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天下第一寨
奶茶繪聲繪色地描述著墓裡頭的情景:「那墓裡頭真的有粽子!那粽子把人都撕碎了。」
趙巧娘和白夫人一頭霧水,什麼粽子?
林晚晚也沒想到墓室裡頭會有粽子,她一直以為這就是小說裡面編造出來的。
事實證明,小說照進現實。
白夫人把地上的金條撿了起來,奶糖全都回了墓室,就這樣來來去去四回,它才「吱吱吱」了幾聲。
奶茶翻譯道:「咱們可以回家了……」
墓室裡頭還有好多東西,但是奶糖它們知道裡頭有危險,根本不敢進去。
他們正準備回去的時候,突然聽到了身後傳來凄厲的叫聲。
他們猛地回頭,隻見幾十道身影從墓中瘋狂湧出。
其中好幾人渾身是皿,後面的人一邊狂奔,一邊驚恐地大喊。
白夫人哪還顧得上分辨真假,心急如焚地連連擺手:「咱們趕緊走吧!」
趁著混亂,他們爬上馬車,乳酪直接往山寨裡奔跑。
白夫人和趙巧娘嚇得渾身發抖,回到山寨,她們還心有餘悸。
趙巧娘滿臉驚惶問道:「娘,你當時可看真切了?那幾十個人,身上連皮都沒了!」
白夫人想到那驚悚的一幕,身子忍不住瑟瑟發抖:
「對,也不知道是被什麼東西弄的,這墓裡也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
這個墓室實在是太可怕了,我們以後萬萬不能再去這種地方。
你們聽到了嗎?以後誰都不準去,更不準把晚晚帶出來!」
奶糖、奶茶、奶蓋它們都低著頭,它們哪裡知道盜墓會是真的這麼兇險?
不過好在這次收穫滿滿。
回到山寨後,林晚晚躺在床上,滿心都是白天看到的可怕畫面,輾轉難眠。
好不容易入睡,卻噩夢連連,夢中全是那些渾身是皿、沒了皮的人張牙舞爪地撲來。
她在夢中拚命掙紮,冷汗浸濕了被褥。
等她終於從噩夢中驚醒,陽光已經透過窗戶灑在屋內,一看天色,竟然已經到了第二天下午。
午後,小孫匆匆趕來,一進門就說道:「那些店鋪的手續都已經辦妥了,你們要是想開店,隨時都能開張。」
他又壓低聲音道:
「你們知不知道,昨天發生了一件大事!
安息國的那些商人,死了好多人,就剩下幾十個人活著回來了,身上皮都沒了,沒多久就死了。
還有幾個被嚇得精神錯亂,胡言亂語。」
白夫子聽聞,不禁摸了摸鬍鬚,眼中閃過一絲詫異:「什麼?竟有這等事?」
小孫用力點了點頭:
「是啊!也不知道昨天晚上到底發生了什麼,那些人回來的時候渾身是皿。
可把客棧老闆給嚇得不輕,就把這件事彙報上來了。」
這次安息國真的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小孫很快就回去了。
白夫人看著這些商鋪的房契,嘴角不自覺地上揚,笑意盈盈。
白夫人看著巧娘道:
「這兩間鋪子,位置絕佳,我打算把這間稍大些的,改成專門的綉坊。
一間專門賣布,一間賣成衣,你覺得怎麼樣?」
趙巧娘看著她道:「可咱們去哪裡進布啊?」
白夫人笑道:
「咱們寨子裡,有從織造坊出來的能人。
他們以前可都是在織造坊裡當官,專門負責織布這一塊,對織布的門道那是了如指掌。
從選料到織機操作,再到花樣設計,每一個環節都精通無比。
有他們牽頭指導,咱們自己織出的布,說不定比外頭進得還要好上幾分!」
趙巧娘倒是沒想到這一點,白夫人把十幾個曾經在織造坊任職的官員都叫了過來。
為首的一位年長官員開口問道:「夫人,您特意找我們,是有什麼吩咐嗎?」
白夫人笑道:
「我知曉各位都是從織造坊出來的能人,對織造很是了解。
想必你們對選料、操作織機都極為精通,那織機,你們可會製作?」
這位官員清了清嗓子道:
「夫人,織造坊能織出華麗的布,靠的是提花機。
這提花機可不簡單,它體型龐大,構造極為複雜。
但是我這裡有一張提花機的圖紙,我回去拿給您看看。」
這官員很快就拿著一張紡織機和一張提花機的圖紙道:
「我祖上世代經營織造生意,對這兩台機器的構造了如指掌。
當年家中突遭變故被抄家,我別的什麼都沒拿,唯獨將這兩張圖紙貼身藏好帶了出來。
這些年,我一直盼著能有機會再用上它們。」
林晚晚湊近一看,隻見一張圖紙上,細緻地描繪著織布機的構造,每一個部件都標註得清清楚楚。
從粗壯的木質框架,到精巧的梭子、綜框,無不展現出工匠的匠心獨運。
另一張圖紙上的提花機則更為複雜,白夫人笑道:「如果讓你來做,你能不能把這兩台織機做出來?」
那官員趕緊擺手道:
「我不是木匠,自然是做不出來的。
但是如果有木匠跟我配合的話,這台織機肯定是能夠做出來的。」
白夫人點了點頭道:「這個自然,小木匠手底下有兩個人還是挺不錯的,到時候就讓他們去幫你。」
官員趕緊點了點頭,直接回去了。
白夫人抱著林晚晚道:
「咱們現在要養活這麼多人,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要懂得未雨綢繆。
我的想法是咱們山寨裡有很多人,都是有些手藝的,他們也得為咱們山寨添磚加瓦。
以後指不定咱們山寨會變成天下第一寨呢!」
林晚晚看著白夫人,總感覺她太偉大了。
這可是在古代,女人的認知本身就不如男人。
可白夫人做的這些事情,讓她覺得白夫人就像一位穿越者一樣。
白夫人笑道:
「好了,咱們開始整理東西吧!這些藥材也都全部炮製好了。
等到把東西整理出來,咱們就出發去汴京。」
這林林總總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山寨裡一片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眾人分工明確,有的負責搬運,有的負責整理,吆喝聲、腳步聲交織在一起。
幾個漢子將一捆捆晾曬好的藥材仔細清點後,搬上了馬車,有人蔘、靈芝,也有常見卻藥效頗佳的金銀花、柴胡等。
僅僅一會兒的工夫,滿滿三大車藥材便整理完畢,散發著淡淡的葯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