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381章 縣太爺又來了
麻六嬸雖然在吃飯的時候被提到了汪三,心裡難過了一下下,這會兒已經完全抛到腦後去了。
一路上都在跟王曼說着何地主家的事情。
說這新娘子長得多麼多麼漂亮,嫁妝都有哪些?娘家也很大方雲雲。
反正就是各種贊歎加羨慕。
王曼突然想起一件被忽略的很徹底的事情:
“娘,我怎麼沒聽你提起過關于你娘家的事情?”
她猜測會不會是她的娘家人覺得汪三是個混混,不願意被纏上,跟他們家斷了來往?
麻六嬸被說的一愣,随後神情平靜的說道:
“你不說我都忘了。
我娘家除了一個侄子外,已經沒有親人了。
前兩年我侄子帶着一家子出門闖蕩,至今沒有回來,也不知道過得如何?”
王曼恍然:
“原來如此?
我還以為是你跟娘家人不和睦,斷了來往呢?”
麻六嬸搖頭:
“我娘家兄嫂都很好相處,不是那種掐尖要強,斤斤計較的人。
可惜操勞半生,身子垮了。
在侄子娶親沒多久就相繼病死了。
好在侄子是一個念親情的,沒離開前也是經常來看我。
哎,也不知道以後還能不能見到他們?”
說到這裡,麻六嬸便有些傷感。
“應該會的,落葉歸根嘛。
等你侄子混的差不多了,一定會回來的。
你也别擔心,年輕人嘛,出去多闖闖也是好事。
萬一就闖出了一片天地呢?
那可是利己利子孫的好事兒。”
話是這樣說,但她心裡也沒底。
指不定人家覺得外面比家裡好,在外面安家了呢。
接下來王曼又帶着麻六嬸跑了兩回府城,去茶樓聽書,去酒樓吃大餐,逛街買東西。
但凡周圍誰家辦喜事兒,她都會帶着麻六嬸去恭賀一番。
如此跑了好幾家後,麻六嬸不願意了。
“曼丫啊,娘知道你想讓我轉移注意力,不讓我傷心阿三離開的事情。
我現在已經不傷心了,就别再到處跑了吧!”
先不說費不費精力,她是真的心疼銀子和那些送出去的東西!
他們是農家人,可不是什麼散财童子。
雖然現在已經不缺那一點點銀子和東西了,但是節儉慣了的她,還是舍不得。
王曼見她這樣說,還有點可惜。
她根本就閑得無聊,帶上麻六嬸跑這跑那,感覺還蠻好玩的。
不過以後她一個人去,那還是算了吧。
沒事兒去山上轉轉,也好打發打發時間。
汪家人見王曼她們不再折騰,也是松了一口大氣。
他們還真害怕這樣沒完沒了的繼續下去,誰家遭得住啊!
閑下來的王曼又無事可做了。
不是在魚塘裡釣魚,就是去逗弄小馬駒。
有時候也會跑山上去轉轉。
由于儲物間裡的獵物比較多,她也沒有想打獵。
就純粹的去轉轉而已。
想着要是能再碰到一株先前的那種靈芝和人參倒也不錯。
被她用來保命的人參靈芝,大部分都給了出去。
剩下一點點留在家裡做急用。
所以能找到當然是好的,找不到也不急,慢慢來嘛。
今天王曼的運氣有點好,沒一會兒就釣了兩條大草魚和一條鯉魚。
全都是三四斤重一條的。
于是她收起魚竿,樂颠颠的将魚交給夏嬸兒。
說是今天中午用它做紅燒魚吃。
她還在洗手,就聽到金牙的聲音:
“妹子,妹子在家不?”
王曼眼睛一亮,笑嘻嘻的迎了出去:
“金大哥,你來了。
快快裡面來,我剛釣了三條魚,咱們中午吃紅燒魚。”
金牙笑着點頭:
“看來我今天的運氣不錯啊!
今早還說買條魚吃,結果你這兒就準備好了。”
“這麼說我也有口福了。”
随着一道聲音響起,不是縣太爺又是誰?
王曼挑了挑眉,他來幹什麼?
自己跟他好像并不熟吧?
不過還是招呼着人往裡走。
來者是客,她也不會往外攆。
縣太爺見王曼跟往常一樣,并沒有擺臉色,也就松了一口氣。
上次他帶着夫人前來,打算賠個禮,不想她家的下人說:
東家不在,出去串門了。
他還以為是王曼不願意見他,故意找的托詞。
所以今天便約金牙一起。
有她這個幹大哥在,總不至于不見人吧?
沒想到果真如此,還真就見到了人。
“縣主,前些日子我來過一次,你家裡人說你串門去了。”
縣太爺試探着說道。
王曼點頭:
“嗯,隔壁村有家人娶媳婦,我帶着我娘去吃喜酒了。
回來時聽嬸子們說了。
你找我有啥事兒?
對了,以後别叫縣主,是我名字吧!”
見她不像是說假話,縣太爺又有點懊惱自己想的太多。
“那,那我以後還是叫你王小娘子吧。”
王曼點頭,随他去了。
坐定喝了口茶水,縣太爺不好意思的說道:
“縣主,哦不,王小娘子,上次賤内多有得罪,還望你見諒。”
說着還拱了拱手,一副賠禮道歉的模樣。
别說,王曼還真忘了這事兒。
再說他夫人也沒有得罪她,隻不過那做法讓她不喜罷了。
于是不在意的揮揮手:
“這是哪裡的話,她什麼時候得罪我了?”
見他如此說,縣太爺也沒有點明,隻是呵呵笑了笑。
“對了,王小娘子,一路我看到隻有你們村的玉米紅薯長勢最好,可是有什麼秘訣?”
這話倒是真的,半點沒有水分。
“而且我看你們的種法也不一樣,就不怕收成大大降低?”
他想說浪費土地,可是那土地又并沒有荒着,反而種得很滿。
“哦,你說這個啊,這樣種的産量不會降低,我們采用的是套種法。
就是高作物套矮作物,這樣效果還不錯,我們都已經試驗過了。”
王曼是個老實孩子,實話實說,并沒有隐瞞。
“可否說來聽聽,怎麼個套裝法?”
縣太爺來了興趣,他到這裡已經一年了,啥政績也沒做出來。
如果王曼說的那種方法真行,就可以讓其他村子跟這種。
到時候也有他一份功勞不是?
“很簡單,先種早玉米,然後種紅薯。
等玉米幹須的時候,将它的老葉子剮了,在窩距中間種大豆,或者可以種一批遲玉米。”
王曼大概說了一遍,并沒有細說。
細說的話,那話就長了。
“這,能不能說詳細點?
如果這樣真行,我打算讓其他村子也跟着種。”
縣太爺說出了自己的打算。
“嗯,讓我們村的村長跟你說吧,他比我清楚。”
王曼指了指進門的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