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我管你叫大爺
隻見管事指揮著兩名身強力壯的夥計,將黑色石頭搬到一張特製的木台上。
木台穩穩地固定在地面,四周用厚實的木闆圍擋,防止解石過程中玉石碎屑飛濺。
一位老師傅手持解石刀,緩緩走到台前。
這解石刀可不是普通刀具,刀刃由精鋼打造,鋒利無比,刀柄則是用上好的檀木製成,握在手中沉穩舒適。
老師傅先繞著石頭踱步幾圈,眼睛緊緊盯著石頭表皮,仔細觀察著每一處紋理、每一個細微的特徵。
第一塊石頭即將被解開,所有人都屏氣斂息,目光緊緊鎖在那塊黑色的石頭上。
王法的聲音突兀地響起:
「那黑色的能開出什麼好東西啊?
我瞧著就跟路邊能撿到的普通石頭沒啥兩樣。」
老師傅的動作不緊不慢,每一下都沉穩有力,「叮叮噹噹」的敲擊聲在場地中回蕩。
隨著時間的推移,石屑簌簌落下,石頭一點點被剝離。
忽然,一道溫潤的光澤從石縫間一閃而過。
不知是誰扯著嗓子大喊:「出綠了,出綠了!」
原本還站在遠處觀望的人群,如潮水般迅速圍攏過來。
王法此前還滿臉的不屑,現在一把抓住顧東陽的手,緊張的手心裡全是汗。
李東陽用力一甩,沒好氣地說道:「你幹嘛抓著我的手啊?都把我給抓疼了。」
王法尷尬地咳嗽一聲,強裝鎮定:「真的,我……這不就出綠嗎?這……這肯定隻是表皮的,裡邊肯定沒綠。」
李東陽瞪他一眼:「你就是太死腦筋,要是真出綠了,咱們不就發財了嗎?」
王法摸了摸鼻子道:「這倒也是,這黃皮子不會這麼邪乎吧?」
奶黃包「吱吱吱」地看著他,臉上還露出一抹嘲諷的笑。
「嘿!你居然還敢瞧不起我,要是真能出綠,我管你叫大爺,要不能出綠,你得管我叫大爺。」王法瞪了他一眼說道。
林晚晚也挺無語的,這王法真的是朝廷命官嗎?
隨著解石師傅手中工具的持續運作,「簌簌」的石屑掉落聲不絕於耳,緊接著,一聲清脆的「咔噠」,一塊較大的石皮剝落。
剎那間,人群中爆發出一陣難以抑制的驚呼。
隻見那原本平平無奇的黑色石頭內部,竟滿是盎然綠意,這是一塊帝王綠翡翠原石。
周圍的人全都看呆了,隨後議論聲如潮水般湧起。
「這……這簡直太不可思議了,第一塊石頭居然就開出綠了!」
「哎呦,這起碼都要漲個幾十倍吧!」
「幾十倍?哪裡夠!我估摸著能有幾百倍!就這成色,這水頭,市面上可不多見吶!」
「我怎麼就沒有這麼好的運氣呢!早知道就直接買下來了,這一塊也不知道漲了多少?」
管事的站在一旁,嘴巴半張,半晌才結結巴巴地擠出幾個字:「這……這運氣也太好了吧?」
小孫笑容滿面道:「你瞧瞧這塊料子怎麼樣?」
周圍的人圍得水洩不通,眼神中滿是艷羨與驚嘆。
管事的好不容易擠到跟前,目光緊緊鎖住這塊翡翠,臉上滿是抑制不住的激動。
他搓了搓手,清了清嗓子,說道:「這料子確實不錯,待師傅全部弄好,我再仔細瞧瞧。」
終於,師傅放下手中的工具,退到一旁。
管事的趕忙接過小廝遞來的特製琉璃燈,這燈罩是用上好的琉璃製成,燈芯經過特殊處理,最適合用來查看玉石的質地。
他小心翼翼地將琉璃燈湊近翡翠,眯著眼睛,從各個角度細細端詳。
管事細細打量著面前的翡翠料子,隨後開口贊道:
「這水頭質地確實不錯,帝王綠的色澤純正濃郁,水足種好,雖說個頭不大,卻也是可遇不可求的精品。
你們若是有意出手,我願意出三千兩銀子。」
眾人聽聞,紛紛交頭接耳起來。
「這三千兩是不是給得太多了?當初買這塊料子隻花了一百多兩,這一下子就翻了三十倍,已經賺得盆滿缽滿了。」有人小聲嘀咕著。
另一個人也附和道:
「就是,要是把這料子做成鐲子,怎麼也能做個十幾對。
一對鐲子賣個幾百兩,那可就賺大發了。」
白夫人輕輕搖了搖頭,婉拒道:「這就不麻煩您了,我們還是打算自己帶回莊子裡去。」
這時,隨行有人道:
「其實咱們寨子裡好幾個會做鐲子的工匠。
要不我們帶回去,讓他們自己動手製作,也算是個樂子。」
白夫人微微頷首,贊同道:「嗯,這主意不錯。到時候做些平安鐲、平安扣,給孩子們保平安,再好不過了。」
管事的聽聞此言,心裡不禁有些失落,但也不好再說什麼。
小孫上前問道:「那剩下的幾塊石頭,還開不開呢?」
白夫人再次搖頭,笑著說:
「算了吧,今天的運氣已經夠好了,哪能天天都有這般好運氣?
我看那些石頭,多半也就是湊個數,咱們就別費這力氣了。」
說罷,白夫人一擺手,眾人便開始將那些石頭小心翼翼地往車上搬。
其實白夫人心裡樂開了花,她在馬車上摸了摸黃皮子道:「這小傢夥也太厲害了,不知道它是怎麼做到的,真能辨別這些石頭。」
白夫人一行人奔波了一天,此刻隻覺飢腸轆轆,便找了個酒樓,填填肚子,就回了山寨。
小木匠也滿臉笑意,他買到了心心念念的物件,心滿意足地跟在眾人身後。
白夫人回到山寨就指揮著眾人將車上的石頭搬了下來,她開口問道:「咱們這兒當真有精通玉石加工的手藝人?」
黃毛點了點頭道:「我記得有二十多個人,我現在把他們叫過來問問。」
黃毛直接把那二十幾個人叫了過來,領頭的是一位頭髮花白的老人,老人恭敬地說道:
「夫人,我們以前在汴京做這行,我年紀大了,那老闆便讓我回來了。
我做玉石這一行大半輩子了,雕琢樣樣精通。
不過還得有趁手的工具,這些都是我的徒弟,他們的手藝也都不錯。
原本我們打算回鄉開一家這樣的鋪子,哪裡知道會發生旱災,我們這一路跌跌撞撞的,差點死在路上。
要是沒有你們,我們這幾家都得完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