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紮進來了
第623章紮進來了
顧懷笙將萬仁東的異常彙報給呂頌梨。
呂頌梨聽完後,表示知道了,並且對一旁的薛詡示意了一下。
薛詡點了點頭。
顧懷笙彙報完,出去的時候,薛詡陪他一起。
顧懷笙忍不住問薛詡,「薛先生,這人不處理嗎?」
薛詡捋了捋鬍鬚,說道,「州長的意思就是標記起來,可以處理,但手段不能生硬,或者可以養一養,養肥再宰。」
顧懷笙點了點頭,「原來如此。」平州的行事手段,真是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
薛詡示意他學著點,「咱們平州人那麼多,有間諜探子,都是不可避免的。」這些人,都上了他的小本本,「隻能先標記,查清楚之後再慢慢清除了。」
涿州,蔡家
面對被人強行入股的情況,蔡家父子兩人的臉色都不是很好。
蔡光畢竟老於世故,經的事也多,他給了兒子一個稍安勿躁的眼神。
趙松悠閑地喝著蔡家招待的茶水,他沒理會父子倆的眉眼官司。
他乃趙家旁系,名義上來說,是趙明樓趙郁檀的叔叔。
他坐在這裡,代表的不僅僅是他自己,還有背後的勢力。自古以來,民不與官鬥,這事肯定能成的,或遲或早而已。
蔡光等兒子靜下來後,他才對來人說道,「趙管事,你想入股不是不可以。」
趙松背後站著的是涿州郡守趙明樓,而趙明樓又是如今大黎兵馬大都督謝湛的大舅子,蔡光決定從了,俗話說識時務者為俊傑。
蔡光鬆口了,趙松笑了,「蔡東家,這就對了嘛,大家和氣生財,有錢一起掙,你好我好大家好。」
蔡光勉強笑著問道,「不知趙管事打算怎麼入股蔡家?」
趙松直言,「我這邊入股五十萬兩,享蔡氏驢場一半的收益。」
他們趙家隨著姑爺從南地回到長安,皇上的一應賞賜給的都是姑爺一族,趙家什麼賞賜都沒有得到。
當初趙家被抄家流放,也沒來得及藏一些財物起來。
雖然回來長安後,趙郁檀這個姑奶奶以及姑爺接濟了趙家一把,但趙家於財物上是捉襟見肘的。
這一次,趙明樓出任涿州郡守,於趙家而言也是一個機會,斂財的機會。
為了能一把撈足利益,彌補趙家財力上的不足,姑奶奶趙郁檀這次私下籌集了三十萬兩銀子,家裡又湊了二十萬兩。
為了湊這二十萬兩,趙家是真的儘力了,幾乎將他們回長安後,姑爺姑奶奶接濟的,以及別人借著由頭贈送的財物都變現了。
蔡家是他精挑細選選上的,其實力強大,經營狀況良好,在涿州的口碑也很好,是很好的合作夥伴。
蔡勤年輕氣盛,聞言很是氣憤。
他們蔡家的養殖場以及相關的資產加起來價值兩三百萬兩銀子,趙松才入股五十萬兩,就想要他們蔡家產出一半的收益?
這和明搶有什麼區別?
蔡光也面露為難,「這——」
「蔡東家,你應該知道,我這五十萬兩,可不是簡單的五十萬兩銀子。我入股你們蔡家的好處,你是知道的。」
蔡光當然知道,可是五十萬兩銀子就要佔去他們蔡家一半的股……
趙松掃了父子倆一眼,冷哼,「放心吧,我入股,也隻要你們蔡氏為期一年盈利的一半。到時候結清了盈利,我會將五十萬的本錢撤出。往後你們蔡家的盈利與我無關。」
蔡光懂了,趙松這是看好涿州這一年的驢市價格好,想要撈一筆。
蔡勤也明白了,對方並不是想侵佔他們蔡家的產業,而是想分潤今年的盈利。
雖然這也讓人很不爽,但比起前者,又不那麼讓人難以接受了。
「並且我不參與經營。」趙松又補充了一句。
蔡光聞言,鬆了口氣,「這樣好這樣好。」不插手經營好,養驢還是有門道的,最怕外行指導內行,胡亂插手。
現在他已經認命了,要將今年所賺的利潤分出去一半。剛才他最擔心的就是對方想插手經營,最終導緻不掙錢,或者虧損,後面還要來找蔡家的麻煩。
最終,蔡家和趙松達成協議。
趙松讓人將價值五十萬兩銀子的黃金送來,帶走了合約。
趙松離開的時候,蔡光父子起身相送。
等將人送走之後,蔡勤忍不住道,「爹,這種事咱們就認了?以後也認了?」
蔡光拍拍兒子的肩膀以示安慰,沒辦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啊,誰讓他們蔡家被盯上了呢。
「其實趙松這次還算厚道。」隻拿走一半的盈利。
蔡勤不滿地輕哼一聲。
他們不知道,趙松並非不想多佔多拿,而是擔心多佔多拿之後,蔡家撂挑子不幹,所以才給他們留一半的。
蔡光父子皆以為趙松如此行事,是趙明樓示意的。
其實這事趙明樓並不知道。
……
趙明樓上任之後,積極走坊民眾,發現涿州幾乎家家戶戶要麼養了驢,要麼準備養,要麼就是從事與驢相關的行當。
走訪的過程中,一提起他們養的驢,一個個都樂呵呵的,都指望著將家裡的驢養大了,賣個好價錢。
趙明樓不明白這些平民怎麼一個個養驢那麼上頭。
他不知道老百姓掙錢的機會不多的,想掙錢太難了。可一旦有機會,且這個機會還是他們熟悉的行當的時候,他們就會努力地去抓住。
趙明樓明裡暗裡提醒他們,萬一等他們將驢養大之後,驢的價格跌了呢。
老百姓很驚訝,這驢子價格哪可能跌嘛?平州軍隊那麼多人呢,驢肉火燒都成了軍需用品了。隻要秦晟將軍一直愛吃驢肉火燒,想必平州州長會很樂意寵著他的。
趙明樓和他們說,今年的糧食價格會漲,讓他們好好伺候地裡的莊稼。
他們會笑笑,然後含糊地回道,大概吧,也許吧。
很顯然,他們並不相信糧價會漲,隻是為了應付他這個父母官而已。
趙明樓有種無力感。
沒辦法,涿州和平州毗鄰,平州的糧價一直很穩定,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涿州了。
趙明樓說年底糧價會漲,哪有眼見著驢子價格穩定上漲來得真實?
直到有一次,他離開時,剛踏出院門,就聽那戶人家的小兒子不滿地咕噥,「趙郡守也真是的,他畫的大餅他家裡人都不吃,還讓我們吃。」
趙明樓頓住腳步,又聽到另外一個聲音回道,「就是啊,他明明也看好驢市的,不然怎麼會入股蔡家?」
趙明樓:???
這是什麼意思?
趙明樓直覺裡面有事情,回去後讓人一查,就查到了趙松那裡。
他不敢相信,趙松竟然背著他幹了這麼一件大事。
他將人喊來問話,「小叔,你給蔡家投了五十萬兩?」
「是的。」趙松承認了。
「這筆銀子怎麼來的?」
「你爹湊了二十萬,三十萬是郁檀那丫頭拿的。」
趙明樓:他家和小妹真是傾家蕩產押這麼一注。
他很清楚,弄來這麼一大筆銀子,家裡還有小妹都不容易的。
「小叔,這麼大的事情,你怎麼不和我商量一下?」
「你爹和郁檀那丫頭都覺得這事你不要牽扯進來比較好。」
趙明樓額頭突突的,現在這情況叫不牽扯?
「你們知不知道平州用了買鹿制楚之計欲謀奪涿州?」
「涿州的驢,就如同那楚國的鹿。當平州呂頌梨將驢肉火燒剔除出軍需名單的時候,必然會引起驢價下跌。如今涿州養了那麼多驢,屆時那麼多驢賣不動,又會反過來讓價格跌得更慘……」
「你們現在還一頭紮進來,後果你們想過了嗎?」
趙松說著他們的打算,「明樓,你說的是平州收網的階段。但是在平州收網前,驢價肯定是上漲的,對吧?咱們隻要在平州收網前,把驢子都清出,不就沒事了嗎?」還能大掙一筆。
「蔡家是我精挑細選選出來的,我考察過了,他們家最小的一批驢已經快三個月大了,一定能趕在其他驢大批進入市場前提前收穫的。」
趙松總覺得他們提前搶跑了,就不會接力最後一棒。
最重要的是,對於涿州的未來,趙松還是挺樂觀的,姑爺謝湛這個大都督已經在積極應對了不是嗎?朝廷肯定不能讓平州順利地將涿州算計了去的。
就算最後情況很糟糕,他們也能借著朝廷穩住。
趙松一點也沒覺得他們這樣損公肥私有什麼錯。再說了,這錢,他們趙家不掙,別人也掙去了。
趙明樓沒有說話。雖然趙松的話聽起來很有道理,但趙明樓還是覺得太危險了。
趙松低聲道,「明樓,你知道嗎?咱們家隻要贏這麼一把,之前的家底就能回來了。」
趙明樓動作一頓,他很清楚,如果他強制讓趙松將入股蔡家的五十萬兩銀子拿回來,這一舉措,如同一盆冷水,能很好地給涿州日趨火爆的驢市降溫。
但是趙松的話,讓他猶豫了。他們趙家確實缺錢,這次也確實是個機會。
趙家計劃得很好。但趙家不知道的是,平州布的局,收網的自主權也要平州。他們想要平州收網前逃頂並且收割一波,也要平州給機會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