,必使其先瘋狂。

  間接損失上千萬,這個人最後判了死刑。

  他的上級負連帶責任。

  虧不虧?

  很虧啊。

  回到李建國院子,這邊飯已經做好了。李青俠杜春芳都在院門口往這邊看着,身邊是李娟和李強。梁月梅和陳麗蓉在擺着桌子,李雪蘋和李雪琴兩個站在李娟身後,她們兩個現在跟李娟親的很。

  “嘿,都黑了,瘦了。”李青俠笑着說,“這在山裡也能曬着?”

  “我能曬着,我大哥是天天煙火熏的,編那擡把子天天得燒條子。”李龍解釋了一句。

  “吃飯吧。”梁月梅在桌子那裡喊了一聲。人多,飯桌支在外面,一個大桌一張小桌。因為并不知道李建國他們回來,飯菜是米粥饅頭,中午剩下來的炖魚,臨時炒了個雞蛋,又加一個韭菜肉。

  菜量大,所有人分開上桌吃飯,你一句我一句,你遞個饅頭我端碗粥,一時也挺熱鬧。

  幾個孩子原本一直看着大人,李建國李龍都是好久沒見的,也想說幾句話,也挺失望,因為這一次大人沒帶什麼好吃的回來。

  但很快就忘記了,今天晚上加菜,本身桌子上就有好吃的,加上孩子多熱鬧,很快就有自己的話題。

  李龍看了一眼,發現四個孩子在李娟帶頭情況下還是挺規矩的。李娟這個姐當的挺好,其他幾個也都聽話,這就挺好。

  吃飯的時候,家裡人你一嘴我一嘴就問着山裡的事情,有時候是李建國回答,有時候是李龍回答。知道在山裡能天天吃到肉,他們也就放下心來。

  其實看看李龍和李建國的臉色就知道,他們在山裡并不算受罪。梁月梅最清楚,以前李建國去山裡副業隊幹活的時候,回來基本上能瘦好幾公斤,需要好些天才能緩過來。

  但進山一次幹的活能頂半年的工分,所以又必須得去。

  現在好了,錢不少掙,身體也沒虧着,時間也不算長,這還要啥?

  晚飯一直吃到了天黑才算完。李龍今天也沒打算再回縣裡,自己家的院子在那裡放着,咋說也是得住一晚上的。

  “你那屋子你娘天天開門放風,裡面沒啥味道。”李青俠說道,“你在山裡也累壞了吧,明早睡個懶覺,到時我就不等你了,和大強把網取了,到石城賣魚去。”

  “老爹,你這逮魚賣魚還怪美着哩。”李龍笑着說道,“天天有錢進賬,比當工人還要舒服。”

  這時候當幹部是普通農民不敢想的。能當個工人就已經是想到盡頭的美事了。

  “嘿,那是。我這一天就能掙工人大半月工資,現在就是讓我當工人我也不幹。”李青俠兜裡有錢,底氣也足,“再掙一段時間的錢,我自己就能買台彩電了。”

  “不用,過兩天我就給你買。”

  “才不要你買哩。”李青俠心氣很高,“好好過你的日子就行了。該要孩子了,你也不小了。”

  李龍苦笑,他才二十二,這就不小了?

  李青俠說,杜春芳也說。以前李龍匆匆回來匆匆走了,今天能在家裡呆一晚上,他們就在李建國的院子裡聊天。幾個孩子也跟着湊熱鬧,打問着山裡的情況。李龍間或說一點,就夠李強他們羨慕向往半天了。

  後來李娟帶着李強去休息,陳麗蓉帶着兩個孩子回老馬号。李龍想了想對李青俠說:

  “老爹,後面讓俺二嫂住我那個院子西屋吧。屋子裡反正也沒啥,二嫂天天在馬号那裡住也不方便。”

  “嘿,這事我也想過,就是沒空和你說。”李青俠笑了,“行了,既然你說了,明天就讓你二嫂搬過來,正好也幫着你收拾收拾院子。”

  李龍心想二哥去奎屯也一個多月了,說不定就快正式入職,到時大概率就會把二嫂和孩子接過去。

  當然前提是正式工很快會分房子。

  這事他就不管了,到時讓老爹老娘和二嫂說吧,他明天一早還要回縣裡,去山上。

  貝母季即将結束,李龍也想着好好收個尾。

  按後世某些人的話說,掙一季的錢,剩下的半年就可以休息了。他肯定是休息不了,但會輕松很多。

  畢竟算了算,編擡把子的錢和倒貝母的錢加起來,自己賺的,差不多能過萬。

  這麼一算,李龍有點驚了。

  現在自己有多少錢他也不是很不清楚,李龍打算這最後貝母季掃尾後,回家好好盤點一下。也免得自己糊裡糊塗的。

  很晚了他才回到自己的屋子裡。屋子裡是經常透氣,所以沒潮味兒也沒黴味兒。上一次回來之後,他就把鑰匙留給了老娘,想必老娘經常會過來開門通風,曬被子。

  雖然老娘信心,但李龍享受的挺心安理得的。

  被子上有股子陽光的味道,這讓他感覺挺舒服。在自家睡覺和在木屋裡睡覺是完全不一樣的。雖然同樣也要扣門,但槍是不用放在床頭了。偶爾能聽到外面有狗叫聲,然後就有人喝斥。這才是田園生活嘛。

  很久沒有睡的這麼踏實,早上睜開眼睛的時候,看到太陽光已經透過窗戶斜着照到了西面的牆上。

  很好看。

  李龍爬了起來,穿好衣服,去院子裡壓了水洗漱,完後到後面院子吃飯。

  李建國和他一樣也是才起來,院子裡自行車不在,一堆網放在塑料布上,旁邊的小盆子裡還放着小半盆狗魚。

  梁月梅和陳麗蓉已經到地裡幹活了,李青俠已經給陳麗蓉說了搬的事情,陳麗蓉也很高興,說上午要幹活,中午回來搬。

  幹的活主要還是地裡的鋤草。打瓜已經開始爬秧,梁月梅對這個很重視。冬小麥、玉米什麼的都是常規種植,種了多年不會出問題,這打瓜頭一年種,承載着的是家裡通過經濟作物緻富的希望,梁月梅一點也不會大意。

  往常大田地種莊稼,鋤草這種活幹的比較粗,鋤一遍後,雜草長的快,隔一段時間隻要莊稼長起來,隻需要把大草鋤掉就行。

  畢竟地塊比較多,幹不了那麼細。

  但這十畝打瓜,梁月梅在李建國不在的情況下,隔幾天就要去鋤一遍草,基本上保證田裡就隻有打瓜苗。

  李龍他們去山裡之前也給梁月梅說了,打瓜苗兩到三片葉子的時候,就可以間苗了。這玩意兒就是每穴留一個壯苗就行。間苗是個累活,蹲在那裡一步一挪,往往一天下來,人幾乎就不能走了。

  但這活硬是讓梁月梅和後來加入的陳麗蓉兩個給幹完了。

  也因此,兩妯娌關系一下子就好了起來,跟姐妹一樣。

  “這一覺睡的舒服。”李建國拿毛巾抹了一把臉,說道,“山裡地窩子還是潮,黑,住着難受。”

  “那是,那真不能常住。”李龍笑着說,“要不是哈裡木玉山江他們給我蓋了木頭房子,我也不會經常往山裡跑。不管是住地窩子還是住他們的冬窩子,都不好受。”

  “你那木頭屋子真好。”李建國想起來去年砍大掃把杆子的時候在木屋裡住着,哪怕睡地闆也比住在地窩子裡強。

  “嗯,我也覺得。”李龍點頭,“今天還得回去。”

  “咋還要回去?貝母還沒收完?”李建國問道。

  “還差個尾巴。”李龍去到桌子那裡。飯菜在這裡扣着,他揭開看到饅頭,苞谷面糊糊,炒的菜。

  “應該快了吧。”李建國過來一起坐下來吃。

  “三五天吧,貝母開花,就結束了。”

  李建國點點頭,不再說話。

  杜春芳在菜園子裡出來,看兄弟兩個吃飯,笑着就坐在菜園子門口撿着韭菜。中午打算包餃子,她現在幹活也挺主動,自己家的孩子,兄弟和睦,妯娌親近,孩子也懂事,還有什麼好說的呢?作為長輩,多幹點沒啥。

  以前偏李龍,是因為家裡條件不好,隻能偏小的,現在家裡條件都好了,大的小的都不需要她操心,那就按自己的心意來,想幹幹,不想幹就不幹。

  總歸是明白事理的。老大主持着這個家,在山裡呆了近一個月,黑了那麼多,總得做點好吃的補補。李龍滿臉紅光,一看就不缺好吃的,天天忙着掙錢,自己也顧不上,等再回來再說吧。

  早飯吃完,李龍又和老娘聊了一會兒,講一些山裡的小故事,聽聽老娘說老爹逮魚,以及孩子,村子裡的事情。事情大小無所謂,隻是母子兩個聊聊天,杜春芳就很開心。

  “……嘿,你不知道,那天你爹多高興!下網逮着一條四五公斤重的大鯉魚,尾巴紅紅的,真漂亮!你爹就說,小龍要在就好了,一家人把這魚做了吃一頓,賣掉劃不來。不過最後還是賣掉了,吃不掉,那玩意兒太大了,光一片鱗就得五分錢殼子那麼大……”

  老娘說的五分錢殼子,是指現在還在通行使用的五分鋼蹦兒,比成年人指甲蓋要大些,這就真不小了。

  “……每天都弄些狗魚回來,我就說這玩意兒弄回來幹啥?開剝着滑得不行,吃起來腥的不行。他說那不一樣,這個可補了,經常吃對身體好……”

  “就是好。”李建國正在開剝小狗魚,聽到老娘的話就說道:“炖個湯,喝着鮮。在山裡小龍逮過兩次,那喝着湯真美。”

  “那今天晌午就炖個湯。”杜春芳笑笑。

  李龍陪着老娘聊了幾句後,便去了自己的院子,開着拖拉機離開,路過大哥院子的時候,對門口的老娘招了招手,然後加大了油門。

  拖拉機開到縣裡時候已經是上午,李龍去食堂買了一兜包子,然後去油庫加了油,又帶了些油,去了山裡。

  山裡木屋的邊上,有人在等着。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