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穿七零,被當傻妞賤賣後她暴富了

第一卷:默認 第435章 沒學個名堂出來

  “年前回來過一次,說是過年想帶未婚妻回家拜年,我們就讓他有多遠滾多遠,都斷絕關系了,還回來幹什麼?”

  鄭副廠長給喬辛夷幾人遞了橘子,“何勝利調去教育部的事情你們應該都知道了吧?”

  從張立執意要和何柔訂婚開始鄭副廠長就很看不上何柔。

  特别是訂婚這麼大的事,就張立一個人張羅,男方這邊父母爺爺和所有近一點的親戚一個沒出席,何家上下竟然沒有人勸張立一句。

  張立年輕為愛昏頭,何柔的父母那麼大歲數還能為女兒的愛情昏頭嗎?

  說白了就是在算計,就是賭張家就一個兒子不可能會真的不認這個兒子。

  不管是張老爺子還是張書記,又或者是當媽的鄭副廠長,他們這半年是說到做到,再沒有給張立補貼過一分錢一張票。

  張立放了寒假回來也是回張家老宅住沒有進過這邊的大門。

  何家那麼喜歡張立這個準女婿,也不曾聽說過何家私下有補貼過這個女婿。

  聽到鄭副廠長提到何勝利職位調動的事傅青山點點頭,“在部隊聽人提過。”

  喬辛夷也點點頭。

  “他是真的能鑽營,就他那種人去管教育,那不是給教育系統抹黑嗎?”鄭副廠長道,“這學期結束,何勝利還想把他妻子周芸也塞進教育部,被你張叔制止了,連同何勝利,過了年就要回他原單位原職位。”

  喬辛夷用盡了畢生的忍耐力才沒有當場笑出來。

  “何勝利職位一調動我就知道,當時我就想着,他好歹是部隊出來了,也有三個孩子,他有那能耐把自己的職位調去了教育系統,或許他真有兩把刷子,那邊也确實缺人,所以一開始我也沒攔着。”

  張書記說到這搖了搖頭,“結果一連兩個月,他毫無建樹不說,架子卻不小,三天兩頭通知基層的教師去教育部開會去學習。”

  “他們每一次的開會記錄我都看了,沒有開出半點名堂來。”

  “學習的相關文件我也看了,也沒有學出什麼個名堂來。”

  “到了年底,财政那邊遞交上來教育系統撥款申請,我一看就把那申請當場撕了,撥給教育系統專用的款項,全讓何勝利用在他召開主持的開會學習上了。”

  要是有學和什麼交流出個名堂來,這錢花了也就花了。

  本來這個錢也是為了用于基層老師學習交流出差開銷所用。

  “年前開會,教育部還遞交了一份關于給各個中小學生定制校服,統一學生上學期間着裝,抵制校園攀比風氣的建議書。”

  張書記呵了聲,“乍一看這個建議書沒問題,再仔細一查,意向合作單位是何勝利妻子表哥所在的制衣廠,周芸的表哥在制衣廠銷售科。“

  這裡面的彎彎繞繞幾個看不懂啊?

  這裡面要是沒有點回扣這樣的貓膩,張書記把名字倒過來寫。

  “學生統一上學期間着裝有好處,但目前來說難實行。”喬辛夷道,“一周上六天課,等于六天要穿校服。”

  “一年四季,每個季節至少要兩套換洗,等于說這就得要有八套,夏天用的布料少,還好,秋冬的衣服費布料,不便宜。”喬辛夷想也知道,“幾家這麼舍得一下子拿出這麼多錢?”

  “有的家庭好幾個孩子在上學,要是有兩個孩子,那就是十六套,這要是三個四個孩子,豈不是一下子要買三十幾套衣服?哪買得起?”傅青山覺得何勝利真是有點何不食肉糜。

  “多少家庭都是弟弟妹妹穿哥哥姐姐穿不下的衣服,這個時候讓統一買校服,多少孩子會因此辍學?”

  何勝利越來越荒唐,傅青山不研究經濟的都知道,“我們這裡雖然是省城,但也不代表家家戶戶都是雙職工,都有這個條件。”

  “還做校服呢,他但凡去教室裡走一圈就知道多少孩子的本子是一面寫完反過來繼續寫,多少孩子的鉛筆斷得都握不住了都不舍得扔?平時作業也不舍得用鋼筆寫,一本寫完擦幹淨繼續用。”鄭副廠長也在罵,“也不知道他們湊在一起用什麼腦子想出的這個招。”

  革命前是有不少學校會讓學生穿校服,但在那些學校裡讀書的當年可都是資本家的孩子,就連裡面的老師都是外國人,上課都是講洋文的。

  “我聽說張立那個對象這次期末考成績不理想。”張老爺子問,“不是已經複讀兩年了?怎麼一年成績不如一年?”

  “今年省城好幾個單位舉辦了幾次舞會,我們應酬也去過幾次,哪一次去沒見到何家幾個?尤其是何柔,次次都有她,她哪裡像要高考的樣子?”鄭副廠長都懶得說那一家子了。

  她拉着喬辛夷的手和她說了她和張書記要調任的事。

  “上頭的意思是要把你張叔調去管理出口特區,我的工作也随他調動去深市汽車廠。”鄭副廠長道,“我們最遲三月就會過去,好可惜看不到你肚子的兩個孩子出生了,也不知道下次再見面,兩個寶寶要幾歲了。”

  “這是對張書記委以重任了。”喬辛夷替張書記感到高興,上面領導信任張書記的能力所以才能把他調過去坐鎮。

  “現在火車這麼方便,有空了我和青山就帶孩子們去你們那玩。”喬辛夷道。

  “這可是你說的,可不許給我們開空頭支票就會嘴上說說。”鄭副廠長笑着打趣着,“就是怕以後你比我們都更忙。”

  張書記到了這個時候眉頭微微一皺,“調任來我們省城的新領導的性格和行事風格和我不同,研究院那邊有事的話,平日你就讓幾位老教授過去和他談,你太年輕,他未必信你,除非你能短時間内拿出新成績。“

  能得張書記特地這麼交代喬辛夷就明白了點什麼。

  那人怕是不好相處,大概率是行事老派循規蹈矩的人。

  可能還有點看不起女同志的老迂腐。

  “我知道了。”喬辛夷點點頭,她本來也不愛出風頭,研究院這邊的事之前一直是她去找張書記談,也是因為她和張書記熟悉,關系好,研究院的那些教授們又正好不愛管這些雜事。

  喬辛夷和傅青山帶着兩個孩子在張家吃了晚飯以後才離開,一家人回到小洋樓的時候很意外看到了歐副團長和張小玉。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