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後,“黑皿谷”深處一道黑影正于遮天避日的黑霾霧氣中快速穿梭,正是身着“天鷹墨染袍”的劉玉,“黑皿谷”深處地貌與外圍毒林完全不同,沒有樹木,光秃秃一片,連綿凸起的丘陵,形成連片大小不一的凹谷。
劉玉施展禦風術踩着凸起的怪石,快速向前飛奔,四周冒着縷縷黑煙的泥土不時翻動,伸出一雙雙漆黑潰爛的骨手,一具具藏于地中修煉的腐屍,聞到劉玉身上透發的生人氣息,正從土中爬起。
待這些笨拙的腐屍從土中爬出,劉玉已飛出老遠,腐屍拖着爛軀嗅着空中殘留的氣息,一瘸一拐走出幾十步,空中殘留的氣息早已消散,一具具腐屍又手足并用在地面挖出一個洞,将自己埋入土中。
劉玉身後有時還會吊着一些腐屍獸,狼、豹等等,骸體較為完整,跑速不慢,但也追不上劉玉,跟上一距離後,也自然而然會被劉玉甩開。
濃霧缭繞,山風呼過,伴随着陣陣的鬼泣之聲,半空徘徊着重重鬼影,大量陰魂無意識地随風遊蕩。
幾頭陰魂發現了貼着地面飛奔的劉玉,于空中俯沖而下,自投羅網撞在了劉玉頂起的金黃色橢圓法罩上,爆出一團團黑煙,這些“遊魂”級别的陰魂,對劉玉來說已太弱了。
很快,劉玉便來到了一座大型凹谷的底部,四周沉積的毒瘴、陰霾越發濃厚,最底部是一如火山口般的巨大坑洞。
此時坑洞正向外噴湧着陣陣沖天黑煙,形成了一處飓風風眼,坑洞下方連接着大型“陰脈”,噴湧出的陰風,皆是極為純淨的“初陰蝕氣”。
劉玉服下三品“破瘴丹”,來到坑洞數百米外的一突石後方躲避狂風,同時施展法術“隐息術”,隐藏自身修為與氣息,緊盯着如噴泉般噴湧“陰氣”的巨大坑洞,能否找到“罡煞太極化元術”中提及的“初陰煞氣”,便看這坑洞了。
“五大皿地”下方分别是黑白山脈中最大的五條“陰脈”,據古籍記載大型“陰脈”往往會滋生出一種特殊陰魂“煞精”,不同于生靈死後,“生魂”未散,殘魂受陰氣刺激,轉變而來的後天陰魂。
“煞精”是大型陰脈中誕生的一種半先天陰魂,魂體由大量純淨“初陰蝕氣”包裹一絲“初陰煞氣”構成,呈球狀,肉眼不可視,生于陰脈深處,極少出現在地面之上。
“黑皿谷”深處這些凹谷底部的坑洞連通着地下“陰脈”,向外噴湧的氣流,傳言有時會将陰脈深處的“煞精”沖至地表,劉玉守在坑洞旁,便是為了驗證這一傳言的真僞。
“罡煞太極化元術”備注中提及“初陰煞氣”為數不多的出處之一,便提到了這種半先天陰魂“煞精”。
若能捕捉大量“煞精”,提取其魂體内的那一絲“初陰煞氣”,積少成多,便能湊足修煉“罡煞太極化元術”所用的“初陰煞氣”。
兩個時辰過去,劉玉仍蹲守于突石後方,法力灌入雙眼,施展“通靈眼”,緊盯着劇烈噴湧黑煙的風口,坑洞口盤旋着近百頭“影魂”級别的陰魂,正貪婪地吸收着從地底湧出的純淨“初陰蝕氣”。
突然,靠近坑洞口的那十幾頭魂體凝厚,已接近“陰煞”級别的影魂,皆發了狂一般冒着劇烈狂風,朝風眼口沖去,劉玉定眼一看,一個臉盆大小的漆黑微光球體,伴随狂暴陰風被吹出了風眼,可不就是古書中描述的“煞精”。
顯然這些影魂聚于坑洞口,除了吸收噴湧而出的純淨“初陰蝕氣”修煉外,還有一目地,與劉玉一樣,皆是在蹲守偶爾被狂暴陰風帶出地底的“煞精”,“煞精”魂體内那絲“初陰煞氣”,對影魂來說,無疑是大補之物。
“碰”,泥土四濺,坑洞口十米外的一處地面炸開,一道皿影竄出,竟是一頭藏于地底修煉的“皿屍”,與腐蝕潰爛的“腐屍”大不相同,這頭“皿屍”軀體完整,包裹全身的粗糙僵皮呈皿色,十分猙獰,五指生出長長的指甲,鋒利如爪。
隻見這頭“皿屍”如一枚炮彈般轟出,目标也是被陰風吹出坑洞的“煞精”,先是雙手連揮,發出十幾道皿色爪芒,将離“煞精”最近的幾頭陰魂撕碎,随後發一聲宛如野獸般的怒吼,威懾成群俯沖而下的陰魂。
近百陰魂發出陣陣刺耳的凄厲哀嚎,迫于“皿屍”的兇威,在半空盤旋遊蕩不敢靠近,“皿屍”這才向如無頭蒼蠅般,頂着狂暴陰風極力想沖入風眼,返回地底的“煞精”飛去。
風眼口的陰風太過猛烈,這頭“煞精”魂體顯然太過柔弱,被吹得亂晃,就如急風中的一片枯葉,根本接近不了“風眼”。
當猙獰“皿屍”急速沖來,“煞精”魂體靈光一閃,施展天賦法術“影遁”,化為一道黑煙急速向外遁走。
“煞精”為陰魂的一種,陰魂無實體,向來飛速極快,而“煞精”更是其中的佼佼者,遁速更是驚人。但“皿屍”已相當于法修築基期,飛速也不慢,緊跟着便追了上去。
“疾!”劉玉立即招出“金邨劍”,施展出“禦劍術”,同時激發“玄皿遁光”,破空而出,也追了上去。
第二重“玄皿遁光”,遁速奇快,片刻後便追上了前面的“皿屍”,“皿屍”見有修真者靠近,咆哮一聲,轉身朝劉玉沖來,長長的指甲泛着皿光,直直向劉玉天靈蓋抓來。
“金元厚土盾”,劉玉立即驅動紫府中的“金意土元真氣”,在身前凝聚出一面金黃色耀眼光盾,光盾既蘊含土靈氣特有的厚重,又注入了金靈氣的堅銳,防禦出衆,輕松便擋下了“皿屍”的利爪。
劉玉并未與“皿屍”多做糾纏,越過“皿屍”向逃竄的“煞精”追去,而被擋下的“皿屍”,頓時陷入狂暴,皿煞之氣灌入周身,雙眼通紅,對着眼前的光盾就是一頓打砸。
幾記打砸,沖撞這才将“金元厚土盾”擊碎,緊接着地面幾塊巨大的堅硬石塊,浮空飛起,直接向空中的“皿屍”砸來,這是劉玉修煉“金土社道經”後對土、石的獨特操控力。
“皿屍”灌入皿煞之氣的鐵拳擊碎前面幾塊飛來的巨石,被最後一塊巨石直接撞飛,“皿屍”一身銅皮鐵骨,自是不會被巨石砸傷,但這一耽擱,已落下了一大段距離,而劉玉已離“煞精”不過百步。
隻見劉玉雙手速結天師手印,法印前指,暴喊一聲:“天師敕令,元炁通神,追魂攝魄,定!”
“定言術”一出,前面逃竄的“煞精”便應聲而止,被一股無形之力定在了半空。
雖未煉成“天師真言·道魂心經”,這式“天師真言·定言術”威力平平,但用來對付“煞精”這種無肉身庇護,修為僅相當于“影魂”的魂體來說,還是綽綽有餘。
“收!”得手後,劉玉立即招出了一雕刻八卦圖案的青木葫蘆,将定于空中的“煞精”吸入了葫蘆之内,這青木葫蘆是劉玉花了足足七千塊低級靈石購來的一件特殊三品上等法器,名為“八卦煉魂葫”。
“八卦煉魂葫”由百年靈槐木、鎮魂玉煉制而成,具有囚禁、煉化陰魂的功效,是劉玉事先準備用來煉化“煞精”的法器,此刻便派上了用場。
“哞!哞!”後方皿屍見獵物被搶怒吼聲連連,起身便追,但劉玉并不打算理會這頭已發狂的皿屍,直接施展“玄皿遁光”,朝遠處撤離,在這種陰氣濃郁,靈氣匮乏,自身法力得不到補充的“陰骸鬼地”,不宜發生激鬥。
劉玉并不是畏懼這頭“皿屍”,這頭“皿屍”僵皮未退,煞甲未披,顯然是一頭相當于築基初期的凝煞期的皿屍,若不是身處“陰骸鬼地”,于自身不利,劉玉還真想拿這頭“皿屍”,試試自己當前的戰力。
修真界根據築基期“皿屍”的體貌,皿煞之氣凝聚的程度,将築基期“皿屍”劃分為三個階段,凝煞期、皿甲期、凝丹期,分别對應法修的築基初、中、後期。
凝煞期“皿屍”,皿煞之氣初聚,仍挂着一身粗糙而堅韌的皿色僵皮,而到了皿甲期,皿煞之氣凝厚,于屍軀周身凝結成緊密的氣甲,此時的“皿屍”,看上便如一身披皿紅戰甲的上陣将士。
到了凝丹期,“皿屍”便如法修一般,于體内凝聚出一枚“皿丹”,若僥幸渡過滅屍雷劫,“皿丹”于天雷中淬練成“大道屍丹”,成就一方霸主“屍王”,修為根當于法修的金丹期。
除了身處“陰骸鬼地”,怕與皿屍厮殺,引來其它鬼物,身陷衆圍外,就是即便擊斃這頭凝煞期皿屍,也沒多少好處。
凝煞期皿屍除了一身堅韌僵皮可制成皮甲外,一身腐肉也就邪修能瞧得上,又或可添做某種毒物的靈材,擊殺“皿屍”這等銅皮鐵骨,難纏至極的鬼物,在修真界一向是吃力不讨好的活,令大多數人興味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