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五章 要受表彰,這是大好事
中午飯是在老馬号吃的。今天中午沒有炖魚,做的拉條子,滾辣皮子炒羊肉,加上去年剩下的洋柿子醬,再炸個韭菜和小白菜,紅紅綠綠的,看着就讓人食欲大增。
韭菜和小白菜都是馬号院子裡的地裡産出的。老馬号是隊裡蓋出來的,雖然原來老羅叔就在管,但發前歸生産隊的時候,馬号裡的土地是不能動的。
李龍把老馬号買下來之後,讓老羅叔自己去看着弄,老羅叔早就想種塊菜地了,所以就把其中的一塊空地開成了菜地。地翻出來,砌腰牆圍起來,耧成小塊,用馬号裡出的漚好的熟肥上了,種出來的菜就非常好——小白菜葉子都是深綠色的。
再加上李龍他們在這裡打了壓井,用水非常的方便,菜地從春到秋菜吃不完,能做醬、晾菜幹、腌鹹菜。
等幾個老漢住進來,這菜地利用的更充分。這些人,哪怕是半路出家的楊老六也是種菜的一把好手,加上肥料又多,這菜地種植的在全隊也是能排得上号的。
辣皮子是去年曬的,放一年,今年開春熱了,大太陽底下再曬一曬,防止返潮,同時也是防止生蟲。洋柿子醬做在打點滴用過的玻璃瓶子裡,軟橡皮塞子塞着,可以保存一年以上。
羊肉是先前宰的羊後風幹的,這時候切成丁,再加點蔥,味道真是沒得說。
拉條子是整個北疆無論城市還是農村都經常吃的飯。隻不過分地域,拌的菜有所不同。比如伊犁那邊,老牌子的過油肉和碎肉,白菜、皮芽子通常是必放的;講究的還會弄個醋汁子。
北庭這邊,會把韭菜、芹菜之類的綠葉子菜用開水炸熟,切碎,拌在拉條子裡——滾辣皮子有點類似伊犁的醋汁子,但調味主要是洋柿醬,就是把羊肉炒一炒,放洋柿醬,放泡發切碎的辣皮子,炒熟後拌飯。
所以這邊吃拉條子,會放三四樣“菜碼”,韭菜、毛芹、毛白菜等等,等夏天還可能會把辣子也用開水過了切在韭菜裡。而等到夏天,這邊還會把茄子、辣子、西紅柿炒在一起作為拌拉條子的主菜,也非常的好吃。
拉條子拉的很細,這邊種的是冬小麥,頭年十月播種,次年七月割麥,生長期長達九個月,加上日照時間長,所以磨出來的面做出來的拉條子非常的筋道,以至于四十年後,開始風靡全國。
吃拉條子和其他飯不一樣,撈出一鍋就輪一個人吃,不用等——等着面坨了,就不好吃了。
這時候無論是羅教授還是幾個大學生,都已經不怎麼講究了,每個人端個搪瓷盆,或坐或蹲,把菜拌上後,大口吃了起來——除了朱悅婵還不是很習慣于這種吃法,哪怕何麗娟的吃相也是很豪邁。
嗯,拉條子就得這麼吃!
為怕菜不夠,每樣配菜都是用搪瓷盆裝的,看來老羅叔他們已經知道了學生們的飯量,準備工作做的不錯。
吃完面,李龍去盛了半碗湯,吹一吹晃一晃,小口小口喝完,感覺清爽了。
吃過飯之後,羅教授喊着李龍去到外面那塊甜菜地邊上,指着地裡的甜菜苗說道:
“你這甜菜已經澆了兩個水了。澆第二個水之前,我帶着學生往裡投入了一些混合肥,當然,隻是一小塊,作為實驗對比。這些肥是我們用現在市面上的複合肥混合起來的,從目前情況來看,是有一些效果的。”
李龍看着羅教授指着那上了肥小塊甜菜地,這裡的苗的确長的比其他地塊要粗壯一些。不光是苗的問題,土地表面結晶的鹽堿也少一些。
看來羅教授的實驗是真的有不小的進展了。
“還真不錯!”他贊歎着,“這才短短不到半個月,就已經初見成效了,真好。”
“不過和我們預想的還是有點差距,這兩天我就在進一步調配肥料的配比,打算在第三水澆之前施肥,看具體的情況,如果情況更好一些,那麼這一階段的實驗就結束了。”
“那這個課題是不是就相當于完成了?”李龍問道。
“哪有那麼簡單?這可不是化學配平式,簡單的針對土壤裡的元素進行中和就行。這得看種的農作物适合哪一種土壤。往大裡說,我們還要去其他地方進行實驗檢測,要看全疆各大區域的鹽堿地分布,各地區的土壤特征,等等,這是一個非常長期的實驗研究過程,可能後半輩子,我的時間就放在這上面了。”
果然沒那麼簡單啊。
對于這些科研人員的堅持和專業,李龍是非常佩服的。
“那需要我做什麼?我去農資店拉一化肥過來吧——需要哪些種類?”
羅教授原本想着是以小塊地實驗,不過既然已經初見成效了,他想着的确可以在整塊地都試一試,所以李龍既然這麼一問,他便說道:
“那就把尿素、磷酸二铵……”他說了一些肥料的名稱,讓李龍各拉幾袋過來。
這一點也難不住李龍,李龍開着吉普車就去了縣裡。收購站這邊顧博遠已經上班了,李龍開着吉普車到這裡就是從轉移過來的庫房裡拉一些化肥。
羅教授說的那些肥料,顧博遠這裡都有。
收購站這邊的氣氛明顯比市場那邊要好,有說有笑的,一點也沒劍拔弩張的針對性和緊張感,顯然到這邊來賣東西的人,對老顧還是很信任的。
有經常過來的二道販子認識李龍,在後面排隊的時候還會和李龍聊幾句,幫他一起搬一搬化肥。
拉着七八袋化肥回到老馬号,大學生們都過來幫着卸化肥。這些事情搞完,羅教授就讓李龍回去了——按他的話說,這裡李龍呆着也沒啥用,有啥活,這些學生們都能幹,正好也鍛煉一下學生們的生活技能。
李龍便開着吉普車去了李建國家裡。
眼下不算農忙季,除了去地裡鋤草、施肥、澆水外,大活基本上沒有。
李建國的院子裡,人不少。
李龍過來,這些人也都主動打招呼。李龍和老爹老爺小聲聊着家事,耳朵裡聽着那些人說的話,便明白過來——這些人是來問打瓜種植問題的。
隊裡不少人真就不聽勸,買了種子種了打瓜。打瓜的種植還是挺吃技術的,每個階段的管理是不一樣的。
這些人勸不住,種了也就種了。本身也沒什麼恩怨,都是隊裡的人,他們過來請教技術,李建國自然也沒把人攆出去的道理,該說的還會說,畢竟已經種下去了。
自然也會有人來問李龍——畢竟種打瓜這件事情,隊裡人其實都清楚,最開始是由李龍促成的,而且他去了八一農學院請教了專門的教授來種打瓜,不然也不可能收成那麼多。
農民之間也是有信息渠道的,打瓜能種多少,在李家種了之後,就有人打聽出來了——畢竟兵團以前就種過來。
李家的收成比較高,那肯定是有獨門技術的,現在村裡人種的多,自然就有人過來請教。
農村人的從衆心理非常的嚴重。頭年有人種什麼賺錢了,後面肯定會有大批的種。現在是這樣,二三十年後還是這樣;那時候棉花偶爾會有一年漲價,當年種棉花的賺錢了,第二年的土地承包費肯定要漲——但棉花價格當年肯定是要掉下來的。
這樣的事情出了幾回,但大家就是沒記性,賭性很重。
也沒辦法,種其他的明顯賠錢,也就種這個,國家有補貼,看着能賺點補貼,如果是自家的地,不用掏承包費,最終一畝地也就賺個承包費錢。
李龍這時候也會把自己知道的說一說,重點是生了蟲子之後,用哪些藥來打,在打瓜長到什麼階段需要補什麼肥之類的。
這時候再說種打瓜不值錢之類的話,沒人愛聽,不如給他們講講如何增産會好一些。
聊了一會兒之後,李龍就開着吉普車回去了。雖然現在縣裡那邊沒什麼大事,但雜事不少。
收購站那邊顧博遠顧着,李龍不需要多費心。倒是顧博遠,每天晚飯時候都會給李龍說一說今天收了多少東西,讓他抽空把其中一些拉過來,主要是貝母和藥材,在大院子裡清洗之後,好在下一次賈天龍過來的時候把這些東西賣掉。
無論是李龍還是顧博遠都清楚,收購站收來的貨最好不要壓,及時回籠資金才是正常的。壓貨太多,一個是時間長了東西就陳了,不是所有的東西跟酒一樣越陳越好的。
賈天龍那邊也是在等貨運走後資金回籠,還有其他事情。
所以回到大院後,李龍就照常把從收購站那裡運回來的貝母淘洗了,把曬着的那些貝母看看,有幹的就收起來。
他在這裡幹着活,明明昊昊在邊上也不急,楊大姐就有空去準備晚飯。
敲門聲響起來,李龍應了一聲讓進來,大門邊的小門被推開,李龍扭頭看,是周園。
“周股長,你咋來了?有事?”李龍站了起來,甩了甩手上的水,“先坐,我給你倒水。”
周園是推着自行車過來的,他把車子撐好,笑着說道,“我過來是有事,大好事,你這水啊,我還真得喝一口。”
李龍還沒過去倒水,那邊楊大姐已經端着碗茶水出來了,笑着遞給周園,道了一聲辛苦,然後就進去了。
周園接過茶水喝了一口,看着明明昊昊問道:
“這是你倆兒子?這虎頭虎腦的,真精神!嘿,還不怕人……”
兩個孩子雖然不怎麼出院子,但這院子裡經常來人來車,他們也不害怕,就那麼眨着圓溜溜的大眼睛看着周園。
“這都能站了,多大了?”
“不到一歲……馬上一歲了。”李龍說道,“還行,挺聽話。”
周園誇了誇李龍的兒子後,開始說正事。
“縣裡來通知了,咱們李主任獲得縣裡的民族團結先進個人表彰,咱們供銷社是縣裡的民族團結先進單位,也是州裡的民族團結先進單位。你個人呢,是咱們州裡的民族團結先進個人,主任讓我過來通知你,過兩天他和你一起去州裡參加會議,讓你明天早上過去商量一下這件事情。”
已經獲得過自治區的民族團結先進個人,李龍對于州一級的并不算特别感冒。
但他開了個收購站,而且以目前的生活水平,說“日進鬥金”也不為過,這時候多頂帽子擋風擋雨還是不錯的。
所以聽了周園的話,李龍笑着說道:
“謝謝你周股長,這還真是大好事……留下來喝兩杯?”
“不不不,喝酒就算了,等有空吧。領了獎之後,咱們主任肯定是要慶祝一下的,到時再和你喝。”
周園也沒在李家停留,把事情說完就離開了。他走之後,楊大姐過來收碗,笑着對李龍說道:
“他叔,這下可好了,又受到州裡表彰了,這可是大好事!”
“嗯,是好事。”李龍笑笑。
出名不見得是大好事,但從上一次的事情來看,自己還真需要一些名氣和帽子來保護。
下午,下班的顧曉霞和顧博遠相繼回來,顧曉霞一回來就笑着對李龍說:
“你這回要被州裡表彰了,文件都下到我們局裡了。王局還專門過來給我說,讓我代着祝賀你一下。”
“被州裡表彰?”顧博遠知道李龍被自治區表彰過,現在又被州裡表彰,他想了想就明白了,“民族團結的事情?好事啊!有了這個,别有用心的人想要打咱們這收購站的主意,那就得好好考慮一下了。現在州民宗委還是有些作用的。”
“嗯。”李龍點點頭,“是個好事,明天我去社裡,李主任說和我商量一下怎麼去參加表彰大會。”
“那你這個月還挺忙的,”顧博遠想了想說,“那個賈老闆也快過來了吧?還有就是山裡……現在是貝母旺季,是不是也得去一趟?”
“嗯,我走前把這些事情安排好就行。再說了,去了最多一天,應該問題不大。”
縣裡的表彰大會他不需要參加,隻是參加州裡的大會,兩地一百多公裡,一天就能搞定。
第二天吃過早飯,李龍騎着自行車去了供銷社。
李向前剛給大家開完會,正在辦公室裡看着今天送來的報紙。
李龍到他辦公室門口的時候,電話鈴剛響。
李向前看到李龍了,他一手接起電話,一手指了指沙發,示意李龍自己坐。
“喂你好,我李向前。”
“老李啊,你真能……這才上報紙,現在又要被州裡表彰了,這新官上任不用燒火,直接就紅了啊。”那邊的嗓門很大,李龍能聽到對方語氣裡的那股子酸意。
“嘿,小葉子啊。”一聽不是領導,李向前放松下來,笑着說道,“怎麼着?羨慕吧?我給你說啊,我這才是小小的露了一手,不算啥不算啥,領導看重咱們嘛……”
“說你胖你還喘上了!誰不知道你是有個好手下,老魏都給我說了,你再得瑟,老魏說他都想把人挖過去呢。”
“老魏不幹這事,我們這邊那小李也不會過去。”李向前沖李龍笑笑,指了指水壺讓他自己倒水,繼續說道,“你那邊怎麼樣?沒個去受表彰的?”
“我這邊隻是縣裡的先進單位,比不得你這個州裡的,哎,正好到時聚聚,我也從你那裡取取經。我給你說,我上任三年了,州裡的表彰一個也沒有,别說州裡的,就是咱們州聯社的也沒有,你那裡年年先進,咋說也得給我說一說……”
“沒問題。”李向前語氣很得意,“到時你請客,至少得是汾酒級别的,我給你說怎麼回事。”
“那沒問題,八大名酒我至少能給你弄六個,隻要你想喝……”
聊了幾句放下電話,李向前剛給李龍說“下星期一開表彰大會,你那吉普車要沒事就開過去,我也坐一坐……”
話沒說完,電話再次響了起來。
李龍笑笑,沒再說話。
李向前不提,他也會把吉普車開過去的,總不能讓李向前坐大卡車或者買長途汽車票過去吧?
這回打電話過來的,是已經調到北庭的魏主任,他同樣是祝賀李向前這次代表單位受表彰,同時也是約飯。
魏主任的意思,既然要去北庭,那他這個地主肯定是要盡一盡心意的,電話裡還專門提了一嘴,到時把李龍給帶上。
李龍心說自己沒必要湊這個熱鬧吧?
不過既然魏主任說了,那他肯定還是要去的。
“剛才是阜康那邊的供銷社主任葉家梁,我們原來一起幹過,後來分開了。”李向前解釋了一句,“剛才魏主任的話你也聽到了吧?到時咱們一起過去,老主任的席肯定是要參加的。”
李龍知道這面子肯定要給。魏主任在任的時候對他不錯,臨走的時候也問過他要不要去北庭那邊,李龍拒絕了。
香火情還是在的。
李龍還想着既然要去北庭,肯定還要看看錢主任,得準備點特産過去。
準備啥尼?
PS:感謝書友suma丶言辭的萬賞,榮升掌門,感謝書友黑阿牛哥、實無此人的打賞,感謝書友他在星河等我、悟空八不戒、20250418114338862、20250422231448760、20250314084306751、202504188473、20200712185340233、20250317151149154、202504191025等書友的打賞,感謝大家的訂閱和月票推薦票。
本月三十日晚上會進行抽獎,大家保存好月票序号,目前抽獎僅限于主站,随機數字抽取,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