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587章 誰在詐誰
飛鴿傳書告訴張鶴遙——
燕王反了。
雖然之前從勸皇上削藩這件事情上,張鶴遙就想過最壞的情況下,可能會把燕王逼反。
但是問題上,他沒想到這麼快。
皇上似乎,還沒有對燕王做什麼吧。
很多事情,也就是毫無邏輯可言,所以張鶴遙也沒有很糾結。
他隻是在想,要如何應對這件事。
他真的得立刻回京了,甚至等不到三日後。
張鶴遙幾乎一夜沒睡,想了很多很多事情。
第二天再去見陸棄娘的時候,他眼底都是青黑的。
他憔悴的樣子把陸棄娘吓了一大跳。
“你這是怎麼了?”
油渣包子吃多了,竄稀了?
畢竟他的腸胃現在很嬌貴了,鹹菜油渣那種東西,估計消化不了了。
不過好在她沒有說出來,所以張鶴遙沒有吐皿。
“棄娘,天下要亂了。”張鶴遙嚴肅地道,“我現在就要返京,你收拾東西,跟我走。這次事關性命,不要任性。你便是不為自己想,也要為你的女兒着想。”
陸棄娘心裡驚訝。
天下亂了?
是她理解的那個意思?
燕王這就反了?
動作有點快。
不過她不敢在張鶴遙面前露出什麼,就低頭看着自己的鞋尖,“哥,你回去吧。我就留在西北,這裡那麼多人,會保護我們娘倆的。而且三丫一身功夫,不會有事的。”
她的這種反應,讓張鶴遙起了疑心。
因為他太了解陸棄娘了。
從前街上就是有人打架,她都躲得遠遠的,唯恐自己被牽連。
底層的百姓,誰不怕戰亂?
誰不擔心被戰火殃及,流離失所?
可是今日他說天下要亂,陸棄娘竟然沒有慌亂。
那是不是說,她已經知道了?
她的消息,怎麼會那麼快?
還是說,她提前就知道了,甚至還和燕王一夥的?
畢竟蕭晏和燕王關系不錯,他們兩家走得很近。
張鶴遙越想越多。
甚至想聯想到了蕭晏死後,他就沒見陸棄娘多難受。
種種迹象聯系到一起,張鶴遙心裡生出了大膽甚至可怕的猜測——
蕭晏詐死,協燕王謀反!
想到這裡,張鶴遙拉着陸棄娘的袖子往屋裡走。
“哎,幹啥啊。”陸棄娘道,卻不得不跟他進去。
屋裡,張鶴遙壓低聲音,“陸棄娘,你跟我說實話,蕭晏是不是沒死,他是不是投奔燕王去了?”
“那不是胡說八道嗎?”陸棄娘心驚肉跳,面上卻裝傻,“蕭晏要真活着,他要造反我都跟着去。”
張鶴遙:“……你閉嘴!”
不知道有些話,不能說出來嗎?
“燕王反了,你一點兒都不驚訝?”張鶴遙又問。
“那有什麼好驚訝的?蕭晏活着的時候就跟我說,皇上削藩,肯定得出問題。不是燕王,也有其他人。”
張鶴遙仔細聽着她的話,想分辨真假。
陸棄娘卻越說越順,“我也是怕天下亂了,所以來到了西北。你看大家都記着蕭晏,我在這裡最安全。”
“你跟着我回京城最安全。”
“我不去,我就留在西北。”陸棄娘倔強地道。
張鶴遙險些被她氣昏過去。
“哥,你回去的路上要小心點。”陸棄娘想了想後,忍不住叮囑她。
他還帶着小滿,應該會選擇安全的路線吧。
再說,燕王那邊才剛有動靜,不會推進很快。
陸棄娘在自我安慰。
但是她又想到,這場戰争,不知道持續多久。
打仗期間,他們之間,應該很難再見面了。
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是,張鶴遙是新皇面前的紅人。
要是新皇倒台,張鶴遙還愚忠怎麼辦?
那很可能啊!
那如果燕王赢了,張鶴遙豈不是要給燕王陪葬?
不要!
陸棄娘想到這裡就緊張。
“哥,”她努力把話說得委婉,“我覺得這個皇上,遠遠不如先皇他老人家。這個皇上做的很多事情,不替老百姓着想,隻光顧着自己享受。所以我想,我想——”
“所以你覺得,燕王篡位是對的?”張鶴遙目光緊盯着她,似乎想從她臉上看出更多。
“我不知道燕王當了皇上會不會變,但是我知道,現在這個皇上不好。”
“怎麼,你還想策反我,讓我去投靠燕王?”張鶴遙被氣笑了。
“你看你,一點兒不聽别人說話。”陸棄娘氣結,“我都說了,燕王和我有什麼關系?我是為你想,為小滿想!”
張鶴遙不做聲了。
哪怕他心裡其實很清楚,陸棄娘可能在騙他。
但是這話實在太順耳了。
“我不管你跟着誰幹。你願意跟着皇上就跟着皇上,願意跟着燕王就跟着燕王。”
陸棄娘長歎一口氣,“哥,你從小是跟着爹讀書的,你是讀書人。你肯定知道怎麼做是對的,對老百姓好,對這個天下好。我知道什麼燕王鳥王,誰好誰壞的?咱們和他們也不是一路人。”
“我心裡就琢磨一條。第一,要對老百姓好;第二,你也得好好活着。”
“難得你還在乎我。”張鶴遙冷冷道。
“我雖然說,你死了之後,我肯定會替你收屍。但是那是氣你的,哥,爹娘不在了,我們是一輩子的兄妹。我怎麼可能盼着你不好?”
張鶴遙沉默。
“我不希望你出事。無論發生什麼事情,我都希望你能好好活着。你對我,肯定也是一樣的,要不你不能千裡迢迢來找我。”
“哥,你總是罵我笨。是,我确實笨,腦子笨,嘴也笨。”陸棄娘自嘲地笑了,“但是我盼着你好,我不知道該怎麼說。”
“哥,你保重。”
張鶴遙嘴唇動了動。
他想逼問她,到底和燕王有沒有關系。
但是最終,他沒有破壞他們之間難得和諧的氛圍。
他要回京了。
他希望,這句“哥,你保重”,能深深烙印在心裡。
他們離别之前,不應該是吵得面紅耳赤,雞犬不甯。
畢竟他們以後,不見得還有再見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