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521章 拜訪王建軍父母
“行了,我懶得跟你扯這些有的沒的。林玉瑤,把葉曉彤交出來。”
林玉瑤:“我不知道她在哪兒,她也沒去找我,你叫我把她交出來好沒道理。”
“哼,你不知道?那個叫方晴的女人可是說了,葉曉彤跟你在一起兒。”
林玉瑤蓦地笑了,“方晴說什麼你都信啊?方晴要說S是香的,你是不是都要去嘗嘗啊?”
“你……”
“還有,既然方晴說她知道葉曉彤在哪兒,我勸你們應該找她去,你們找我可沒用。”
“你不說?我告你去。”
“随便你們。”林玉瑤淡淡一笑,又說:“不過報公安也好,正好讓公安同志來評評理,看看是不是我把葉曉彤藏起來的。”
他們沒報公安嗎?早就報過了。
公安那邊也說找着了人的,人好好的,不算失蹤。
可問那人在哪兒人家就不說了,還說不解決家庭矛盾,讓他們自己好好商量。
人都找不不着,還商量個屁。
人家死活不說人具體地址,還要保護人家的隐私。
給他們氣夠嗆。
“你不承認?你不承認……”
林玉瑤歪着頭一笑。
嗯,然後呢?
“哼,我女婿去找了,早晚給她帶回來。”
“哈哈哈……”林玉瑤大笑道:“好的呀,那就祝你們好運了。”
不一會兒舅舅和幾個表哥回來了,一看葉曉彤的父母過來鬧事,就把他們全家都趕出去。
他們見在林玉瑤這裡問不出什麼來也無可奈何,隻能憤然離去。
“玉瑤,别搭理他們,公安都不管的事,咱們根本沒必要管了。”
林玉瑤倒是有些好奇,“舅舅,楊光宗沒有給他們打電話嗎?”
“沒有啊,楊光宗跟他們家打了架的,早就鬧翻了,能跟他們說才怪。對了,你知道楊光宗在哪兒嗎?”
林玉瑤與傅懷義對視一眼。
這楊光宗還真沒給葉曉彤的家裡人說啊,難怪。
“我不知道。”
“不知道也好的,他爹娘都快找他找瘋了。”
林玉瑤深吸一口氣,意思是說,楊光宗真的斷聯了?
是不是意味着,楊光宗真的被騙去挖煤了?
跟舅舅和表哥聊了一會兒天,他們就準備回去了。
臨走時表哥突然問:“大哥是不是在外面搞運輸啊?”
“是啊,他和你說了?”
“跟我說了,還說挺賺錢的,要叫我也去。”
早前林玉瑤是聽林剛這麼說過,不過那會兒他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成,所以他說的是,成功了才跟他們說。
畢竟要是失敗了說出去丢面。
“是有回事,表哥願不願意去?”
“如果真是個好營生我當然願意去了,可我聽着能那麼賺錢……”他頓了一下,道:“他不會被人騙了吧?”
林玉瑤噗呲一笑,心想正常人聽着人吹噓賺大錢的,都會想是不是騙人的。
天上哪來掉餡餅的好事?
“放心吧,不是被騙,我大哥既然叫你過去跟他幹了,那肯定是真賺到錢了。”
“真的呀,那行啊。我會開車,我駕照都有的。等過年他回來,我跟他聊聊,要是真能行,明年我跟他幹去。”
從他們家回來,兩人又去了鎮上,打了兩個電話,又随便買了些東西,明天進山裡用。
傅懷義對上次上山打獵很是感興趣,林玉瑤答應再帶他進一次山。
“咱們還去上次那山嗎?”
“換一個吧。”她想到王建軍的事,突然道:“咱們去王建軍他們家後山,怎麼樣?”
“你是想……去見見王建軍家裡人?”
林玉瑤點點頭,“你是王建軍的同學,又一起共事那麼久。來都來了,順便去看看他家裡人也是人之常情,對不對?”
傅懷義想了想,點頭,“是這個理兒,不過你知道他們家在哪裡嗎?”
知道,她當然知道,她以前跟陸江庭去過。
不過是上輩子的事,這輩子還沒去過,他父母并不認識她。
“我知道,以前去過那後山打獵。”
“那行吧。”
林玉瑤又說:“咱們再去買點東西吧,吃人嘴軟拿人手短,帶點東西去好說話。”
莫名其妙的冒出一個同學去看他們,人家不見的搭理,萬一吃個閉門羹就白計劃了。
若是這個同學帶着禮物去就不一樣了,沒準兒還能熱情的招待他們,話也能說得多些。
這叫人情世故。
第二天,他們帶着東西去了王家村。
到村裡一打聽,很快就找到王建軍家。
“你們是王建軍什麼人?”
傅懷義上前道:“阿姨,我是王建軍的同學。想去這後山打獵,想起王建軍同志老家正好在這邊,就順道過來看看你和叔叔。”
他把手裡提着的煙酒,還有一袋蘋果一包糖,一并送上去,“這是帶給你和叔叔的禮物,小小心意,你們别嫌棄。”
那老太太頓時眉開眼笑,一面伸手來接,一面道:“哎喲,小夥子,你們能來看我,我就高興了,怎麼還帶禮物啊,這多破費的。”
“阿姨,這是應該的。”
正如林玉瑤所言,送了禮物後,得到他們的熱情招待。
這女人應該是王建軍的繼母,眉開眼笑的接過東西,邀請他們進屋裡坐。
他們一坐下,她又急忙去給他們倒水。
林玉瑤與傅懷義對視一眼,林玉瑤還用手指戳了戳他。
傅懷義投給她一個稍安勿躁的表情。
老太太出來了,端着兩碗水請他們喝。
他倆一人接過一碗,向她道了謝。
傅懷義又說:“建軍同志跟阿姨長得還蠻像的。”
老太太尴了個尬,笑容僵在臉上。
傅懷義繼續道:“都說長得像母親的兒子孝順,可惜建軍走得早,不然現在肯定接你們去城裡享福了。”
老太太眼珠子滴溜溜的轉。
心想這小夥子這麼說……這意思是不知道他們家裡的情況。
王建軍沒跟他們說過自己是他繼母,所以他以為自己是他生母呢。
也是了,誰會跟人說自己家裡這些事?
想到此處,老太太歎了口氣,又拿出帕子做了個抹淚的動作。
“可不是嘛,我們家裡三個兒子,就建軍最出息。全家費老大勁兒才把他供出去,本來還指望着他出息了,能幫幫家裡兄弟呢。可哪成想,他年輕輕的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