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9.第309章 善慈夫人
第309章善慈夫人
盧縣令笑眯眯的好心提醒:「善慈夫人,接旨謝恩吧。」
許知春忙雙手高過頭頂接下聖旨,「民女謝主隆恩。」
孟府丞哈哈大笑:「許夫人如今乃是皇上禦筆親封的善慈夫人,可不是什麼民女了!」
盧縣令也向眾村民們詳細解釋了一番。
全村人齊齊震驚了。
「什麼?知春這算是當官啦?是吧?是當官的意思吧?」
「善慈夫人?善慈夫人!一聽就好厲害哇。」
「別管當不當官,反正這是皇上封的,知春以後身份跟咱就不一樣了。」
「是啊.」
「咱們村可不也跟著沾光呢,咱們都是善慈夫人一個村的呀。」
「對啊哈哈哈,咱們也沾沾光,大吉大利!」
「對對對!」
孟府丞、盧縣令等哭笑不得。
盧縣令微笑道:「許夫人所獻的紅薯、土豆、以及打穀機、風車利國利民,皇上因此封赦她為善慈夫人,以示嘉獎。以後大傢夥兒可不能再直呼她的名字了,否則就是犯了僭越之罪,是要抓到衙門打闆子的,以後該稱呼善慈夫人或者許夫人。」
大家都嚇了一跳,紛紛表示記住了、記住了。
一時間,各人看許知春的目光不由得帶上了幾分敬畏。
也是直到這一刻,大家才真切的感覺到,許知春跟他們是真的不一樣了
梁明軒和許知春親手接過封賞旨意,差役們雙手捧著朱漆禮盒恭恭敬敬魚貫放在兩張八仙桌拼起來的長桌上。盧縣令笑眯眯的從旁解說——
盧縣令生怕眾村民們不明白,
賞賜黃金千兩、白玉如意一對、花鈿翠冠一頂、貢緞二十匹、禦制新書一部、內造文房四寶一套。
所有賞賜皆用禮部專用的朱漆描紋禮盒裝好封印,此刻一一擺放在長桌上,一個個禮盒大小不一,但看起來都極有質感、高級感。
村民們聽盧縣令笑眯眯的一一念出賞賜名單,抽氣聲此起彼伏,瞅著那些個禮盒又好奇又敬畏,沒有人敢上去摸一摸。
「一千兩黃金!黃金哎,一千兩」
「光這些黃金也夠富富足足過一輩子了啊。」
「是啊。」
「還有白玉啥來著?還有首飾對吧?裁衣裳的綢緞,念書的筆墨好多啊。皇上賞的,肯定都是值錢的好東西呀。」
「真想看看是什麼樣的!」
「我也想看!要是讓我摸一摸,這輩子也值啦。」
「快別做夢,這麼金貴的東西你敢摸?萬一摸壞了賣了你都賠不起。」
「嗨,我就說說嘛」
許知春和梁明軒站在一起,滿面笑容接受大家的祝賀,賞賜的禮盒他們也沒想著這會兒打開,這麼多人呢,萬一不小心推搡撞倒,一個失手摔壞了,好事就要立馬變壞事,得蹲大牢了。
梁裡正笑著邀請孟府丞、盧縣令等上他家裡用午飯,孟府丞也想到了許知春家裡不方便招待他們這麼多男子,與盧縣令一道應了,大家一起往梁裡正家去。
梁明軒也隨著先過去了,許知春將這些禦賜之物收好再去。
村民們陸陸續續也都散了,這一場熱鬧,見了親戚朋友能講上三天三夜。
善慈夫人?善慈夫人啊!
他們村裡出了個皇上禦筆封赦的夫人!
好想看看錦緞啊、玉如意啊什麼的長什麼樣,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有機會。
秦青嬤嬤和木香小心翼翼的幫著收拾東西,比旁人更加與有榮焉。
秦青嬤嬤笑道:「以後看誰還敢小瞧夫人。」
許知春笑笑,她又爭氣了!
手裡的籌碼和底氣又多了一層,還是厚厚的一層,哪怕是本地換了個縣太爺,也不敢小看了她。
其他人就更不用說了。
在這本地,基本上屬於食物鏈的頂端之一了。
當然,她沒有興趣去欺負欺壓別人,她隻想安安穩穩過自己的日子。
善慈夫人雖然這個「慈」字讓許知春覺得聽起來彷彿老奶奶的既視感、有那麼一點點的彆扭,不過也沒關係,聽起來更顯得端莊肅重、更讓人不敢小看嘛。
穿越過來這麼久了,她也懂了不少,例如「賢」、「德」這一類的字,皇帝與朝廷是不會輕易賜人的,她一個偏遠地方的農家小婦人,那就別想了。
收拾好家裡,主僕三個忙往梁裡正家裡去。
幸好梁裡正家院子寬大,昨天又做好了安排準備,招待這麼多人也不顯得擁擠。
飯菜也是昨天定下、開始預備的,今兒天一亮就有人進城去採買,因此從容不迫,十分豐盛。
一頓農家樂也可稱得是賓主盡歡。
午飯後,孟府丞、盧縣令等便都離開了。
梁裡正領著全村人恭敬相送。
大人物們走了之後,大傢夥兒就沒了那麼多顧忌拘謹了,圍著許知春和梁明軒那叫個興奮勁兒,恨不得誇出朵花來,充滿著歡聲笑語。
許知春聽大傢夥兒恭敬的稱呼「善慈夫人」有些彆扭,忙讓改了,以後稱呼許夫人、許娘子都好。
至於名字,那是沒人敢喊了。
她也不為難人了.
這樣的大好事,當然要好好的慶賀慶賀,許知春笑眯眯表示三天之後在村裡大擺宴席,請全村人吃席。
要辦就辦大一點,乾脆拜託梁裡正出面幫忙安排,買兩頭膘肥肉厚的大肥豬殺了,用來操辦席面。
全村老老少少全部算上三百四十多人,兩頭豬加上配菜,足夠吃了。
大家紛紛鼓掌歡呼,紛紛表示到時候一定都來幫忙,比過年還熱鬧。
梁大伯梁二伯兩家哪兒好意思出面?梁家人至始至終連面都沒露,關起門當什麼都不知道。
梁大伯家生怕許知春會告狀害自家挨罰,不敢去,梁二伯本想去的,白氏花言巧語勸住了。
白氏不敢讓他去啊,她心驚膽戰得都快嚇死了。
萬一許知春見了他們家的人一個衝動求大人伸冤呢?那她怎麼辦?她會死的啊!
她現在恨不得許知春完全忘了自己的存在,最好一輩子都別再想起來。
躲還來不及,哪兒敢往前湊?
兩家人都沒去,但這潑天的熱鬧他們當然不會一點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