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九珍
會賢堂內,光影幢幢。
靈虛跪在當中,道袍淩亂,汗流浹背,豆大的汗珠順著他的臉頰不停地滾落下來,眼中滿是驚惶與恐懼,平日裡那一副受人追捧時道骨仙風的模樣,消失得無影無蹤。
別看他平常能言善辯,在絕對的權勢面前,虛名都如泡影,脆弱得不堪一擊。
本朝敕度,規矩森嚴。
私自出家,是違法的。
不論僧侶道士,都歸朝廷管束,一律在籍,要按照皇帝頒布的詔令入道。
這個靈虛原本姓劉,名世眷,是彭城劉氏的公子,真實年紀才不到五十。
當年他殺了人,被官府通緝,無奈之下,逃到歸雲山,恰逢靈虛道人駕鶴西去,他走投無路便心生一計,買通靈虛的貼身道童,來了個李代桃僵,從此頂替靈虛的身份潛藏下來,並以閉關修鍊為由,避世三年。
再出山,他逐漸整出一些「返老還童」「白髮轉青」的神跡,欺世盜名,平白得了不少讚譽,甚至得到朝廷賞識,時不時被請到崇玄館講習,成了天下修道之人中的楷模。
此事說來離奇,細想並不深奧。
無非一個騙字。
利用世外高人的身份和世人對靈虛本尊的敬仰與輕信,沒有被戳破。
李桓對劉世眷稍一用刑,輕描淡寫地審訊,他便吐了個乾淨。可是,他連跟有夫之婦通姦的事都交代了,對於邛樓的兩個案子,他卻矢口否認。
「請殿下,尚書大人明察,小的全不知情啊。」
李桓問:「既不知情,那你為何到薛府,說得頭頭是道?」
他聲音不重,卻震得劉世眷身子一抖,恨不得把頭鑽到地底下去。
「小人隻是……在市井坊間聽了些閑言碎語,正好大夫人有請,便想到尚書府上騙幾個錢財……」
李桓尚不知這道士身上搜出羅帕的事,卻大抵猜到了中間的門道,劉世眷和薛府攪和得這樣深,那個讓母妃引以為傲的「八運福星」,隻怕也全是杜撰。
他不動聲色地問:「薛尚書如何看?」
薛慶治心中暗暗叫苦,握著個燙手山芋,語氣很是謹慎:
「茲事體大,依下官看,不好輕下結論。此人心術不正,但也沒那麼大的能耐攪動渾水,無非愛財罷了。邛樓一案,量他沒那個膽。至於賤內……後宅婦人眼皮子淺,就那點小心眼,下官定會妥善處置。」
李桓挑眉,帶了一抹意味不明的笑。
這個時候薛慶治不順水推舟把薛府從案子裡摘出來,反而幫一個道士脫罪?
李桓心下瞭然,淡淡一笑。
「按薛三老爺說法,老君山匪徒綁了他去,要的是贖金,那便斷斷沒有再假扮一個薛三老爺來迷惑府衙的道理。」
薛慶治連連點頭,「是是是,這中間必然有詐。」
李桓道:「我已知會京兆尹,遣派衙衛,盤查死者身份。朱雀街臨近的四十二坊三百六十四巷,還有食肆、酒樓,客棧、賭坊這等魚龍混雜之地,正好趁機排查一番。看看暗裡都藏了些什麼東西!」
薛慶治暗自心驚。
這般聲勢浩大,是要把東宮的底褲扒出來,報老君山的一箭之仇?
李桓看了他一眼,見這老匹夫滿臉賠笑,真心話卻沒幾句,不由揚眉。
「薛三老爺平安歸來,尚書自有家事要處置,本王便先行告辭了。」
他說著便起身。
薛慶治跟著站起來,心虛地問:
「殿下,這道士如何處置才好?」
李桓似笑非笑地看他,「薛尚書自便。」
薛慶治鬆口氣,拱手行禮,腰彎得極低。
「多謝殿下。」
靈虛犯的事情可大可小,若交到京兆府去法辦,卷宗如何寫?那不是給老殷抓他小辮子的機會?
百年薛家,最重的是聲譽。薛慶治不願家醜外揚。
李桓給的自便,令他感恩戴德,自是誠惶誠恐地挽留一番。
李桓擺擺手拒絕,大步朝外走去。
薛慶治跟著送出去,薛月沉候在外面。
薛綏陪在她身側,一動不動地立著,如同侍女。
薛月沉看一眼李桓的臉色,收起那些糟亂的心緒,微微上前行禮。
「王爺,這便要回府?」
她是想留下李桓在娘家用飯,緩和一下事態。
「祖母方才遣了人來捎話,說在悅膳堂備了王爺喜歡的小菜,可要用完飯再回?」
李桓語氣淡淡,「王妃想留下陪家人,便留下吧。」
薛月沉心中一緊,暗自叫苦。
她倒想留下來,享受幾日娘家的悠閑自在。可近來端王府裡的事也不少,側妃袁氏仗著生了個女兒,又頗得蕭貴妃的青睞,盡天在李桓面前獻殷勤,一門心思就想再討要一個兒子。
她要是小住幾日回到王府,隻怕回去窩都被人端了。
何況出了假道士的事,李桓隻怕已曉得她是假的「八運福星」了,就算他念著夫妻之情不去追究,可蕭貴妃那頭,母老虎發威,小鞋隻怕會源源不斷地送過來,穿都穿不完。
她還沒有子嗣傍身,地位岌岌可危……
當下,讓薛六儘快得到李桓寵幸,誕下子嗣要緊。
薛月沉心裡慌亂,臉上卻是得體的微笑。
「妾身侍候王爺要緊。」
她說著便朝薛綏使眼色。
示意她機靈些,抓住機會討好李桓。
不料薛綏沒有看見,徑直走向薛慶治,盈盈拜下。
「懇請父親,還女兒一個清名。」
她聲音清脆,一臉倔強,氣得薛慶治當即沉下臉來。
這是要當著端王的面,給他這個父親難堪?
他壓著嗓子訓她,「這個時候,你來添什麼亂?」
薛綏微笑看他,慢慢地跪下去,聲音清晰無比。
「女兒打小惡名遠揚,全拜這道士所賜,如今道士又找上門來誣衊,三番五次地折辱,女兒還不能為自己討一個公道嗎?」
少女脊背挺得筆直,粉白的面龐在檐前朦朧如紗的燈光下,仿若月下綻放的一株素馨花,浸了星光,輕柔而醉人,看著美好又固執,令人莫名地心疼。
薛慶治恨不得掐住她的脖子,讓她閉嘴。
「此事容後再議,殿下在此,不得無禮……」
薛綏也不隱瞞自己的小心思,正視薛慶治,眸若流光:「在王爺面前,父親都不肯為女兒申冤,王爺若不在,女兒又該向何處討這公道?」
薛慶治頭皮發麻。
這個薛六是要硬逼他就範。
眼看李桓看過來,他臉頰僵硬地深吸口氣。
「明日天一亮,我便會處置靈虛,通曉府中上下,不會讓你背負污名。」
薛綏:「府中上下知情,又有何用?」
薛慶治大怒:「你待如何?」
薛綏道:「將靈虛押至府衙備案,以便有證可查。往後再有流言,女兒也有所依仗。不然全憑眾人一張嘴,說來說去,誰又知最後會傳成什麼樣子?」
薛慶治氣得腦袋快要炸開了。
「你先起來,我必會給你個滿意。」
薛綏良久沒有回應。
薛慶治又緊趕兩步上前,朝李桓揖手。
「殿下慢行。」
李桓臉上掠過一絲微妙的表情,最終目光落在薛綏挺直的後背上,淡淡一笑,突地將手往後一負,對薛月沉道:
「既是老夫人備膳,那也不好辜負了心意。留下用完飯再走吧。」
薛月沉手指尖微微發冷,「多謝王爺賞臉。祖母定然歡喜。」
薛慶治愣了愣,自是換上笑臉,做請的姿態。
「王爺,這邊請!」
-
有端王在,悅膳堂除了薛慶治和老太太,並沒有讓府裡其他人前來,但薛月沉破例叫了薛綏陪坐。
進門前,薛月沉同她交代了許多李桓的喜好,生怕她做錯行錯。不料她竟是輕車熟路,半分不像沒有規訓過的女子,看上去也是款款大方,讓她心裡一時不知是什麼滋味兒。
李桓食量不大,樣樣嘗兩口,便不用了。
薛月沉微微吸口氣,笑道:「方才在碧桐院嘗了六妹妹做的九珍糕,味道甚可,王爺可要嘗嘗?」
李桓不置可否,隨口問:
「隻聽過八珍,倒沒聽過九珍。」
薛月沉看了薛綏一眼。
薛綏從善如流,將早就備好的糕點端到李桓面前。
李桓細細打量,片刻,冷冷的眼神落在薛綏的身上。
「瞧著倒是別緻,可是有什麼門道?」
薛綏道:「回王爺,這九珍糕,皆用花製成,以花命名。金黃是桂花,每逢金秋,丹桂飄香,馥郁滿巷,是以名為金馥;潔白是梨花,春日梨花開,潔白似雪,純凈素雅,融入糕中,入口清新雅緻,喚作雪蕊……」
「九珍取花中精髓,各命其名,分別為金馥、雪蕊、桃夭、洛影、荷露、菊韻、竹沁、緋杏、青李。口感各有不同,香甜濃郁,清新爽口,各有所長。」
宮裡長大的皇子,吃盡天下名廚的美食,什麼樣的花樣沒見過,薛綏也並沒有存心要討好,這純屬就是碰上了,瞎扯幾句,李桓卻擰眉看了許久,幽深的眼眸裡,浮出幾絲興味。
「洛陽紅甚為金貴,這剛剛開春,從洛陽運來更是一花難求。用來做糕點,六姑娘有心了。」
洛陽紅與月季很像,花香花色勝於月季,是洛陽引入,極為少見。
不得不說,李恆心思好細。
薛綏淡淡微笑。
「殿下慧眼,昨日在花市,那賣花娘子一籃子全給我,其中恰有兩朵。」
李桓拿起一個,嘗了嘗,點頭不再多言。
薛月沉坐在旁側,那隻手攥了又松,鬆了又攥,反覆幾次才露出得體的微笑。
「別看六妹妹安安靜靜,平常不顯山不露水的,不料竟是有一雙巧手。」
洛陽紅便是後來的玫瑰,還有一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