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閃婚軍官後,炮灰在七零開挂逆襲

第一卷:默認 第412章 楊素雲要開店

  周秋英差點被楊素雲氣死。

  她實在想不明白,女兒一個大學生,眼看過了年就要畢業了,馬上就有大好的前程。怎麼跟中了邪一樣,死活要去做那個體戶。

  做個體戶的,能是什麼體面的人?那都是回城後找不到工作的二流子,不穩定沒福利,朝不保夕的。

  “素雲,你聽媽說,别犯渾。這個不長久的,誰知道過段時間是不是又變了呢?到時候别說掙錢,說不定還會被抓去割資本主義尾巴。”

  “不會的,國家已經頒布了政策,允許個體經營了。”楊素雲反駁。

  “年初的時候,我說要做,你不同意,說國家沒出政策,我聽了你的。現在國家已經出政策了,你難道又還要阻止?”

  “這錢我不是白拿,我是跟你借,我可以給你打借條,我最遲一年還你。”

  改革開放的政策頒布後,楊素雲就躍躍欲試,想做點什麼了。

  雖然夢中,她是工作了兩三年,在八二年時才辭職去經商的。但夢裡,她手中有蘇家那八萬多的存款,本金充足,一開始就直接開了個飯店。

  現在,她手上隻有離婚時分到的500塊錢,大學三年還花了一些,現在隻剩300多了,這點錢哪裡夠開飯店?

  趁着還有幾年,先做點小本生意,積累點資本才是。

  所以,年初的時候,楊素雲回家找了周秋英,想從她那借1000塊錢,在學校附近租個小店面,做吃食生意。

  楊家早些年元氣大傷,這兩年剛緩過來,周秋英也就隻攢了三四百塊錢,根本拿不出這麼多錢給她。

  至于楊素宏,雖然說升了職,但要養兩個孩子和一個大手大腳的老婆,周秋英估摸着,他每個月也攢不下多少錢。

  更何況,在周秋英的觀念裡,還是鐵飯碗最大,看不上做小攤販的。别看一時能掙些錢,但不穩定,又啥福利都沒有,這樣怎麼行。

  “素雲,不是媽不肯借,而是媽沒有這個錢。”

  “怎麼會沒有?我早幾年看過你的存折,明明有三千多塊的,你就是舍不得給我,想把這錢留給我哥。”楊素雲憤恨不已,她媽真是太偏心了。

  “你也知道是早幾年。後來你哥那兩年沒工作,又要走關系,又要花銷,那錢早花得七七八八了。”

  楊素雲冷笑,“兩年花三千多,你覺得我會信嗎?”

  周秋英一噎,确實花得有點多。但那個時候,楊素雲嫁了龔家又不出力幫她哥複職,楊素宏病急亂投醫,胡亂找關系,花了不少冤枉錢。

  再加上鐘雅也不是個能省的,平時開銷本就大,這不就花沒了。

  “素雲,媽沒騙你,是真花沒了。再說,媽實在不看好這個,你還是好好上學,等國家分配工作。等分配的時候,媽讓你舅舅走走關心,盡量給分到海市的好單位去。”

  “你不看好,那是因為你沒遠見。在我夢中,這些做個體戶的,日後就是最先富起來那批人。”

  “素雲,媽都說了,你那個夢做不得數,你夢中說的那些,有幾個準了的?”周秋英歎氣,她覺得還是抽時間帶女兒去醫院看看,别得了什麼癔症。

  楊素雲哽了一下,确實是有些細節不一樣,但大方向是沒變的。雖然蘇家的人都還活着,但她堅信,隻要按照夢中的軌迹,她總有一日,會跟夢中一樣,功成名就,受人追捧。

  所以,她必須在八二年的時候,賺到開飯店的錢。

  她記得,夢中她開飯店一共花了兩萬多。這個錢,如果是去工作,領工資,那是絕對不可能攢到的。

  唯一有可能的,就是做個體戶。她夢中,首批出現的萬元戶,可絕大部分都是做個體戶的。

  “好,就算你不信我的夢。那你應該信蘇家吧?”楊素雲咬牙,“蘇家從去年開始,就已經在開店鋪了。他們有人有關系,如果這事做不了,他們怎麼可能早早就做?”

  “那霍慶軍聽說都做到車間副主任了,不還是把工作轉給他弟弟,出來跟着蘇家。如果不好,他會願意?”

  “素雲,這怎麼能一樣,你怎麼能跟蘇家去比?這……”

  周秋英還沒說完,就被楊素雲咆哮着打斷:“怎麼不能比?為什麼不能比?現在都新社會了,人人平等,不要再拿你那老一套的說法。”

  楊素雲最恨别人說她不能跟蘇家比,這樣一說,仿佛她就該永遠被蘇茉踩在腳下一樣。

  見楊素雲這樣,周秋英也有些生氣了,開始跟她掰扯起道理來,掰扯着掰扯着,就吵了起來。

  楊素宏今天廠裡發了些東西,想着許久沒來看母親了,便提了些東西過來。

  這還沒到門口,遠遠就聽見母女倆的吵架聲,而周邊的鄰居,一個個在門口豎着耳朵聽呢。

  楊素宏趕緊過去,把鄰居打發走,這才開門進去。

  “媽,素雲,你們有什麼事好好說,别讓人看了笑話。”

  見楊素宏回來,母女倆這才歇了嘴。

  “素雲,媽年紀大了,你有事好好跟她說就是,别跟她吵。”楊素宏溫聲道,自從楊素雲考上大學後,兄妹倆關系明面上倒是看着好了不少。

  “我是想跟她好好說來着,可她非要跟我鬧。”

  “素雲,媽是怕你選錯了路。素宏,你勸勸你妹妹,當竟然想着去當什麼個體戶……”周秋英把事情跟楊素宏一說,想讓他勸勸楊素雲。

  楊素宏畢竟是年輕一輩,接受新事物比老一輩快,對于個體戶這個事,他了解的比周秋英多。

  他有個同事的弟弟,從鄉下回來後,和兩個同學合夥,開了個小吃攤,不過半年的時間,就給家裡買了台電冰箱了。

  雖說今年冰箱價格下調了些,但還是要九百多。能眼都不眨就掏上千元給家裡買東西,說明那小吃攤賺的不少。

  想了想,楊素宏開口:“素雲,你做這事有沒有把握?”

  “自然。”楊素雲冷嗤一聲,對于這個把家裡錢啃光的哥哥很是不屑。

  “那行,你要的這一千塊,我一會兒給你。”

  “素宏!你怎麼也跟着胡鬧?”周秋英不贊同,“你妹妹要是不去國家安排的工作,那她糧食關系落哪裡?還有房子、醫療,這些你們考慮過沒有?”

  楊素雲沒想到楊素宏會借錢給她,便道:“我現在就給你打借條。”

  然後又對周秋英道,“這些我都考慮到了,不用你擔心。”過段時間,那些票據就沒用了。

  而且,再過段時間,就會出現商品房,到時候,隻要有錢,就能買的到房子。

  楊素宏聽楊素雲要給他寫借條,擺手道:“不用,這錢就當哥哥支持你做生意的。”

  楊素宏本就是财務,随身帶着的公文包裡,正好有今天收的錢,便拿了一沓封好的一千元出來,直接給了楊素雲。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