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侯門醫妃有點毒

第521章 打起來了

侯門醫妃有點毒 我吃元寶 4439 2025-06-21 11:21

  

  錢富一副便秘的樣子,似乎是有難言之隱。

  顧玖皺起眉頭,大膽一猜,「不會是下出的餿主意吧。」

  錢富連連否認,「夫人怎麼會這麼想,當然不是下出的主意。下還等著陛下賜親王爵,又豈會自斷後路。」

  「那是誰?敢給陛下出削爵的餿主意,不要命了嗎?」

  削爵,等於是斷了武將的晉陞之路,斷了皇室宗親的富貴之路。

  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

  削爵,比斷人財路還要惡毒百倍。

  武將勛貴和皇室宗親知道此事後,非撕了給文德帝出主意的那些人。

  錢富悄聲說道:「提議此事的人,據老奴從宮裡得來的消息,不出意外應該是李侍中。但是李侍中背後,應該還有孫家。」

  顧玖張張嘴,一臉懵bī)的表。

  「李侍中?孫家?」

  錢富點點頭。

  顧玖感覺不可置信,「李侍中多麼精明厲害的一個人,怎麼可能提出這樣的餿主意。還有,李侍中奪了孫家世代榮耀,取孫家而代之,書寫傳位詔書,孫家竟然會和李侍中合作?」

  這太古怪了。

  錢富一本正經地說道:「朝堂上的事,沒什麼不可能。夫人要習慣。」

  顧玖嘴角抽抽,看著錢富的眼神都不對了。

  「削爵是針對所有有爵位的人,還是廣泛撒網,重點抓捕?」

  錢富愣了下,理解了顧玖的意思,他斟酌著說道:「自然是重點抓捕。」

  顧玖瞭然。

  「難道搞出這麼大的動靜,就為了對付鎮國公府崔家?」

  錢富說道:「具體的況,老奴也說不清楚。不如等過幾天,況明了後再下結論。」

  這的確是個穩妥的辦法。

  大周朝,有爵的家族,沒有兩百,也該有一百。

  這一百個家族,後牽涉到軍政農業經濟,方方面面。關係著幾十萬人的生計生死。

  削爵?

  呵呵!

  上下嘴皮一碰,說起來簡單,就不怕翻船嗎?

  今年才是文德元年,文德帝的帝位還沒坐穩,心腹還沒真正掌握朝堂。

  剛開局就出王炸,就不怕最後沒牌打?

  要是最後留個對三在手上,那可真是要命了。

  帝國傾覆,不過是轉念之間。

  削爵的後果有多嚴重。

  打個比方,對貴族讀書人收稅的難度是十,那麼削爵的難度就是一百,直接下地獄十八層。

  文德帝不是個腦子進水,拎不清輕重的人。

  明知削爵後果嚴重,偏偏還要迫不及待走這一步棋,到底為什麼?

  顧玖想不通。

  本想等劉詔回來,問問劉詔。

  結果劉詔直接來個夜不歸宿。

  人就歇在城外。

  他趕回京城的時候,城門已經關閉。沒辦法,隻能到新民縣找個上等客棧住下。

  第二天一早,城門一開,就急匆匆往宮裡趕。

  緊趕慢趕,好歹是趕上了早朝。

  大朝會,比平上朝的時間晚了半個時辰。

  凡是在京城,有資格上朝的,隻要沒死沒殘,一月兩次的大朝會必定要出席。

  很多人都準備了題本,要在今大朝會上說一說要緊的事。

  結果遭遇了史無前例的絕殺。

  有禦史站出來,上本提議削爵。

  削爵二字一出,朝堂震驚。

  震驚過後,回過神來,勛貴武將和皇室宗親,立馬將炮火對準了文官。

  這一切,一定是文官搞出來的謀詭計,文官該死。

  為勛貴,他們上的爵位,都是拿命拼來的。

  流了那麼多皿,付出生命的代價,死了那麼多袍澤,好不容易有了個爵位,可以庇佑子孫後代,庇佑袍澤後人,文官輕輕巧巧就想奪爵。

  做夢!

  誰敢奪爵,他們就和對方死磕到底。

  誰不讓他們活,他們也不會站在原地等死。

  勛貴武將,雙目噴火,恨不得衝上去,宰了那些假惺惺的文官。尤其是那個提出削爵的禦史,更是該被千刀萬剮。

  比起勛貴武將的憤怒,皇室宗親更是慌亂。

  他們讀書不成,吃不了讀書的苦,也吃不了當兵的苦。可謂是文不成武不就。

  他們能富貴一生,整鬥雞遛鳥,全靠爵祿養活。

  一旦削爵,他們哪裡還有富貴子過。

  當文官,比不上那些家學淵源的官宦子弟。

  當武將,同樣比不上家學淵源的勛貴子弟。

  沒了爵祿,皇室宗親在官場上,都不是。很快就會被打回原形。

  所以,削爵是萬萬不能的。

  決不能讓陛下削爵。

  朝堂上,群激奮。

  勛貴武將聯合皇室宗親,對禦史,對文官進行討伐。

  到後來,兩幫人直接打了起來。

  鞋子亂飛,官帽落地。

  「啊!誰的臭鞋子,熏死老夫啦。」

  「吃我一記三月不洗腳。」

  「吃老夫一記撩腿。」

  一幫文武大臣,打起架來,體統都不要了。

  頭髮亂了,官服亂了,臉也花了。

  象徵著無上權利的金鑾,充斥著各種味道。

  酸臭酸臭,無法忍受。

  文德帝隻能敗退。

  個腿,隻是試探一下,就鬧出這麼大的亂子。

  文德帝捏著鼻子,感覺整個人都不好了。

  「陛下,削爵一事不可輕啟。」

  李侍中偷偷離開了金鑾,一路跟隨在文德帝後。

  一回到興慶宮,李侍中便鄭重建議文德帝,不可輕啟削爵一事。

  文德帝緊蹙眉頭,心裡頭煩悶得很。

  「李卿,爵祿已然成為我大周最大的負擔,仿若長在上的吸皿鬼,怎能不除。」

  李侍中昂首,朗聲說道:「今朝堂上,諸位朝臣的反應陛下都見到了。不瞞陛下,微臣鬥膽安排人提議削爵,試探朝臣反應,已經引起了眾怒。

  改明兒,微臣說不定會被人堵在半路上打悶棍,府邸大門口被人噴糞。微臣地子女,也將被人孤立。他們的婚事,也將受到影響。」

  文德帝沉著一張臉。

  李侍中繼續說道:「陛下,削爵一事隻能徐徐圖之,決不能cāo)之過急。」

  文德帝冷冷一笑。

  他心裡苦啊!

  但凡有一點辦法,他也不會去捅削爵這個馬蜂窩。

  祖宗們,自太祖以下,個個大手筆,大方得很,爵位就跟不要錢似的撒出去。結果苦的就是子孫後代。

  本朝,光是世襲罔替的一等公爵,就有六家。

  一等公爵,位同親王。

  一年的爵祿,幾家加起來都是個天文數字。

  何為世襲罔替?

  就是不降等襲爵。

  祖宗掙下來的爵位是一等公爵,子孫繼承就是一等公爵,不必降為二等公爵。如此一來,子孫後代一代代傳承,一代代都吃著朝廷的爵祿,一代代富貴。

  好在,其中兩家世襲罔替的一等公爵府,已經斷了根,被先帝收回了爵位。好歹是替朝廷剩下了不少錢。

  除開剩下的四家世襲罔替的一等公爵,其餘有爵位的家族,多是聖人之澤,五代而斬。

  比如魯侯,他的爵位是一等侯。

  等他兒子繼承爵位,就降等為二等侯。

  等到孫子繼承爵位,就降等為三等侯。

  三等侯之後,就是鎮國將軍,輔國將軍之類的各種將軍爵。

  五代之後,便沒了爵位。

  沒了爵位的裴家,自然沒有資格繼續在貴族圈子裡混。

  若是子孫不爭氣,沒了爵位後,裴家很快就會淪為別人口中的破落戶,要不了幾年就會消失在眾人的視野中。

  皇室宗親的爵位就不用說了。

  什麼親王,郡王,公主,郡主……

  拉出來,一連串的人都有爵位。

  凡是有爵位的人,都有爵祿。

  爵祿皆由戶部承擔。

  祖宗們手太散,爵位不要錢的撒出去。

  結果就是,到了現在,朝廷每年要承擔數百萬兩的爵祿負擔,還不能拖欠。

  爵祿,儼然成為戶部最大最大的負擔。

  就連打仗的時候,可以剋扣前方的軍費,也不能剋扣眾位有爵人士的爵祿。

  過去文德帝做王爺,每年從戶部領著自己的爵祿,那時候他無所謂朝堂有沒有錢。反正戶部絕對不能欠著他的錢。

  就算戶部去少府借,也得一文不少的將爵祿給他送到王府。

  等他自己做了皇帝,才知道爵祿這事,就是個吞金獸。

  再多的錢,也能被吞進去。

  先帝在位三十多年,十分吝嗇賜爵,甚至還找由頭奪了一些人的爵位。

  可即便如此,大周朝依舊有著近百家領著爵祿的家族。

  文德帝嘆息一聲,「隻恨先帝手段還不夠冷酷,不曾將屍位素餐的空頭爵位一掃而光。」

  文德帝心酸啊!

  他心頭在吶喊:父皇啊父皇,你光殺人有用。早知今,朕當初就該提醒你多殺幾戶有爵位的人家。奈何,當初你老人家看武將勛貴格外順眼,自然不捨得動武將勛貴的爵位。隻捨得動一動皇室宗親的爵位。

  如今想來,文德帝還是覺著先帝的手段過於仁慈,不夠酷烈。

  照著他的想法,皇室宗親的爵位,至少得減少一半。

  勛貴武將也得減少一半。

  李侍中不想被萬人唾罵,「陛下,削爵一事不如再緩個年。等時機成熟後,一個一個動手。雖然慢了些,但是勝在穩妥。」

  文德帝知道厲害,即便心有不甘,也得承認李侍中的話是對的。

  他點點頭,「四個世襲罔替的國公府,得先動一動。得將世襲罔替改為五代而斬。不如就先拿鎮國公府崔家試試這潭水的深淺。」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