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穿成早死的炮灰原配,我怒嫁反派

第564章 皆大歡喜

  

  第564章皆大歡喜

  第564章皆大歡喜

  長安

  近日,宋墨心情頗佳。

  這日東海傳來捷報,董國為和衛曠所領兩路大軍已經將會稽拿下了,速度之快,讓宋墨覺得,平定東海叛亂指日可待。

  但他還沒高興多久,北方就傳來噩耗。

  「皇上,楊應欽楊大將軍所領三萬前鋒,在廣武縣遭遇鮮卑騎兵大軍襲擊。兩軍激戰之下,楊大將軍不敵,率眾退守新興。」

  整個大殿,鴉雀無聲。北上支援的大軍,在半道上就遭遇襲擊,真乃出師不利啊。

  「雙方既然對上了,損失各有多少啊?」太尉蕭群可不許任何人將這問題含糊過去。現在是謝湛這個兵馬大都督全權調度東海以及并州兩地軍事軍務,如今出了問題,他自然不會放過落井下石的機會。

  其他大臣附和,「對對,都打起來了,就會有死傷。」

  彙報的官員回道,「楊大將軍所領部將大概損失兩萬餘人。」

  「那麼斬殺了多少鮮卑騎兵呢?」

  「三千。」

  場面瞬間安靜,大臣們面上不言不語,內心卻是心思沸騰。

  孫家軍堅守雁門代郡那麼久,也才折損一半兵馬。

  楊應欽剛北上,對上鮮卑的第一戰就打沒了兩萬兵馬。

  對比之下,楊應欽是不是有點弱?

  雖說這樣對比不對,畢竟楊應欽所率兵馬馬不停蹄全速北上,本就是疲憊之軍,又遇上鮮卑騎兵這支鮮卑大軍最強的兵種,輸了也不奇怪,嗯,就是輸得有點難看了。

  而且這一戰也從側面印證了孫家軍的強悍。

  「等等,鮮卑騎兵怎麼會出現在廣武縣?孫家軍在做什麼?」宋墨終於意識到了不對勁之處。

  「皇上,雁門丟了!」彙報官瑟縮了一下脖子,沉重地回道。

  「什麼?」宋墨不由自主地站了起來,「那代郡呢?」

  「代郡也失守了。」彙報官迅速地往下說,「雁門失於鮮卑之手,代郡被平州佔了。」

  宋墨咬緊了牙關,才沒讓自己大喊出聲。

  在場的大臣,聽著這一個個噩耗,恨不得眼前有個洞,讓他們把頭埋進去。

  他們都不敢看皇上的臉色,心裡想著,早上上朝的時候怎麼沒看看黃曆啊,今天不宜出門啊,不對,是諸事不宜啊,應當告假在家的。

  「孫家軍呢?」宋墨隻覺得自己的聲音很縹緲。他很想問孫家軍是死了嗎?

  如果孫家軍能再堅持兩天,就兩天啊!雁門和代郡都不用丟,楊應欽帶領的三萬兵馬,也不會遭遇重創,孫明有罪!

  「楊大將軍傳回來的消息稱,二十六日晚,孫明孫大將軍領著彈盡糧絕的孫家軍,決定與鮮卑展開殊死決戰。不料決戰那晚,雁門地動,孫家軍和鮮卑大軍都沒逃脫,加起來有近十萬人遇難,城內橫屍遍野,孫家軍全軍覆沒。」

  「這些消息都是楊大將軍通過逃出來的雁門老百姓收集到的,現在雁門已經被鮮卑佔領,楊大將軍說打聽雁門的消息不易。」

  宋墨聽得臉色發黑,「雁門孫家軍真的全軍覆沒了?」

  「揚大將軍說,雁門關地動是事實。孫家軍有沒有活口不知道,總之他是沒見著一個孫家兵逃出。」

  如果不是全軍覆沒的話,至少會有殘部逃至新興、中山等地。

  情況太反常了,什麼樣的地動,也不至於一個也逃不出來吧?宋墨按捺住心緒,繼續問道,「代郡呢?又是怎麼失的?」

  楊大將軍派人查到的說法是,二十六日晚,鮮卑同時向雁門和代郡發起最後一波攻城戰。代郡的守軍比雁門的弱,最先失守,代郡守軍基本戰死。

  鮮卑大軍剛清理完代郡守軍,平州大軍來了。代郡剛落入鮮卑之手,還沒捂熱乎,後面又被平州奪了去。

  在場的大臣們都聽懂了,也就是說,鮮卑拼死拼活打掉了代郡的守軍,最後被平州摘了桃子。

  文武百官:……這世上哪有這麼巧的事?

  早在之前,平州肯定在一旁虎視眈眈了。

  不然哪會那麼湊巧就當了一回漁翁,撿了便宜?

  楊應欽之所以會把這個說法當成那晚的事實傳回來,主要是這個流言傳回鮮卑那邊時,鮮卑那邊同樣沒有人出來反駁,像是默認了。

  楊應欽根本不知道,鮮卑那邊的將士們聽到這則流言時,都忍不住懷疑自己記憶錯亂了。他們難道真的攻下過代郡?

  大家有緻一同地沒有去糾正這個流言。糾正它幹嘛呢?

  至少在流言裡,他們曾經攻下過代郡,而非事實上,連代郡的邊都沒摸到過。

  否則,難道要讓他們承認,他們連孫家軍都不如?

  他們鮮卑打不過平州正常,也不是第一次敗給平州了。

  但是輸給孫家軍就算了,這麼丟臉的事實,被掩蓋了也罷。

  在此種心理下,鮮卑默認這則流言。

  於是平州得了裡子,成功讓孫家軍死遁,鮮卑得了面子,大黎查明了『真相』,皆大歡喜。

  下午,宋墨午睡起來,還沒得來及細細思量今天接收到的消息,就有臣下來報:孫家軍全軍覆沒的消息傳開,以孫家老太君為首,領著兩三百名孫家軍將士的家眷跪在皇宮外,求皇上派兵奪回雁門,迎回將士們的屍骨。

  宋墨正煩著呢,當下便讓人去將他們打發走。

  可是,這些人都不聽勸。

  宋墨聞言,怒了,什麼時候孫家軍的這些家眷都可以妄議兵家國事了?兵家大事,豈是他們說怎麼樣就怎麼樣的?

  此時宋墨顧及輿論,讓人去請皇後,讓皇後去勸一勸。

  可是,這些人依舊不聽。

  宋墨一怒之下,便讓人不管了,他們愛跪就跪著吧!

  宮外,孫老太君跪在最前面,挺直了背脊,一個時辰過去,兩個時辰過去,儘管很辛苦,但她依舊堅持著,就當跪佛堂了。

  思及那個人告訴她的真相,她告訴自己,兒子既然做了選擇,這招倒打一耙必須進行到底,隻有這麼做,才方便他們全身而退。

  這是一場博弈!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