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穿成早死的炮灰原配,我怒嫁反派

第192章 一鳴驚人

  

  喬狩義一聽賀子期要升堂,親自審這一樁案子,就覺得有些不妙,他想先行離開,去安排一下。

  不料就聽賀子期對他說,「喬大人,這案子咱們一起來審吧。」

  喬狩義強笑著答應了,「好啊。」這下他想走都走不了了,他隻能吩咐心腹走走一趟兒子那裡,讓他派人去警告那個馬老太別亂說話!

  可惜這個心腹最終沒能將話傳到喬英哲那裡,他剛出來,就被賀子期的人跟上了,最終他暈倒在了一處僻靜的角落。

  所以,當升堂時,喬英哲看到坐正中堂的是賀子期,而他爹卻在旁邊落座時,當即傻眼。

  喬狩義隱晦地朝他搖了搖頭,喬英哲的心一沉,黑著臉站在一旁。

  在賀子期升堂期間,柳城縣衙裡,擠滿了圍觀的人。

  這種私通案比殺人案還奪人眼球讓人激動。

  等兩造(兩槽)人員站好,喬狩義才發現,他派人去請的周狀師周渤沒來!

  行了,他已經能預見此案的結局了。

  喬狩義有所不知,他派人去請周渤,周渤也給他面子,已經在來縣衙的路上了,同時也大緻地了解了一下案子,可等他聽到升堂的人是縣令大人賀子期時,便找了個借口,溜了。

  他也知道自己此舉,多半會得罪喬家,可他也沒辦法。他要是一現身,就說明自己選擇好了站隊喬家,但實質上他對喬家並不那麼看好。前任縣令被喬家坑了一把,離開了柳城,就這樣,喬狩義都沒上位成功。

  而現任縣令賀子期,在外還是有點名聲的,聽說其接任張獻之位後,將昌黎治理得井井有條。他總得看看縣令大人的本事才好站隊不是?

  最開始他願意來,是來傳話的人說升堂的是喬大人,他給個面子,來就來了。

  可在半道上,就聽聞升堂的人換成了縣令大人!

  這就不一樣了,縣令大人上任十來天了,今兒是頭一回露面並主持公務,周渤覺得這架勢不對,他怕縣令大人上任後的第一把火燒到自己身上,直接出城了。他去了隔壁縣親戚家,打算在那小住一陣,等兩虎鬥出了結果,再回來。

  這案子其實是一件糊塗案。

  馬老太一口咬定自家大兒媳齊貞娘與其表哥孟雲私通,除了強調自己親眼所見之外,沒有其餘的人證物證,卻堅持要將這對姦夫淫婦浸豬籠。

  而齊貞娘堅稱自己與其表哥是清清白白的,並且願意以死明志。

  馬忠平本人則完全不知道該相信老娘還是相信媳婦。

  另外,齊貞娘想在證明了自己的清白之後和離,並帶走唯一的耳朵有疾的女兒。馬老太和馬忠平都不願意、

  其難點就在於,齊貞娘是否與其表哥有私,誰都拿不出來證據。

  薛詡做為替人犯(被告)狀師,此時最先說道,「請對方出示相關證人證物證明齊貞娘與其表哥苟且私通。」

  「憑啥要我證明?叫齊氏證明她的清白啊!」馬老太暴跳如雷。

  薛詡不為所動,他不是被嚇大的,「證據呢?」

  馬老太:「我親眼所見,還能得假嗎?她是我大兒媳,如果她不做那種丟人的事,我何必揭開這樣的醜事?」

  旁觀的人都覺得馬老太的話有點道理。

  「這位大娘說得對啊,俗話說家醜不外揚,如果真沒有這樣的話,她何必揭開丟自家的臉?」

  「可憐的老太,這對男女也太不要臉了,在人家家裡就弄起來!」

  ……

  聽到周圍人的議論和幫腔,馬老太得意地瞟了薛詡一眼。

  薛詡突然道,「馬老太,我知道你和隔壁的小叔有一腿。」

  「你胡說八道什麼?!我撕了你的嘴!」馬老太這回是真跳起來了,「你憑什麼這麼說我,你有什麼證據?」

  「我親眼所見!」

  「狗屁!」

  「確實是我親眼所見,如果你覺得我說假話了,那你自己拿出證據來證明自己的清白啊。」

  馬老太一噎。

  「你這是污衊我!」

  「我污衊你嗎?你有什麼證據能證明自己是清白的?」

  馬老太一噎。

  賀子期就在上面靜靜地看著薛詡發揮,想著必要的時候,再推他一把。

  旁觀的人裡有個留著小鬍子的中年男人嘀咕,「一般這種事,不都是女的自己證明自己的清白嗎?這個狀師怎麼去為難一個老太太?」

  薛詡看著對方,突然道,「你昨晚醜時殺了一個人。」

  對方瞠目結舌,「你胡說八道什麼?你不要亂說啊!」

  「我沒有胡說,我親眼所見。」

  薛詡話落,小鬍子中年男周圍的人都一鬨而散,離他遠遠的,把他當成了殺人犯似的。

  小鬍子中年男跺腳,「你胡說,我沒有殺人!」

  「你有什麼證據能證明你沒有殺人?」薛詡反問。

  小鬍子中年男急急地說道,「昨晚我沒有出門!」

  「誰能證明?」

  「我小兒子。」小鬍子中年男他前兩年喪妻,都是和小兒子一起睡的。

  「他在醜時的時候看見你在家嗎?能確定你在家沒有偷偷出去殺嗎?」

  小鬍子中年男被他問得啞口無言,那個時候,誰不是在熟睡啊?!

  又有人小聲說,「不能這樣吧?」

  薛詡看了對方一眼,對方是個小年輕,他身體微微前傾,問道,「小哥,今兒一早吃的是斜對面的韭菜雞蛋嬌耳(餃子)?」

  「你怎麼知道?」

  「我當然知道了,我當時就在你後面,你走後,賣嬌耳的老闆才發現你吃了兩碗,卻隻付了一碗的錢。」

  「胡說八道!我明明隻吃了一碗!」

  「你怎麼證明?」

  小年輕憋氣,這要怎麼證明?

  「你難道要切腹自證清白?」

  小年輕反問,「我為什麼要切腹?你說我吃了兩碗,就拿出證據來!」

  薛詡笑道,「這就對了,別人說你吃了兩碗,那個人就得拿出吃了兩碗的證據,而不是讓你自己去證明自己沒有吃兩碗。」

  接著,他又對那個留著小鬍子的中年男人說道,「看到這,你學會了嗎?剛才我說你殺了人,你應該要讓我拿出能證明你殺人的證據,而不是你自己拚命地去證明自己沒殺過人。」

  旁人大讚,「是極,總不能你張口說別人殺人就殺人了吧?你要有證據。」

  「馬老太,看明白了嗎?你大兒媳與其表哥私通的罪名是你提起的,你就有承擔拿出證據的責任。你不能讓你兒媳婦一個清清白白的人去證明她沒有做過的事。不然,你也得好好證明你和隔壁小叔是清清白白的。」

  馬老太整個人被將一軍,進也不是,退也不是,整個被說得啞口無言。

  「大家說對不對?」薛詡問。

  留著小鬍子的中年男人和小年輕連忙點頭,「對的對的。」他們可不想證明自己了!

  被他問到的人個個都低下頭,不敢說不對。要是說不對,一會他們會不會就像剛才的鬍子中年男人和小年輕一樣被為難被污衊?

  「我覺得人家這位老先生說得對。如果能不拿證據,隨意地污衊人,被污衊的還要忙著去證明自己的清白!這世界就亂套了。」

  「對啊,就該是這樣的。像那位鬍子大叔和年輕小哥,他們要是性烈的,搞不好真的會切腹證清楚,以死證清白。」

  「告人的將人告了,當然得辛苦一點拿出證據了。否則告人的啥事也不用幹,那人人都爭當告人的了,這世界就亂套了。」

  薛詡所說的這一番話,讓很多旁觀的老百姓們恍然大悟。

  一旁的喬英哲看到這一幕,心中狠狠罵道,「當真蠢貨,早點將人弄死,苦主(原告)與人犯(被告)地位調轉,馬家成為既定受益人,便是被告了,對方要拿出證據來也是很難的。」

  這就是薛詡的心機了,如果一開始他們選擇的是苦主(原告)的身份,狀告馬老太污衊的話,他們不僅要拿出證據證明她污衊,還得自證清白,這才是啥活都幹了。

  馬老太最後不甘心地道,「齊氏她鬧著和離,不是有了姦夫,她敢嗎?」

  薛詡:「還是那句話,證據呢?你要是拿不出證據,就是污衊。」

  賀子期握拳輕咳了下,掩飾他眼中的笑意,他發現,己方隊友很犀利啊,僅一人就扭轉了此案的劣勢。

  喬狩義覺得再不說點什麼,挽回一下,此案就大勢抵定了。

  「大人,儘管馬老太沒有證據,但是無風不起浪,齊氏不一定就完全是清白的吧?」

  賀子期乾脆將問題拋給薛詡,「薛狀師,對於喬大人的疑問,你怎麼看?」

  「回縣令大人,此案——贓狀涉於疑似,傍無證見之人:或傍有聞見之人,其事全非疑似。疑似有罪,卻無旁證。雖有旁證,而事實並無疑似有罪之情形。」

  薛詡此話之意,就是說此案乃疑罪。

  薛詡接著道,「尚書有言:罪疑唯輕,功疑為重,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古人又雲:刑疑,赦從罰:罰疑,赦從免。其當清察,能得其理。」

  疑罪的處罰宜從輕從無,疑功即對功勞輕重大小不確定時,皆從重給予獎賞。寧可放過一名罪犯,亦不枉殺一個無辜。

  薛詡熟讀大黎律例,滿腹經綸,引經據典,信手拈來。

  「善!」隨著賀子期話落,驚堂木也隨之拍下。

  齊貞娘與其表哥孟雲的清白,由官府蓋棺定論。至於齊貞娘和離之請求,問過齊貞娘的意願之後,賀大人便允了,還特允她將女兒帶走。

  對於齊貞娘想帶走孫女一事,馬老太是不同意的,將孫女捏在手時在,他們才翻不了天。

  可是在齊貞娘對這些年生活的敘述中,眾人聽到了馬家人對她們母女的苛待和漠視,旁聽的老百姓都不忍心了。

  一時間,民意洶湧,都罵馬老太不做人,還有向縣令大人請求讓孩子跟著母親的。

  賀子期順手推舟,把事給辦了。

  事情就這麼順利地結束了。

  這個結果,是賀子期完全沒想到的。一開始他還以為要出多大的力氣呢。

  升堂之前,他讓人確定了此呂明志就是恩師信中提到的那位。之前他還在想,要怎麼做,才能裝得比較公正嚴明地偏向自己人。

  最後發現,原來他隻要秉公辦理?

  薛詡心裡也覺得納悶,這事不費勁啊,他才使出五成的功力,這事就辦好了?

  呂明志整個人恍恍惚惚的。

  娘耶,薛先生真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這嘴皮子的厲害程度,和他親爹呂德勝有得一拼。

  不知道等他爹來了平州,兩人吵一架的話,誰是贏家?

  還有,他姐那雙眼睛是怎麼長的?

  這小老頭之前就一普普通通的小老兒啊,乾瘦乾瘦的,除了貪生死,經常想偷跑之外,沒有展現一點點才能。

  他姐怎麼能從達普普通通的外貌中,看到他卓絕的能力的?想學。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