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409章 交流會
姜檸是欣喜的。
追溯到很久以前中醫就被打壓,後來又有十年的文化斷層。
現在中醫能走到這一步不容易,看着一個個的後起之秀,姜檸也很開心。
*
十一月二十号這天,姜檸被林校長叫到校長室。
林校長看見姜檸就眉開眼笑的,“姜醫生,好消息。”
能讓林校長高興的好消息,姜檸也大概猜出什麼。
林校長把信封遞過去,“這是過審通知和錄用通知,你的論文被華國醫學學報錄用了,收錄在十二月刊,下個月就刊登發表。”
姜檸看着錄用通知。
對于論文,她還是很有信心的,隻不過這個論文她是以中醫術主為主題寫的。
雖然現在中醫術還未徹底推至整個華國,但總有人在前努力。
見論文過審,她的心中也松下一口氣。
等這篇論文發表,中醫術在華國醫學界也算是站穩腳跟了。
時間步入十二月,姜檸寫的那篇論文也要見刊了。
随着論文見刊,一個月前,孔院長說的醫學交流會也要如期舉行了。
交流會在十二月十日。
因為還有從M國來的醫生,交流會的位置就選在首都最大的賓館舉辦。
姜檸要去交流會的事,她跟沈墨說了一聲。
沈墨沒想到媳婦兒去的交流會有M國的人。
上次媳婦兒被綁架的事他到現在想起來都心有餘悸,他想送媳婦兒去交流會,便去找了上面的領導。
去找了領導才知道,這次交流會總區醫院的院長也會到場,上次綁架事件,不止把他們軍區的領導給吓到,還把總區軍醫院的院長給吓夠嗆。
所以姜檸這次參加交流會,沈墨可以陪同參加。
以保護姜檸,還有總區醫院院長的名義。
家裡的孩子,就讓沈父沈母到家屬院來照看一天。
交流會當天,沈墨開車送媳婦兒去交流會。
到了賓館門口,姜檸便看見了等在門外的孔院長和總區醫院院長正在笑着寒暄。
兩人在電話裡交流過無數次了,這還是第一次正式見到面。
二人聊着天,三句話兩句不離姜檸。
這次的交流會辦得很大,是開放後,國内辦得最大的一場醫學學術交流會。
正好還有很多人都不認識姜檸,在這個訊息不怎麼發達的時代,哪怕姜檸上過幾次報紙,還上過新聞聯播,也沒達到人人都認識她的地步。
“姜醫生。”
“姜醫生。”
孔院長和總區醫院院長見到姜檸紛紛跟她打招呼。
“院長,好久不見。”姜檸對總區醫院院長打招呼道。
院長笑道,“現在總區醫院也在逐漸開展中醫部了,我讓醫院的中醫生都看了你寫的那篇《中醫學論》論文,大家對你這篇論文都贊不絕口。”
姜檸矜持的笑笑,沒有因為别人的誇贊就沾沾自喜。
總區院長見她這麼淡定,也滿意的點點頭。
學中醫,最重要的是傳承。
他學醫的時候,要是能碰上姜檸這樣的中醫生,他也會選擇學習中醫,而非西醫。
隻可惜,生不逢時。
孔院長道,“我們先進去吧。”
這家賓館是首都最大的一家賓館,經常會接待外商和一些外交團隊,賓館的大堂修得很精緻。
賓館大堂已經來了很多人。
總區院長的出現,其餘各大省的軍區醫院來的人立刻就迎面走了過來。
姜檸見總區醫院的院長在跟别人說話,她帶着沈墨退到了人少的地步。
在現世,她經常發表論文,但她不愛來參加這一類的聚會。
那時候隻一心搞自己的學術研究,根本沒有跟别人交流學習的心思。
沒想到來到這個年代,見到了這個年代中醫的慘淡,本是幾千年的文化瑰寶,卻沒落至此。
所以這樣的交流會她不會拒絕。
不過,面對這麼多的陌生人,還是太為難她這個i人了。
所以她果斷帶着沈墨走到角落。
等會兒要她上台發言的時候,她再過去。
她有心躲懶,可卻有人不給她這個機會。
這次交流會,有别國的醫生,所以開展此次交流會的人,還邀請來了《華國日報》和《新聞聯播》的人。
姜檸以前上報都是上的首都日報。
華國日報和新聞聯播她隻上過一次,距離上次被采訪已經過去一兩年了。
沒想到華國日報的記者,和電視台的記者見到她徑直就朝她這邊走過來。
他們扛着長槍短炮對準姜檸在這大堂一衆的中老年面孔中脫穎而出的年輕且精緻的面容。
華國日報的女記者道,“姜醫生,在這現場能對你做個簡短的采訪嗎?”
别的人他們不清楚,但是姜檸這張臉,隻要是在報社的工作者,就忘不掉。
見到有攝影師扛着攝像機,沈墨往旁邊走了走。
沈墨身上是穿着軍裝的,他是軍人,确實不宜公開露臉。
姜檸正要回話,這時,忽然有一個中年男人走了過來。
“姜醫生您好,我是華國醫學期刊的主編,蔣越。”
姜檸看見他回了一句你好。
蔣越看着姜檸語氣祥和道,“姜醫生,審核你此次論文的幾位專家想見一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