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二章 夫妻夜話
秦淮瑾看著賀君魚的眼神,笑了。
「有什麼問題?」
三個兒子幹點兒什麼都能養活自己,他閨女柔弱嬌生慣養,不多給點兒東西傍身,他晚上都睡不著。
賀君魚搖頭,「你好像個後爹。」
這不是賀君魚第一次這個樣說了,秦淮瑾皺眉,神色認真的看著賀君魚:「你真的這麼覺得?」
他做得很明顯嗎?
懶懶是家裡的老幺,又是個女孩,還是他最愛的女人辛苦給他生的孩子他偏心一點兒也是正常。
三個兒子他也沒有虧待,隻是覺得男孩子還是應該自立自強得好。
賀君魚:「應該說咱們全家都知道你是個偏心眼吧,兒子們懂事不計較,可是咱們做家長的還是要一碗水端平的。」
她也疼愛賀懶懶,但是沒有秦淮瑾這麼誇張。
秦淮瑾抿唇,「你的愛已經分給了哥哥,爸爸多分給妹妹一些又怎麼了,很公平。」
賀君魚:「……」
很好,她確實沒想到這一點兒。
秦淮瑾拉著她的手晃了晃,「我也沒有做得過分,兒子們是不會計較的。」
一個兩個的每天都不知道忙什麼,恨不得父母一直都不要管他們,哪裡需要他特別的關心。
賀君魚無言以對,隻能拿起筆來多給三個兒子勾畫了許多被秦淮瑾劃歸到懶懶那裡的東西。
三頁紙賀君魚勾選了兩頁,拿出最後一頁遞給秦淮瑾,「這些你看著給大哥二哥家的孩子吧。」
這裡邊兒的東西單拎出來都是一筆不小的財產,賀君魚都能從這裡窺見當初秦家富有的冰山一角。
秦明和秦晴賀君魚都見過,二哥家的孩子隻在過年的時候打過招呼,現在都在機關單位上班,打交道比較少。
秦淮瑾接過來一看,點了點頭算是同意賀君魚的做法。
家裡的這些東西他最清楚,四份相等價值的財產。
處理好之後兩人才歇下。
走廊盡頭,秦淮瑜夫妻的房間,王晴看著丈夫,小聲問:「老爺子的財產都給了三弟?」
秦淮瑜擡頭看了她一眼,點頭。
王晴抿唇,坐在床上一言不發。
秦淮瑜還能不知道她在想什麼,出聲勸解:「給三弟是應該的。」
父親要是有心,去世之前陸陸續續全都轉給三弟,他們兄弟也不知道。
隻是父親到底是公平的。
王晴搖頭,看向愛人的眼神裡帶著嗔怪:「你當我嫉妒?」
秦家之前多大的家業別人不知道王晴是清楚得很,兩家世交,隻不過發展的方向不同。
「你比三弟多得了父母疼愛小二十年,二弟也是,這二十年豈是這些財物能抵的,秦淮瑜你把我當成什麼人?」
秦淮瑾小的時候她跟婆婆一樣,都是當兒子養的。
秦淮瑜嘆氣,「是我想多了,不是你之前跟我念叨孫子以後娶媳婦兒還沒房子麼。」
他自己沒有想法不代表家人沒有想法,他還是要把話說清楚。
王晴啐了他一口,「你兒子有本事就給他兒子置辦,沒本事一家子擠一塊那是他們的造化,跟我有什麼關係,我管了他們爹到老了還要管孫子,我哪兒這麼多閑工夫。」
念叨歸念叨,孩子需要自己幫忙的時候,她盡己所能就好,哪裡需要惦記長輩的私產。
秦淮瑜拉著愛人的手感嘆,「你能這麼想我很開心,咱們的孩子都大了,需要咱們操心的地方少了,三弟的孩子還這麼小,以後用錢的地方還多,有需要幫忙的咱們也不能推脫。」
他們夫妻的存款還有不少,秦淮瑜想了下提醒道:「你問問弟妹,我聽阿瑾說她買了不少房產。」
這時候賣房的太少了,但是隻要有賣的,賀君魚第一時間拿下,也不拘泥什麼地段,房子的好壞。
王晴一聽這話,倒是笑了出來。
「你說得對,弟妹消息靈通,我讓她幫我留意著,有合適的咱們就買下來。」
孫子還在上學,他們依舊已經操心起結婚的事兒。
秦淮瑜點頭,「你的人脈也不少,咱們在原城這麼多年,認識的朋友不少,隻是這樣的消息還是不要讓外人知道的好。」
他怕妻子忍不住跟好朋友分享,最後讓別人截胡。
王晴白了他一眼,「事以密成,這點兒道理我還能不懂?」
說起這個王晴可就來勁兒了,「我不跟弟妹合著做生意,生意方面的事情咱們也不懂,以後她買房置產我有錢就跟著,沒錢就攢著,等有錢了就買。」
這方面人家賀君魚的嗅覺就是比他們靈敏。
「也不要著急置辦太多。」
他的身份敏感,還是要注意點的。
王晴撇嘴,「我寫兒子和孫子的名字,咱們的錢來路清白,每個月都在財務科的表上,一分一毫也不帶差的。」
人家都說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他們家倒是好,每年那點兒死工資,有時候甚至碰上困難的,還得給人家貼點兒。
也就是政府福利待遇不錯,要不然她真要罵街了。
兩人說完這些,秦淮瑜見妻子真是沒有把財產分配的事情放在心裡,這才從兜裡掏出一張紙,「給你。」
王晴不明所以,拿過來一看,震驚地看向丈夫,「這是爸留給咱們的?」
她是真沒想到公公居然還給他們留了一部分。
秦淮瑜笑笑:「我說過爸很公平,這些是媽還在的時候就給我們兄弟三個分好的,包括三弟那份兒。」
當然這些年的虧欠,父親又給三弟那邊兒添了許多。
這些在秦淮瑜看來是應該的。
王晴拿著那張存摺,激動地拍了拍他的胳膊,「有了這些錢我就能放心跟著弟妹買房子了。」
甚至之後秦淮瑜調動她也不擔心了,調到哪兒他們就在哪兒置辦房子,以後不需要再賣掉就好了,反正他們一家人要長長久久地在一起。
這些話同時發生在秦淮珏夫妻身上,隻是周珊想沒想這麼多,周珊家裡是當地的,孫子孫女才上託兒所,還用不著操心。
再說了雙職工家庭,就算存不下錢,這麼多年下來也是一筆可觀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